建立双元双向的教学管理机制,健全科学的评价激励制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建立双元双向的教学管理机制,健全科学的评价激励制度

姜爱平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  山东威海  264400

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全球最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近年来,国内多所职业和技工学校与德国工商联合会(IHK)或德国手工业行会(HWK)合作办学,学生在毕业的同时,通过德方组织的两次毕业考试后可获得相应专业的IHK/HWK证书。"双元制"教育模式对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之间的联结与渗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双元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了一批理实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自身政策逻辑的双元性、运行机制的完整性都充分展现了该模式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也为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双元制”理实一体教学评价的意义及特点

“双元制”理实一体教学是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学习期间要经历若干个实践性环节,往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以实践、探究、引导、启发、对话交流等形式来巩固、强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双元制”理实一体教学评价是依据学生能力发展目标、认知目标及情感价值观目标对教学过程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环境、管理等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方式可采用对话交流、学习态度考察、计划检查、操作过程、劳动素养、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

传统教学评价侧重于知识的考查,而过程评价则是对学生能力发展与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是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情势适时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形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操作方法、操作要领、劳动素养作出评判。过程评价具有随机性、实时性、互动性、多元性的特点,能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起到激励、引导作用,让学生实时地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及成功,找到自信,激发专业学习兴趣,也能让教师实时地体验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就感,从中找到乐趣,激发教学热情。

2构建“双元制”教学评价制度的作用

如何对“双元制”理实一体教学进行有效评价,传统教学管理手段显得捉襟见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具有实时性、交互性、透明性、多元参与特点的教学评价管理信息平台显得极为迫切。构建“双元制”教学过程评价系统,可为“双元制”教学评价提供必要的手段和条件,使“双元制”教学评价更具操作性,实现多方参与、多元评价,有效发挥过程评价的教学激励作用,形成教学良性互动的局面,更好地发挥“双元制”教学优势。“双元制”教学过程评价系统应用于课堂教学所产生的“鲶鱼效应”会有效推进“双元制”教学改革的进程,甚至可能引发教学模式、学校形态的改变。

评价方式的改变将为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教学环境创造条件;将有助于学校道德与诚信建设,转变浮躁学风,营造务实校风;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构建“双元制”教学过程评价系统,把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从大量的形式化、重复性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与过程的研究及落实上,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使学校各项工作走向良性循环,对落实职业素养及价值目标培养的育人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今后也可推广应用于素质教育评价。

3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评估,也是改进教学效果的依据。国内职业院校对于课程的考核,多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方式,即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本身有其合理性,存在主要问题是考核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掌握、运用情况。借鉴德国“双元制”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评价可以做如下改进:

(1)在过程性考核过程中,加强日常性考核。比如,设置学习日志,教师每次课后对学生表现打分,便于学生及时得到反馈,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养成。

(2)总结性考核中,IHK/HWK理论和实操考试均非常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而非机械的知识记忆。教师在出卷时可以参考IHK/HWK试题,尽量少出只考核知识记忆的题目,多出一些考核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题目。

(3)可将笔试、机试等考试形式改为采用项目考核的方式。考试实操部分参考IHK/HWK的考核方式,以一个具体项目为载体,学生按照要求完成部件的装配、编程、调试和功能实现并完成最后答辩,考核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以上教学评价改革对实训条件要求较高,可供具备实训条件的院校参考。同时对任课教师的素质、能力和责任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是无法实现以上教学评价改革目标的。

4激励制度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4.1激励制度的问题

国家制定了很多制度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但根据实际情况得知,国家鼓励政策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作用非常小,主要因为企业利用实习生所能创造的利益价值较少,实习生没有较强的工作经验,社会适应能力弱,企业利用实习生时还需考虑相关岗位接替人员,企业所得到的东西较少,所以参与力度较小。相关调查表明,国家若想提高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建立较有吸引力的激励制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比较小,相关外部激励制度的不足很难吸引相关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

4.2改进优化措施

企业的主要目的为盈利,其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盈利,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利益。但针对目前制度激励不足的问题,我国应加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相关激励力度,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可以参照德国奖励制度模式,一般企业可以按照公司员工工资的百分之一点五参与校企合作,参与过程中对不按照相关规定及目标进行培训的企业进行一定的惩罚,逐渐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约束力度加大,进一步将实现校企合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断推动校企合作配合力度的提升,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5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促进双元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

“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建立基础主要依赖于法律制度相关体系,部分发达国家利用“双元制”进行职业教育,企业及政府在相关规定下,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培训。规定中明确表明职业培训的目标内容、时间及期限等内容,具体操作时,可以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职业教育过程中有理有据;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应加强企业的参与力度;教学内容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着重强调实践能力方面的培训,培训过程中的实施主体为企业;校企合作质量评价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企业的参与,确保质量具备中立性,使得质量能够与生产一线实现连接;校企合作供需关系要保证平等性,保证相关培训者与受训者能够具备平等性,将供需双方相关权利及义务进行明确。但根据我国目前企业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地位不是很明确,法律规定中不包括教学计划、企业及学校的具体责任及义务,也不包含学生相关权利与义务及企业参与的利益激励机制等,还需在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完善。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在企业参与下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制定相关制度对其进行约束,实现高校与企业双方互惠共赢,加大企业参与力度需制定约束激励制度。上文已对校企合作出现的问题及相关措施进行了详细探讨,希望能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本文系2021年度山东开放大学科研发展项目《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研究——文登开放大学为例》,(立项批准编号2021NDKF02Y)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辉,刘嘉雯,庄续升.依托“卓越计划”的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03):208-210.

[2]余正泓.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学生评价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6):70-72.

[3]史晓娟,尹晶,孙小清.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以河北廊坊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S1):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