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钢琴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

龚雪琳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610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幼儿音乐活动中钢琴为什么不能完全被多媒体手段替代以及钢琴在哪些方面相较于多媒体具有优势。便于幼儿教师在幼儿音乐活动设计中合理运用两者。

关键词:钢琴 多媒体 幼儿音乐活动 不可替代性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国家各领域呈现高速发展状态,各种层出不穷的设备软件为传统课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社会节奏加快的大环境下,幼儿音乐活动将钢琴设计于其中的,需要大量练习,而采用多媒体只需要花一些时间搜索就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在准备时间不充分的情况下,多媒体确实为幼儿音乐活动提供了更为快捷的组织方式,且多种乐器交织的音响制品,能更好的活跃活动气氛。就以上来说,如今多媒体带来的益处,使得年轻老师对其青睐有加,钢琴作为经典的传统乐器之一,则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会在音乐活动设计中使用多媒体代替钢琴。反观目前各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开设,钢琴课仍是必修的技能课之一,且是唯一一门单独开设了相关理论课程,以辅助学生学习的艺术技能课程。况且无论是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还是毕业后实际工作中的教师技能大赛,钢琴都是重点参考项目。钢琴作为幼儿教师技能必修课至今尚未改变,自然有其道理。从以上不难看出,钢琴在幼儿音乐活动中仍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具体如下:

一、能更清晰的进行音乐情绪教学

幼儿音乐活动设计中,启发幼儿对音乐情绪的感知是音乐活动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相较于成人,幼儿因为大脑发育的限制,对音乐的强弱以及多种乐器的声音不甚敏感。现成的多媒体音乐要达到发行级别会对音量做一定基础的调整,使音量的强弱对比保持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不利于幼儿对声音大小进行辨别。钢琴的发声结构,使得音乐的演奏音量能随使用者指尖力度的变化而变化。优秀的幼儿教师,在启发幼儿对音乐情绪的感知时,哪怕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最终决定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也会使用钢琴将教学曲目进行强弱力度极为夸张的演奏,并将其录成视频。因此,拥有优秀钢琴技能的教师,可依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灵活的运用用手指调节曲目的强弱力度对比,从而使幼儿能充分领会到音乐的情绪变化,达到启发幼儿音乐感知的教学目的。

二、启发幼儿的音乐抽象思维:

在对幼儿进行一些音乐相关的抽象思维启发时,多媒体是无法替代钢琴的。例如让幼儿理解乐器是如何模仿小鸟的声音时,多媒体多为具象素材不具有抽象性,很难找到现成的用乐器去模仿鸟叫声的素材,幼儿也很难有直观的音乐感受。这时如果用钢琴在高音区进行颤音的演奏,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让幼儿将音乐与现实进行联系,发展抽象思维。再例如,在进行最基础的高音低音辨别,并启发幼儿音乐想象力时。用多媒体将很难找到声音音色完全一致,但是高音和低音差异较为明显的声音素材。钢琴音域为乐器最宽,同一台钢琴上声音能保持一致,采用现场演奏的方式更能够让幼儿理解并辨别出两者的区别。辨别完成后,教师再次利用高低音特质,对幼儿进行提问式的启发,并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能最大限度的启发到幼儿音乐抽象思维。

三、提高音乐活动质量

首先,幼儿对歌曲的学习能力有限,简单的两句体儿歌需要花上4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才能基本掌握。在多次重复相同乐句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需要不停的回退到相同位置,会浪费一定的教学时间,降低课堂质量。其次,多媒体伴奏乐器较多,主旋律不方便幼儿辨别,部分儿童在唱歌过程中会因为受到非主旋律乐器的影响出现跑调情况,降低教学效率,为教学增加难度。再者,多媒体伴奏不方便放慢速度学习,音质会发生变化。幼儿说话语速较慢,尤其是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对歌词和旋律不熟悉,需要耐心教导。这一阶段如不使用钢琴作为伴奏乐器,只能进行清唱教学,容易导致幼儿注意力分散,加大教学难度。最后,在综合性幼儿音乐活动中会使用到多首乐曲,演奏的方式能更加灵活的适应活动当中出现的各种突然情况。因为在课堂中,幼儿发散思维的特性会导致课堂具有一定的不可定性。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如果遇到了临时需要更多相同曲目来举例说明同一个知识点的情况,超出教师备课内容的部分则要现场在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库中进行搜索,会将上课成本大大提升。而钢琴演奏的方式,则能快速精准的定位到该歌曲的对应乐句,讲解知识点时,不同曲目的衔接性更高,方便幼儿进行听觉上的对比。

结语

现如今教师能用于辅助教学的设备更加多样,使得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更加便捷。而钢琴作为学习成本较高的传统乐器,却仍然被列为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技能必修课,且五线谱、西洋大小调、民族调式、正三和弦都是基本学生应该掌握的东西。对于普高升上来的学生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刚开始学习乐理时,接受一个全新的东西会让很多学生望而退却,很难坚持学下去,钢琴技能跟不上教学所需。到了工作岗位上,老师们发现自己无法演奏出教学所需的曲目时,就会想办法用现代科技去代替。多媒体的出现确实为教师弥补了一些自身的不足,也为课堂带来了一定的丰富性,保障了教学的顺利开展。这也是导致更多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的原因之一。

总之,多媒体受到众多幼儿教师的喜爱不无道理,但传统钢琴仍然有它的不可替代之处,两者皆能为幼儿音乐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助力。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应该将两者中的其中一者完全摒弃。应当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将合适的教学手段放在相对应且合适的环节,才能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以及幼儿音乐活动。

参考文献:

[1]翟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刍议[J].大众文艺,2022.

[2]卢愔.浅谈钢琴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J].戏剧之家,2022.

[3]王颖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