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教育问题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20
/ 2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教育问题探析

李莹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摘要:健康教育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而健康意识更处在首要地位,因此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现代家庭中,部分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生了问题,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关注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采用调查、资料收集、信息统计分析等手段,针对当下学龄前儿童健康面临的困难,提供改善对策,推动学龄前儿童健康教育优质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健康体育教育;健康中国

人生百年,立于幼儿学前儿童的成长中,不但关乎祖国与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还关乎千千万万家长的一切福祉。但是,当前中国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户外运动活动减少,体质普遍低下;而亚健康状态现象的低龄化也不禁令人担忧:我们所培育的儿童,在体质层面会不会是垮掉的一代?在康复中国的今天,身心健康,一词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学前儿童个需特别保护的特殊人群,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又该怎么保护呢?基于此,我们将对中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现状

(一)我国儿童身体健康状况

我国进行儿童身体健康监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儿童整体健康现状令人担忧,与日本同年龄儿童比较,在健康方面呈现比较弱势状态。各地间,城乡之间,男孩和女孩之间健康程度出现差距,不均衡程度超过想象。但更多的儿童存在体质极度下降、体重超标的现象,有些疾病呈现低龄化的倾向。在很多顺势而的病症面前,学前儿童体质问题尤为突出。

此外,亚健康的现象在儿童群体上有体现,他们尽管没有患病,但有适应较差、注意力不足、不活跃等不良症状,都是他们体弱多病的反映,处于亚健康阶段。这种情况表明儿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需要改善.与儿童的不科学的饮食习惯、缺少户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儿童居家运动情况

经调查分析表明,儿童在家的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儿童的生活是用手机、用平板或者玩游戏;一些父母带着他们阅读、讲故事;极少见父母带儿童开展的身体运动,就算有,也是父母一时兴致,开展碎片的、间断性的体育锻炼,缺乏有组织的运动。由此可见,多数父母没有家庭锻炼的重视。

教师在对家长进行引导时,交流互动的内容大多为儿歌、数字等与智育发展相关的内容,而较少涉及与儿童身心锻炼相关的内容。流行病肆虐的特殊时段,更需要提高儿童身万方数据体的免疫力,否则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成长。

二、学前儿童身体不健康的原因分析

(一)体育活动时间不足,儿童运动强度不够

《幼稚园工作流程》的第十三条中规定:儿童户外活动时段在一般情形下每日不能低于二分钟。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广西多数幼稚园每日体育教学活动的平均开展时限低于二分钟,并且在气候较恶劣时选择了其他教学活动作为体能教学活动,但极少有幼儿园弥补缺失的体能教学活动时段。另外,从保护儿童安全的角度出发,幼稚园普遍选择了强度较小的运动游戏项目作为儿童的体能教学活动,并不能适应儿童体力运动的需求。

(二)教师能力薄弱,不够优秀体育教师

幼儿园的体育老师主要面临着这样的两种问题:一是由于儿童体育老师多为男生,教师也多为女生,幼男师资资源匮乏,体育教师力量相对薄弱。二是许多教师从来没有进行过专门体育课程训练,对儿童体能项目开展辅导后往往没有相应的针对性、科学性,导致体操项目效率降低。

(三)健康课程内容较少,特色体育课程不足

健康领域尽管处于幼儿园的五个领域之首,但在幼儿园教学中却并不能受到充分的关注。通过横向对比五个领域,健康教育领域,特别是身体健康,是整个教育领域中最为脆弱的环节,这一问题也反映到了课堂教学上,即健康领域的课堂教学研究较少,而且保健在教育领域中和其他领域在教学方面的联系并不密切,因此对于幼儿园体育卫生教学的深入研究也较少。

(四)儿童的运动不足,父母没有体育锻炼知识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放假时间,很多父母都缺乏带儿童们开展户外运动的习惯,而户外运动则大多是去公园、商场等。而与此同时,电子的迅速发展也填补了儿童在校的大部分时间,但电子所带给的快乐却降低了儿童们对户外运动的兴趣与渴望。在一般父母的传统观念中,儿童在园安全、吃得好、能学会知识就万事大吉,很少重视儿童运动和健康之间的联系。因为没有家人的帮助和配合,在儿童运动这一方面,"5+2=0效果有所体现。

三、学前儿童健康发展对策与意见

(一)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夺

我国要完成学前教育中儿童运动教育的立法工作,并促进各年龄段科学合理的儿童运动指导的建立,为我国幼儿园运动进行一般性、普适性的科学引导。同时我们可以向外国学习经验,制定具体的指导性文本和儿童运动教学量化规范,以指导各个幼儿园更好地进行健康教学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由于中国区域广大,地域之间差别很大,因此各地政府可根据各自实际,充分发挥主体能力,制订出有利于本区域内的学龄前儿童健康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也要有相应的评估与监督,以确保政策与措施高质量地落到实处。

(二)加大学前体育教育的投入

目前,我国社会对儿童教育事业的投资正愈来愈高,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其加上学校的体育培训的投资部分,不但要落实在幼儿园场所、设备等的硬件建设方面,而且还要增加教师的薪酬福利,如此就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应该重视区域、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减少区域、城乡之间的差异,使更多儿童获得良好的体育发展。

(三)因地制宜开发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由于地域差异影响,幼儿园很难做到运动课程与硬件设施的整合。幼儿园应该根据本园现状,因地制宜开设符合当地特色的体育项目活动,以减少区域间的差距,最大程度地发展儿童身体运动。我们也可以选择发展安吉游戏和利津游戏的方法。安吉游戏更强调儿童们在游戏中的角色,以体现生成感和创造力,而利津游戏的特色则在于继承和发展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及体育游戏。而幼教领头人和教师群体则应进一步发掘儿童文化和本地资源优势,并发展更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

(四)加快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师资总量不够,师资培养体系不完善是儿童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加强教师投入力量,以培育一大批具备专门运动知识的人才。在全国本科大专及各高校加强运动交叉学科的建立,即儿童教育专业和运动教育学科协同研究,以弥补理论空白,并出台大纲性质的教学指导文件,统一运动学科设置规范,以进一步壮大儿童运动学科师资的队伍;在专科、中职等儿童运动师范院校,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这一必修课以外,还相应建立运动教学选修课,扩大教师实践、见习运动的次数,使教育理论和实际活动紧密结合。既可提高师范生对运动健康教育的意识,也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卫生教学和运动健康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以便在工作之后能够对体育教学活动予以比较科学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体育教师的欠缺。

参考文献

[1]欧新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1).

[2]陈为玮,张虹雷,朱小烽,顾群.国外学龄前儿童体育健康教育实践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9(08).

[3]王晶,刘思妤,沈建州.“安吉游戏”与“利津游戏”比较及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1).

[4]彭佳贤,李春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体育课程的构建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

[5]胡恒波,霍力岩.加拿大学前儿童坚韧性品质家庭培养及启示——以安大略省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7,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