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估和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自我评估和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发展

陈文玲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510630

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学生自我评估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笔者在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教学中采用了自我评估,通过实验探究该评估方式对学生口语水平发展的影响。一个学期的对照实验研究表明,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自我评估,尽管并不总对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有显著影响,但实验数据仍旧表明自我评估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自我评估,口语水平,有效性

1. 引言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形成性评估在中国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呈现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形成性评估”一词最早是由斯克利文于1967年提出的。形成性评估和广泛采用的总结性评估不同。总结性评估强调在学生阶段性学习结束时提供最终评估,而形成性评估重视使用信息提供及时的教学反馈,以促进正在进行中的教学(Black& William, 1998)。总结性评估存在显著缺陷,如过分强调分数,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考试焦虑,很少有机会进行补救,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纳入跟其进行互补的形成性评估(Liu,2013)。形成性评估有三个具体特征,分别是发生在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中,依赖于非语言和语言信息,和以给学生和老师提供教学反馈为目的(Liu,2013)。形成性评估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等。

自我评估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引起了越来越多高职英语教学者的重视。为了探究自我评估和传统教师评估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影响,笔者在两个班级的英语口语课堂分别采用了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估的教学方式。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为笔者所教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大一的学生。在同一级学生中,随机选取了一个班为实验组(56人),和另一个班为对照组(56人)。根据两个班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情况可知,两个班的英语水平相当,均属于中低级英语学习者。

2.2 研究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形成性评估,特指自我评估的教学手段,能否对学生的口语水平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如果有正面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3 研究过程

在实验前,研究者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去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高考入学成绩,以确定在实验前两组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由于高考成绩不提供口语单项成绩,故以学生的整体高考英语成绩为参考。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实验组(M=75, SD=4.972)和对照组(M=71, SD=3.512)在实验前英语水平方面没有存在显著差异, t(92)=2.082, p=.416, d=0.943.

在实验中,教师先向两组学生展示评估标准和播放一个口头展示的视频作为范例,然后要求两组学生以“ My favorite” (我最喜欢的)为题依次进行5分钟以内的PowerPoint 口头展示。在此过程中,实验组学生在口头展示后需要填写自我评估表(内容与评估标准 一致),教师会给学生的自我评估表进行反馈并提供教师评估。对照组只接受教师评估。

在实验后,教师给出跟实验中相似的题目和时限,要求两组学生再次进行PowerPoint 口头展示。实验组进行自我评估并接受教师评估,而对照组只接受教师评估。此外,实验组还需要完成一份关于自我评估实践的问卷,同时包含了选择性和开放性问题。

3. 数据分析

实验所取得的数据使用了IBM SPSS Statistics 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实验组中,44位同学提供了有效数据。在对照组中,50位同学提供了有效数据。个别同学缺失了高考统考英语成绩和课堂缺勤(没有完成全部实验步骤),故这些同学的数据不采用。本实验数据分析仅针对有效数据。本实验把设置在.05。

实验后,研究者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去探究是否不同的评估方式(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估)对学生的口语水平发展有不同影响(如图2所示)。数据显示,在本实验中,采用自我评估或者教师评估对实验组(M=76.88, SD=2.135)和对照组(M=77.18, SD=2.094)学生的口语水平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影响:t(92)=-.690, p=.143, d=0.142.

虽然本实验中自评的教学方式对比起对照组的教师评估,没有明显提高实验组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但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此次自评活动仍旧给实验组学生的学习带来了积极影响。例如,实验组学生在实验后,自评的准确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对比实验组两次自我评估和教师评估的成绩(误差五分以内算准确评估),第一次自评中仅14名学生正确评估了自己的分数,准确率为31.8%。第二次自评有20名学生正确评估了自己的分数,准确率为45.4%。考虑到实验组参与者只进行了一次自评练习,准确率的明显增幅表明了自评有助于学生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表现。

在实验后,实验组学生普遍对自我评估活动给出积极正面的反馈。例如,所有参与调查问卷者表示自我评估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口语表达的优缺点,以及自评能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现。实验组44名参与者,有42名参与者表示愿意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使用自我评估。

在问卷中,学生还提出了一些在自我评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a. 用英语评估自己时容易用词不当或者词不达意;b.怯于自我评估/怕无法客观评估自己;c.缺乏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在以后的自我评估活动中,教师可允许学生在描述打分理由时用中文,利于学生有效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此外,教师可适当给学生提供自评培训,以打消学生对自评活动的顾虑和培养学生自评的能力。

4.结论

本实验存在其限制,如样本采用方便抽样以及样本数量有限。但做为一个个案研究,本实验能给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带来启示。让学生单次根据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可能无法对学生的口语水平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为了发挥自我评估作为形成性评估手段的有效性,未来的实验可以尝试对自我评估活动的过程进行调整,如为学生提供自评训练,或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评机会,使学生对自评的标准和过程更加熟悉等。此外,本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自评的反应和态度积极,认可其作为形成性评估手段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5. 参考文献:

[1]Black, P., & Wiliam, D. (1998). 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principles, policy & practice5(1), 7-74.

[ 2]Liu, Y. (2013). Preliminary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college English writing clas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3(12), 2186-2195.

作者简介:陈文玲[1992-],女,广州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语言测试与评估。

项目来源: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度高等学校科研平台和项目《自我评估和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发展 》(项目编号:2021WQNCX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