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和特色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小学劳动教育和特色综合实践活动整合措施探究

杨琪

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外国语学校

【摘要】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校园就是社会教育,整个学校也就处在人们受教育的领域内。而把知识教学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起来不仅从比较大的意义上符合陶行知老师的教学理念,而且可以在实践角度上培养学生的意识。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应注意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内容,指导学生主动的参与探索,训练学生手脑运用知识,使学生能够立足于实践中真正认识劳动,增强对劳动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整合措施

一、将学校的劳动教育和社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的意义

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日益前进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也日益多姿多彩,因此父母们就会给子女更加多的物质,这也是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必然。但是从另一种观点上来说,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也必然造成了精神文明的缺失,就比如现在的中国很多学生都娇生惯养,在读书和劳动上不够勤奋和认真,尤其对运动还没有很基本的认识。

另一方面,通过综合的实验活动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其中,使之不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不但能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而且还能激励其劳动积极性。另外,通过适合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能培育学生热爱劳动、重视劳动的基本观念与技巧,并通过在劳动中建立团体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劳动操作技能能力和加深对劳动价值的认识,从而获得更加良好的劳动技能素质,在促使学生全方面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也使其能进一步拓展自我视野。另外,学校对劳动教育和社区实践活动的整合也符合教育目标,是当前劳动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将促进学生社会认识迁移能力与综合水平的提高。

二、将校园劳动素质教育和社区综合实践教学有机融入的方法研究

()增进职业了解,促使学生理解劳动意义

当前的学校劳动课程只是对书本知识的传授,这导致学生没有亲自体会,更没有从具体方面认识劳动价值。根据这种情况,老师在课堂过程中应根据课堂教学要求开展适当的实验环节,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练习,既可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又可帮助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

()运用培养前已有成功经验,激励学生劳动兴趣

在学校教育中,不同的教育资源组合在一起使用,需要相应的实验活动使其充分发挥各自能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运用能力,又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把数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劳动和实际生活的课程知识点有机的融合一起,指导学生研究和处理具体课题,在培养学生综合意识的同时激励学生劳动热情。

如在向学生讲授《做风筝》的教学内容前,在上课时老师应该要向学生全面的介绍各种风筝的制作方法和有关的专业知识,包括绘制风筝的图案、数学计算等。当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老师要向学生介绍一定的工具和资料,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自己喜爱的风筝。因为不同的学生爱好各种造型的风筝,例如有的学生喜爱鹰科的、有的学生喜爱金枪鱼族,因此老师都要加以引导,要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数学计算、绘制、设计和动手操作等方面加以尝试,但老师也要注意给学生建议,例如有的学生在做风筝中搞不清制作方法,可以根据自己喜爱的造型进行剪;有的学生在实际操作完成后,却放不出来风筝等。为此老师都应进行有效引导,如协助学生总结方法与技术、指导学生研究风筝中放不出来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等,并在帮助学生有效完成实际项目的同时给予与其帮助的教师引导,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而老师在课堂过程中,根据学生现有的教学知识指导学生有效进行实际项目,也可以更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提出实验目标,引导学生分组协作完成

学生的劳动教育必须被监督,综合实验项目则必须有相应的任务监督,以帮助学生在任务的推动下有效的进行课程实验。对此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针对情况协助学生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开展分组协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如老师在向学生讲解关于"植树"内容的课程时,老师可根据自己的种植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在活动之前老师要首先从理论方面指导学生对种植活动建立本质的了解,如可从小树存活需要哪些前提条件、栽培过程、需要注意事项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老师再根据学生实际状况为学生布置具体的实践目标,如可让学生四至五人分成小组,让各组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多少株种植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将小树放入坑内、填土、洒水等作业无法让一人进行。因此老师也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协作活动,可一人扶着小树苗、一人填土,还有一人来洒水等,而其余学生也可承担接水等任务,并让学生采用团队协作的形式开展实际教学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团体协作的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有效地达成实验目标。如果老师可以在课堂过程中协助学生提出合理的实验目标,并让学生采用团体协作的形式进行,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劳动效率。

()注重手脑合一,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新阶段的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促进其能人脑结合,全方面健康发展。因此,老师在课堂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先思考、再动脑,手脑并用,更有效的开展劳动实践,同时侧重于培养学生创造力与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实际技能。

()制定评价机制,全方面培养学生能力

小学生在心灵上是十分渴求老师和父母的肯定,所以为鼓励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与活动,老师在课堂过程中可建立全面的评估制度,对学生多加以引导与帮助,培育其较高的劳作积极性与探索自信心,并关注学生的现实问题,在帮助学生全方面提升自己的基础上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结语

学校劳动教育和社区综合实践教育的有机整合不仅符合了陶行知老师的教学理念,而且也在一定意义上符合了新时期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强调劳动教学与实际劳动结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参与意识和团体协作能力,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发展自身能力和进行积极思考,在进一步培养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曹仁花.小学劳动教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31.

[2]朱青.创书香乐园激情趣以"+"思维促整合——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的行动与思考[J].时代教育,20168):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