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应提高生命安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农村小学生应提高生命安全教育

何忠雷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瞻榆镇义慈小学校  137205

摘要:安全教育应体现出其现实意义,那就是教会学生能够做到热爱生命,珍借生命,当学生遇到危险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最大程度减少危险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在开展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将学生的安全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双减”背景下安全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新生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校园教育阶段,教育者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风险防范能力,在合理掌握自救方法中,推动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时代脚步匆匆,经济迅猛更迭,在学校中滋生了校园安全问题的土壤。如何加强农村校园安全的有效管理?是农村中小学重点思考的问题。青少年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青少年是带路的小花,绚丽芬芳,所以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该放在学校管理的第一要义。为此,农村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及时排查保卫工作、后勤服务工作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保证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

一、农村小学开展校园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小学生处于身体以及心理的成长初期阶段,尚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这就导致其在正常生活中容易受到侵害。小学生的社会阅历浅薄,而且其心智尚末发育成熟,这就使得其在遭受暴力侵害或者精神攻击后,难以通过正确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更有可能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所以,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安全知识教育,使得小学生能够了解到相关知识,在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时候,可以通过适切的方式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优化小学校园生命安全教育模式的有效路径

(一)合理分配安全员的具体任务

校园安全建设部门必须合理分配员工任务,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校园安全建设工作上,提升安全保卫工作的成效。目前来看,很多小学校园安全建设部门都存在一个普遍性问题,很多工作人员任务都是负责日常问题处理工作,只有一部分人是负责预防工作和监管工作。某些学校甚至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安全保卫的部门,导致校园安全建设存在很多漏洞。正因如此,各个学校都必须设置安全部门,合理分配工作人员的实际任务,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不断提升校园安全建设成效。尤其要注意的是,解决安全问题固然重要,但预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安全部门必须安排专门的安全监察员负责巡查校园的安全情况,做好预防工作,将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二)制订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重于一切,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掌握的安全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除了学校关于安全方面的制度规范之外,还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班级情况的安全制度,如严禁攀爬窗户、严禁在楼道追逐打闹、严禁殴打同学等,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以制度的方式加以明确,并要求学生严格执行,这样可以有效规避一些安全风险。在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体系非常关键,直接关系校园安全管理效果,在进行校园安全技术研究中,更应该实现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制度,实现全面安全管控。首先,应该落实好安全管理职责,通过安全管理职责的有效建立,实现对安全技术管控设计,同时项目的研究中,需要完成对校园安全管理的综合分析。在制度建立中,不仅要落实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学校管理者、学校教育者对于学生和个人的安全都有重要责任,所以学校教育者也应该参加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校园安全管理中,要求建立综合管理模式,教师的教育引导、安全管理者的安全监督等实现完美配合,实现对校园的安全管理。教师也应该落实好安全教育职责。尤其是在学校,具有一定的社会流动性,社会的不良风气很容易进入校园影响学生。所以,在进行校园活动管控中,需要实现安全教育效果,确保安全教育工作合理,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效果,实现对校园的综合管控分析,提升校园安全氛国,校园安全管理中,教师也履行教育职责,从消防、卫生和人身安全等多个角度进行安全管控,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三)丰富安全教育形式,做到理论和实践两手抓

对于安全教育来讲,它并不能单纯地通过一次简单的讲座或者是组织一次演练,就可以获得长期的良好效果。关键在于长期坚持,同时将安全教育真正地融入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习过程当中。所以作为学校应该尽快去做的就是适当地增加安全教育的组织次数,同时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培训。学校可以在交通交全宣传日、消防安全宣传日等特殊时间开展主题教育,积极开展交全避险和自救演练。组织演练时可以设置多种情景,引导学生在演练中真听、真看、真感受,体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比如在出现火灾的情况下,需要怎么样去有效地应对这些紧急情况;假如在玩要的过程当中突然发生意外地受伤,又应该怎么样解决。只有把安全教育活动进行常态化的开展,才可以最大限度地让所有的学生都逐渐使安全知识以及相应技能转变成自己的潜在交全意识,最终达到安全教育的有效目标。

(四)学校与部门联合,为学生构建安全的成长环境

学校可以借助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来扩大安全教育的力量,街道社区可以适当的在宣传栏开展交通、疾病、消防等方面的安全宣传,从而引发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而村居附近职能等部门可以定期的到学校进行防诈骗、食品、疾病防控、防溺水等方面安全授课、宣传和安全演练。教师利用学生融入社会之际,开展安全宣传,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从体验中知晓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一个和谐的安全环境,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等良好氛围。让学生明白通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建立安全防范思维,加大教育力度

相较于企业中经常发现一些重大生产事故而言,学校潜藏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少,致使一些学校忽路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仍然采取滞后的管理策略,忽略了可能导致师生健康、损害财产方面存在风险等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缺乏安全文化的渗透,安全教育处于灰色地带。学生对于一些安全防范的技能掌握不牢靠,一些安全防范的技能掌握不牢靠,一旦遇到一些交通安全、自然灾害、校园欺凌、防毒(电子烟)、新冠疫情防范、食品卫生等安全方面的事故,缺乏自救和自护的方法。应该加强教育规范,加快安全教育深化改革,引导所有教职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思维,建立 “平安校园”,构建常态化校园安全管理防范体系。特别是对于日常的安全教育,应该加大力度,规范师生的安全行为。在日常用电、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普及紧急安全常识。同时,学校应该多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师生集体进行自救演练、适当举办一些安全常识竞赛、模拟逃生疏散活动,让安全的种子在师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生命是非常宝贵的,生命安全建设是农村小学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这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在进行安全建设工作时,一定要根据现实情况完善安全建设方案,积极探索有效的安全防护手段,提升安全防护能力,确保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

参考文献:

[1]汤宏伟.校园安全教育存在的弊端及解决办法[J].科技资讯.2017(06)

[2]姚舜.对于校园安全管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的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