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初探

李少颜

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桥头小学       5109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学阶段的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如何正确开展素质教育成为了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领域的普遍问题,小学阶段是人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同时也是每个人性格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普及德育教育对我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本文就围绕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展开探讨,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德育

引言:德育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多个维度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对于个人来说,德育教育能够帮助每一个人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在日后能更加容易地融入社会;而对于国家来说,德育教育更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下面本文就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德育教育进行简要的分析与阐述。

一、素质教育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对素质教育本身理解不够

如今,许多小学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都已经把素质教育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但在实际的素质教育开展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概念没有清晰认知的情况。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认为让小学生进行娱乐活动就是素质教育,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素质教育开展之前必须让每一位教师能够充分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实现途径,这样才能够帮助素质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二)太过于注重成绩

如今,许多家长一些学生面临着升学的问题,这导致了我国的教育环境下。任何教育问题都离不开升学的压力,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接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部分初中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以及差异性。如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将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就会忽略素质教育的开展,不利于对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如今,人们越来越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有许多教师有些急于求成,过分关注怎样的途径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效提升,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又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息息相关,因此,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渗透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发展,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德育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热爱学习。

二、实施德育教学的措施

(一)改进教学工作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每一个学校的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可以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突袭检查,每一个学校对于那些没有将德育教育真正落实的学校要给予批评和处分。对德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学校给予一定的鼓励,形成带头模范作用。

另外,对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德育课程,并定期主持教师参加德育培训了解德育教学工作当中应该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常见的教学问题。在日后的德育教育工作当中,遇到类似的教学问题要能够立即拿出解决的策略。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德育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对一些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的不合理的教育活动,应该进行制止和更正。

(二)强化家长的引导

德育教育事业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是一门针对人的教育,因此需要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影响,才能够真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最多的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也就更容易信任自己的家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呼吁家长参与德育教学,发挥家长在德育工作当中的引导作用,让家长帮助督促学生完成每天的德育任务。

另外,许多家长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也存在过分注重成绩的情况。教师应该呼吁家长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维度来审视自己的孩子,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应该从其他方面给予他们鼓励,告诉他们价值不一定就只能在成绩上体现,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正确的评价标准。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真正认识到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通过家长来辅助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素质教育事半功倍,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学校与外部环境的沟通联系

许多学校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开展过程当中,受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甚至有些故步自封,学校的德育教育过于格式化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某些天性,这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应该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放弃以课堂为主的德育教育,多与社会沟通,注重与家庭的联系,联合学校以外的德育教育资源,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空间,将家庭德育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样就能有效实现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德育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许多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理解错误或一昧认为成绩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些观念都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实际的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当中,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学校的监督力度,教师也应该丰富教育的方式,让家长在德育教育当中发挥作用,并加强学校与外部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蓝迎春.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153-154.

[2]支庆友.素质教育下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工作[J].新智慧,2020(30):49-50.

[3]李雪凤.素质教育视角下小学德育有效开展途径分析[J].新课程,2020(3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