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融入党政教学的有效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8
/ 2

红色资源融入党政教学的有效路径研究

张燕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委党校  810100

摘要:党员干部理想信仰是否坚定、能否牢记初心,关乎着党的未来以及国家的命运,党校作为锤炼党员党性、开展党员理论教育的重要基地,必须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推动党政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让广大党员能够在红色文化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形成忠于党和人民的品质。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红色资源融入党校党政教育工作中的意义,从教育基地的打造、教育方式的创新以及课程内容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党校;红色资源;党政教育;有效路径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以及广大党员面临着各种新的风险与挑战,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提出了更加高标准的要求和考验,党校需要牢牢守住这一教育阵地,为党员培根铸魂。红色资源是党带领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宝贵历史财富,其中所凝结的理想价值、品格精神以及工作经验,对于如今党员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广大党员最为珍贵的精神食粮。党校应当深入挖掘整合红色资源,同时以教育方式的创新最大程度上发挥出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帮助广大党员在红色党史中夯实理想信念。

一、红色资源融入党政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强化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在权利的旋涡和物质的诱惑下,部分党员干部忘记了自己的初心,走上了急功近利的歪路,甚至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在铸成大错时方幡然悔悟,但为时已晚,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因为理想信念的确实以及对初心的蒙尘。党员党性的修炼既需要自我约束,同样也需要接受有效的外部教育,而红色文化正是开展党性教育和初心教育的优秀教材,通过重温红色党史、学习红色英雄人物精神以及红色游学活动,能够让党员干部明确党的事业从何处而来,自身依靠谁、为了谁,从而牢牢铸就起内心防线,达到防腐拒变的目的。

(二)有助于增强党员对党史的领悟力

红色文化资源见证了党带领人民斗争、建设以及改革的伟大历程,通过讲解历史文物遗址、还原战斗场景以及讲述革命故事,能够让新一代的党员深刻地领悟到:没有党就没有如今的新中国,没有无数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如今幸福的生活,从自觉提高对党史的学习研究动力。在党史学习中,如果缺乏鲜活的素材和历史见证材料,那么青年党员就很难产生情感共鸣,对于党史精神的领悟不够透彻,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支撑下,党史中的故事能够变得更加鲜活,让党员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容易受到感染。

(三)有助于提升党员的党建引领意识

党的管理、治理、建设是党能够永续发展、永葆活力的保障,红色文化资源在党校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党员干部的党建引领意识。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百年来我党发展建设的重要经验和智慧,包括思想建设、制度建设、政治建设以及带领人民群众发展富强等内容,这些思想经验和工作经验财富至今有着重要意义,是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党校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能够让党员从中汲取党建思路,形成行动层面的启示,增强实干创新的信念,将党建引领的意识外化于行。

二、红色资源融入党政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打造优质红色教育基地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开发与保护是党校实施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一方面,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散落在民间,因长时间得不到开发和保护而消失,这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发展来说是巨大的损失。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协调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对当地革命老区遗址、红色旧居、烈士陵园等进行保护,深入开发本土红色文化,打造特色教育基地,促进当地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切实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党校需要立足本土特色红色文化资源,构建党校红色教育体系,利用党员熟悉的红色文化培养其家国情怀,使其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下,坚定理想信念,形成优秀品质品格。对此,党校可以依托当地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党员深入了解家乡的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提升其传承红色文化的自觉性,提高文化自信。同时,党校还应寻求社会组织的帮助,对区域内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区域间的红色文化资源联动教育。例如,积极联合省、市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共同开展党性教育,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拓展红色文化教育途径,还可以丰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促进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建设。

(二)拓展创新红色教育方式

党校红色文化教育应避免形式化教学,需要强化文化氛围营造,并注重优化各个教学环节。其一,实施红色文化教育前应做好前期铺垫。例如,带领党员前往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时,可以在路途中对目的进行简要介绍,让党员对基地形成初步认识;到达基地后,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仪式进行气氛渲染,如唱国歌、演讲、敬献仪式等,庄严肃穆且具有感染力的活动、仪式能够激发党员的爱国情感,使其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参观基地,认真接受红色教育。其二,红色文化教育需要明确教学与讲解的不同,不能将讲解红色文化等同于进行红色文化教育。例如,讲解革命战争时期的战役时,重点不在于对史料的机械罗列,而在于深入分析战役发生的原因、不同因素对战役结果的影响、战役所体现的精神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其三,现场教学应注重党员的文化体验感。依托旧居、遗址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必须让党员真正的走进历史,用心感悟红色精神,从而促进红色文化知识内化为素养。其四,从日常教学方式来看,党校红色文化教育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对于党员来说较为枯燥,因此要注重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不同教学方式,还可以邀请亲历者开展讲座,让党员与亲历者进行直接对话,使其近距离接触红色文化。

(三)开发课程丰富教育内容

目前,党校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较少,影响了红色文化教育效果。一方面,党校需要在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基础上开发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红色文化教育具有政治导向功能、历史镜鉴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其内容的真实性对党员的思想价值观、道德品质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基于此,党校需要加强史料研究工作,确保教学内容均有迹可循。另一方面,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拓展资源搜集路径,例如面向历史见证者、亲身经历者进行访谈,可以面向社会收集有关红色历史的照片、笔记等有价值的物品,这些承载着真实故事的物品往往比枯燥的文字更具感染力。此外,党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是为了让党员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使其在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科学的指导思想,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红色文化教育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引导党员思考如何巩固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能力,如何确保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民族精神、治国经验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征以及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色。党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符合当下时代发展需要,符合党员干部培养需要,能够锤炼基层党员干部党性的必然选择,利于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目前,党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存在较多问题,从基地建设、资源开发、教学形式创新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切实提高党校红色文化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卢嘉,储流杰.红色资源融入党校干部教育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安庆红色资源的党校开发运用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2,40(4):14-20.

[2]覃莹.试析党校党性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融入[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1(1):17-21.

[3]刘雅婷.地方红色资源融入党校党史教育的探索——以武汉市为例[J]. 时代报告,2022(1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