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美术字设计研究 (1937-1949)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3

延安时期美术字设计研究 (1937-1949)

陈雅群

(浙江省杭州市 浙江财经大学   310018)

摘要: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字体设计史上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字体作为文字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必然也会卷入到历史洪流中,成为各类做宣传媒介中重要元素。然而由于中国受到诸多西方外来文化入侵以及抗日战争爆发的影响,大量知识分子走进延安,促使传统与西方不同字体设计理念交织在一起,让字体形式变化更加丰富、造型也是别具一格,这一形势也有效拓宽了字体设计的思路。本文首先分析延安时期美术字特点的形成以及延安时期美术字体的形式美学、设计者,其次从革命时期的设计、设计为人民服务两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美术字在中国社会历史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延安时期;美术字;设计

美术字作为文字信息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与商业、政治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在上世纪的延安时期。延安,这个已经渗透到每个地方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的根源,“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长征、抗日、最终实现了中国的解放。在这段时期,宣传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各种形式的政治宣传中,标语、墙报是最普遍的,而美术字设计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延安时期美术字特点的形成

中国美术字的称谓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延安时期的美术字设计通常会将西方字体的设计理念与传统汉子相融合,这也是为什么延安时期的美术字具有显著“摩登”特点的主要原因。由于人们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科技的引进,导致生活方式出现极大改变,社会中传统与现代并存,这也在无形中加快了摩登文化的形成,进而衍生出诸如广告月份牌、商品包装、书刊等媒介中,很多报刊的封面也会直接采用美术字,因兼具印刷体与手写体的特征,将笔画的末段形成边角,不仅起到装饰性效果,而且可以带给人良好的视觉效果【1】。然而,很多美术字在实际设计阶段,在方式方法上或多或少都会吸收西方字体的设计理念,力求创作出更多样式的字体。此种变化也客观反应出当时社会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西式生活风格。由于延安处于一个封闭的,同时又处于被日军和国名党所包围的特殊环境,美术字的产生与设计也是在此此种环境中发展的,因而有着自身的特色,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此种环境让艺术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在延安时期,各类杂志报刊、红军宣传标语是展示美术字摩登文化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借鉴了西方设计理念之后,美术字体的摩登意味更加浓厚,此种设计取向对于之后美术设计的发展方向也起到直接影响,这对促进美术字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二、延安时期美术字体的形式美学与设计者

(一)延安时期美术字体的形式美学

美术字体发端于20世纪初期阶段,由于有大众参与、样式变化丰富,且极具表现张力,因此将美术字视为汉字的现代化视觉设计运动也不为过,是美术字打开了中国现代文化历史的篇章。20世纪初期的汉字美术化,是指出城市图案美术字被注入装、时尚、摩登的元素,并且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标志【2】。随着政治风暴来临以及在革命洗礼下,美术字的摩登特点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无趣、呆板。美术字的现代性是在一个复杂的历史环境中慢慢形成的,它的功能与意义是难以界定的,对传统汉字书写方式的改革以及其形式美学,尚需加以归纳与整理。

1.宋体字笔画的装饰化。宋体美术字是延安时期应用最为普遍一种文字设计风格,当时通常是在字号较大的宋体字的基础上实施设计与印刷,或者在保留宋体字结构、笔画特征的前提下创新融入设计理念,通过笔画装饰化的方式,设计出具有摩登视觉风格的美术字。此种装饰笔画变形的设计方式,主要是从以小笔画的局部作为切入点进行装饰性的形变,在确保文字主体结构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让宋体字修长特点得到突显的同时,增加字形的圆润柔和性;或者在不调整笔画的前提下,采取夸张起笔与收笔的方式装饰字体,使之更为工整、大方。装饰化的字体设计方式正是将西方艺术的装饰元素与传统审美相融合,通过细节的改变打开全新的美术字装饰视角。

2.黑体无衬线条的构成主义。黑体无衬线体属于构成主义的其中一项特征。延安时期的美术字设计,吸取了西方文字的设计风格,将西方设计元素适当融入设计中,实现汉字笔画与几何图形的完美统一,字体排列也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横向与纵向排列这种规整形式,还创新增加了按照图形空间灵活排列的方式,这点与构成主义的无序性特点高度契合,笔画线条的粗细一致、撇捺转折呈直线处理与构成主义的几何抽象特点相呼应【3】。这些特点外化均侧面反映了延安时期在构成主义实践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与宋体相比,虽然黑体的严肃典雅性不足,但是所具备简洁大方、朴素浑厚的特点也是其他字体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此种改造手法让延安时期的美术字笔画空间的包容性更强。

3.装饰性美术字的图案化。延安时期的美术字用笔画图形变化直接取代过去的笔画形态变化,因此字体的感染性更强。将文字作为设计素材,利用文字本身进行纹样变化,如此依然可以设计出富有视觉美感的美术字。这样图案化设计方式,强调通过符号化语言来突出艺术的纯粹,有效摆脱了传统装饰元素的束缚。此外,图案装饰性美术字注重字意,所以在实际设计阶段更多的是通过解构或者重构字体结构的手段,来变化笔画图案,进而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淋漓尽致地彰显美术字的摩登感。融入图案于字体中的设计手法对当时的流行文化带来巨大影响,甚至成为一种文化趋势。

(二)延安时期美术字体的设计者

1.文学家。延安时期参与美术字设计的人员多为画家以及文学创作者,比如鲁迅先生,其所创作的《呐喊》、《二乙集》的作品封面就是由自己所设计的,特别是《朝花夕拾》中的“活无常”形象,充满活泼动感【4】。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期间,诸多知识分子纷纷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此时鲁迅艺术学院也成立,这也让之后美术字设计群体结构更加多样。

2.商业广告设计师。商业广告设计师所设计的美术字作品更多的是侧重功能性,所以作品价值很难考证。诸多商业广告设计师也仅是抱着完成工作的心态进行设计,并没有将设计工作上升到艺术层面。但是这其中也不乏优秀的平面设计家,陈佛之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工作现代工艺图案早期的教育者,根据对其作品的分析中可以发现,陈佛之在进行封面设计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使用图案,通常都会用较大面积的底图配合书名,而书名字体也是按照图案风格进行设计的,图与字之间互相映衬。

3.书籍装帧设计师。我国书籍装帧最早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是现代书籍装帧的基础。尽管在延安时期有诸多文学家、画家均参与到书籍装帧工作中,但是主义依旧是专业的装帧设计师们,当时各大出版商、书局、书店也设立了独立部门专门负责自己书籍的装帧。在众多的设计人员当中,钱君匋是中文字体设计的尝试、研习最多的设计师【5】。版式的排版布局灵活,结构形式严谨雄伟,每一笔都是精心雕琢而成,其在处理字体的过程中,看似是为了解决汉字与西方美学之间的矛盾,但是这种矛盾之所以可以被解决,却是因为钱君匋把汉字置于西文美学的范畴之内进行设计改造的结果。

三、美术字在中国社会历史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

设计的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时代精神不同,赋予设计的生命力也会有所差异,但是始终都是以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那么延安时期的精神又赋予美术字设计何种精神面貌呢?

(一)革命时期的设计

在设计发展史上,有很多实例都是由于政治思想、政治生态等因素所左右的,比如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运动,就是由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所发起的一次先锋艺术运动,强调了设计服务于政治的功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获得广泛认同,他们致力于社会变革,积极探讨工业设计语言,期望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家服务。陈独秀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所创办的《新青年》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先进的一种思潮,书籍是知识的传递媒介,其形式的设计可以体现其思想的精髓,新颖的字体设计体现了当时的先进人士对新事物和新思想的追求。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民族统一阵线的旗帜,实行民主自治,吸引了诸多知识分子走进延安,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字体设计风格【6】。在上海一带流行的先进的设计理念,在经历了革命的洗礼之后,使得延安美术字体业设计融入新的元素,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再强调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为人民大众所服务的,因此在字体设计阶段中国共产党一直也是将人民的接受度放在首位,十里洋场的浮华字体经由“改造”迅速蜕变成为革命宣传的有力工具,所以延安时期的美术字以严肃醒目、简洁明了作为基本设计要义,并由此基本定型了解放后美术字体的发展轨迹。

(二)设计为人民服务

在延安的政治环境中部队、机关及相关部门为了配合战时宣传的需要,美术字在当时的宣传活动中被广泛采用,墙头、会场、书刊、报纸、年画随处可见到美术字的身影,使字体的设计风格慢慢走向成熟,既要整洁又要美观,而且要利用字体鲜明、严肃、醒目的特点,更好地服务于对内的宣传教育以及对外的形象展示。其中,“老宋体”是应用范围最广的美术字体,因为字体带给人庄严肃穆、稳重有力的视觉感受,很适合用作宣传推广的墙报、标语,起到很大的正面作用【7】。由于延安时期的美术字肩负着宣传和教育的重任,因此出版了许多书籍教材,力求让更多人了解美术字的书写方式与书写规则。延安时期的美术字设计标准有以下几点:清楚工整、粗壮醒目、严肃活泼发,不论创作手段、传播媒介、传播场景如何变化,都有一个共同的准则,即让人民群众一目了然,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作为核心宗旨。延安时期的美术字体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艺术样式,坚持一贯的严谨、活泼、朴素、醒目的风格,不仅注重形式上的美感,也兼顾了大众化,从细微之处看,字体的改变能折射出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尽管伴随社会的高速发展,字体的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多样,形式也更为复杂,但是字体设计的初衷却是始终不变的,依然肩负着挖掘时代精神、传承民族情怀的重要责任。

四、启示

在延安期间,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遭到了西方文化的强大影响,这一期间的设计师、学者、文学创作者大胆吸收了西方设计风格、经验、设计思路,创新地把中与西结合起来,力求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的设计之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做法尽管为字体设计开辟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缺陷,有一定的冲动与盲目。当今中国的现代设计已全面步入国际化的境界,设计人员首先要做的是文化自省,要对传统文化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要在做好传承的同时,兼顾创新,从本根处吸取养分,让设计的精神更加生动、鲜活;其次是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始终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掌握新时期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实现协同发展,持续强化文化自信,为实现文化自强而不懈奋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字体作为文化传承、信息传递的载体,其设计工作已经成为视觉传达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地位独特,因此也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字体设计质量既关系到视觉享受效果,同时也是心灵沟通的纽带。延安时期的美术字设计,可以说是早期中西方文化交互融合的缩影,且由于商业环境、政治环境的影响,让字体设计更多以群众作为服务对象,伴随政治土壤的变化,美术字的设计风格变化也是非常显著,经过改造后的蜕变为革命宣传的主要工具,这也为解放后美术字体的发展奠定了基本轨迹。这些变化都让美术字设计者开始尝试创新设计手法、设计形式、设计风格,促使字体的现代主义特征愈加突出,成为适应社会现实的艺术形式。

参考文献:

[1]苟洲川.1926—1936年鲁迅所设计的书刊封面美术字造型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12):71-73.

[2]蔡文超.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对民国美术字的影响[J].汉字文化,2020,(03):188-189.

[3]徐韶华.民国美术字的“现代性”与“装饰性”风格研究[J].艺术大观,2021,(16):134-136.

[4]钱可.民国时期上海地区字体设计研究[J].西部皮革,2020,42(16):26-27.

[5]何洁,周天一.从摩登“时代”到民间“万象”——1928~1935年张光宇杂志中美术字设计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20,(04):83-88.

[6]朱伟斌.赋魅、空间与神话中国美术字的罗曼史[J].新美术,2020,41(04):81-88.

[7]毕经猛.《中央日报》香烟广告中的美术字研究(1928-1937)[D].南京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