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有效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01
/ 2

化学课堂有效教学

王熙

土默特左旗民族中学  

摘要:素质教育关键在提质增效,在课堂落实。教师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此,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营造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要学会让多媒体为课堂增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效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课堂、有效教学、改变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所讲的知识讲在课堂,落实在课堂;让学生学在课堂,练在课堂,消化在课堂。给学生留出较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让学生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发挥其特长。只有存在自由支配的时间才会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紧紧抓住、把握住每一个课堂,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下面,本人就多年来的初三化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一定的教学观念会导致与之相应的、并受其指导和调控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首先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有强烈的效率意识和时间观念,教师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钻研业务、精心备课、因材施教、开拓创新等一系列工作莫不都是以一定时间内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为目的,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追求。要解决学生学习负担的减轻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二者之间的矛盾,最为理想的突破口就是教学有效性提高。其次要理解学生,正确看待学生。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直接影响着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因此学生观的正确与否,成为师生活动能否协调高效进行的首要问题。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是要弘扬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具有主动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最终体现者,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努力。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一定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学生才能学习得主动,积极思维,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学问”:有学必问,问来自疑,“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检验学生上课是否在积极思考的方式之一,就是看学生能否就教师所讲内容提出问题。要让学生质疑,首先是让学生认识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毕竟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是运用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对性知识探讨与追求的热情。“课堂上一环扣一环,处处设疑,步步紧逼,学生情绪振奋,兴趣盎然,课已尽而意无穷。第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产生问题。这些问题的趣味性和应用性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在备课、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换位思考,预想学生的提问,教师可扮演学生的角色:“假如我是学生,会想哪些问题?”启发学生质疑、思考。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授质疑。教师对学生采取微笑、激励、共情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成功的欢乐中充满信心学习。

三、互动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能使教师在讲台上讲独角戏,而学生在台下无动于衷。在一定条件下,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不只是单方面取决于教师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努力程度,而是最主要的依赖于教师智慧特征和努力程度所造成的教学双方相互作用、相互适应,以及有机统一的状况;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洞察和有效利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研究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实现教学主体的有效互动。就要实现并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既要考虑知识本身的可接受性和应接受性,也要考虑学生是否乐于接受和能够接受。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情感需求和非认知的心理状态。

做到“以教促学,以学为本”。“因学而教”是从教师适用学生的角度来论述教学活动,由于学生是课堂上极为重要的主题,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决定作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光有教师单方面的主观努力和发挥是不够的,做到“学大于教”,“教是为了不教”。“因教而学”是从学生能否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角度来论述教学活动的,学生要能自觉认识教师的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以适应教师的教学,从而实现有效学的目的。

四、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一张嘴一支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教学模式,有效的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记忆效率,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可重复学习,可以进行远程教育,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育经费,降低教育成本;运用多媒体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进行教学活动,可使应用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讲清楚的知识,易于理解,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就更直观更形象。实验资料表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40%是通过听觉,83%是通过视觉。因此,在化学理论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形声性好的特点,从而加快学生对认知内容的理解及消化,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与理解深度。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促进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科学紧凑,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节省下的时间,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空间,从而达到加大课堂内容信息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目的;同时由于课件可以反复使用,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课堂工作劳动量。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而且表达内容直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再是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提升、科学的价值观以及科学态度的形成,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有效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变哭学为乐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关注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学。

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