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3
/ 2

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

符周

贵州省德江县第八小学

摘要:科学课堂可以增练学生的创造力、动脑能力。但以往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生对科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他们的精力也无法集中,结果导致了小学科学课堂效果十分不理想。不少学生对科学课堂产生了厌恶的心态,因为该课程的教学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因此,本篇内容就是针对目前小学的科学课堂问题展开探讨,对改善小学科学课堂教育提供了可行对策,并期望可以对从事学校的科学教育者们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有效教育;策略

一、小学课程实现有效教学面临的一些困难

受到中国传统应试型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小学生的日常教学中,身为“副科”的科学课比较与语文、数学等“主科”,其关注程度往往无法置于同一水平线上。小学科学的教育意义与其在学校众多教材序列中的定位不高,且实现根本转变困难很大。另外,教育条件无法适应教育需要也是当下不少地方难以实现科学课程有效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科学教育的发展,要求对学校大量实验仪器与设施的投入,对学校课程投入资金也有较高需求。虽然当下国家对学校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对保证学校课程顺利开展的资金投入在持续加大。但是现实情况下,很多学校的有关科学教学实验设施与仪器仍处在老旧和落伍的初级阶段,设备获取和创新发展缓慢。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单靠教师口头式理论传授很难达到较好的教育成果,而以实验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一种主要方式,其顺利开展对于增强小学的科学教育实效性具有意义。但因为配套设施、仪器等的要求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当前很多的小学在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实验教学的内容常常难以达到的要求,常出现课程水平不高、课程不能符合现实的需要等问题。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自主探究,体验学习乐趣

科学的掌握离不开研究,探究离不开实践,试验也离不开实验材料,所以,教师们在试验材料的选择上特别需要注意,材料尽量是最接近于人们生活所需要,但极为普通的简单材料。这种材料有助于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试验特性,从而减少对科学实验的神秘感,而且还有助于减轻对学生科学学习的畏惧心态,使学生觉得科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对科学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亲近感,更好地投身到自身的科学学习探索当中。老教师也能够全面地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实践状况,围绕课堂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问题,使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合作探究,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从而使学生的思考方式、综合素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均能获得明显的提升。恰当的问题创设,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读书的强大需求愿望,从而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科学读书的探索活动中更加热情自主。在对科学的探索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学习的快乐,体会到科学学习的快乐,以至于能够投入更多的精神时间去探究与进行学习。首先,学校应该确保每个学生都亲自投入到以探究为主的科学实验之中;其次,学生应该向学校申请更多的研究实践机会,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学习的快乐,在研究过程中,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正确的科学与研究心态,认识科学技术发展,敢于怀疑,学会怀疑,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做好科学课程教学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注意对科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加以确定。在科学课堂目标明确以后,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就比较清楚,可以对学生的科普知识分析能力、对科学现象观测能力以及对逻辑推理能力等进行训练以及提高,而采用这些方法就能够让科学课堂变得更加顺利,也可以建立起学生比较系统性的科普知识系统;然后,教师对科学探究题材加以精细确定。对小学科学课堂活动而言,包含了许多单元,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课堂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让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更为理想,教师们需要特别注意地对科学课堂题材进行精细选择,并且提炼每一单元的主旨内容,让学生的科学学科素质进行阶段性提高,这也促进了学生对科普知识系统的较为全面的了解,而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材料准备工作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将其细分到各个单元,并且提前选好相关的科学实验设施以及活动器材,这样科学课堂活动的进行也较为顺畅。

(三)整合多种学习方法,提升科学教学有效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整合各种教学内容,从而提高科学课程教育的实效性。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要求学生在面临一些问题时能够在小组中进行探讨,学生以与同伴协作的形式回答教师的提问。又比如教师在科学课程上讲解和养殖动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时,教师可以把辅助教育工具发送给各个学习小组,内容中涉及蚕各个动物生长发育阶段的标准,需要当生在小组中进行探讨,将自己所认为的蚕的生长阶段进行正确的排列。学员们在分组汇总时都可以自己陈述意见,说自己内心里的看法并和同伴们进行沟通。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对每个学生的排列方法实行了检查,并需要各组委派的一明代表出席说明分组讨论成果。教师们还通过设定科学奖励教育方法,对所有分组学员在课堂的展现状况,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以及每个学生的课业完成状况教师都要全部了解,对成绩最突出的分组教师还会奖励学员一个小红花。有了竞争学生也就有了科学学习的力量,学生为了不给自己所属的小组带来负面影响,为让小组成员得到荣誉,都会更加积极的主动开展科学知识学习,这样学校科学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也就获得了提高。

三、结语

小学科学课程,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活动之一。在新课程的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性教育的实现也日益引起人们关心和重视。科普知识的掌握,对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对新鲜事物掌握的热情和兴趣,以及培养复合型人才都具有重要性,从而增强了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明礼.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20):83- 84.

[2]赵笑敏 .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J]. 科教导刊 ( 下旬 ).2017(08)

[3]崔玉剧.新课程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学周刊,2019, (2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