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探讨

葛辉宇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66

摘要:为提高经济效益及市场竞争力,企业应加强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参与性,激发职工培训热情和积极性,促进职工工作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高,从而帮助企业实现健康、稳定、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

当前,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结合其发展现状,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把教育培训放在企业工作的首位,努力提高企业职工工作效率及质量,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技场中获得核心优势,使企业发展道路走的更远、更稳。

一、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

企业的发展需强大职工队伍支持,而职工技术能力是核心要素。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及命运,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客观现实需要。一些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技术设备相当,但生产出的产品差异大,尽管原因很多,但人才素质和职工技术水平应是最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职工的教育培训水平,对实现企业良好发展势头,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力支持,至关重要。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职工教育培训重视不够。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企业已从传统技术竞争转变为人才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重要资产,要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在不断创新技术的同时,也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当前,企业缺乏对员工培训的资金投入,未意识到培训对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性,一些企业甚至花费大量资金聘请外部资源或让员工参与其他组织培训活动,以营造高端大气的培训场景,将培训视为炫耀公司财力的花瓶,导致培训中严重的形式主义,影响真实知识的内化。企业职工培训内容泛化,人人受益,缺乏针对性,一些企业仍认为培训及学习是员工自己的事情,耗时、费力,制约了培训工作。

2、职工教育培训管理不力。企业未制定完善的培训体系,未迎合企业生产实际、员工岗位需求和能力需求,培训缺乏规划性和目标性,实施中未制定考核激励政策,员工参加与不参加培训无本质区别,与员工奖金和职位晋升关系不大,导致培训缺乏内驱动力。企业培训方式不新颖,仍采用传统教书式形式,缺乏与员工的有效互动,未借助先进化网络资源,员工无法从中提高能力。培训结束后,未及时对培训效果进行反馈评价,培训计划未根据员工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与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无关,导致培训工作形同虚设。

三、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思路

1、明确目标。根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设定职工教育培训目标,为合理运用培训方法指明方向,赋予职工教育培训有效性、持续性和发展性,将企业价值观、战略和文化作为教育培训要素,明确企业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认知力、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绩效,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通过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将企业战略发展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使职工与企业共同进退,增强职工归属感和责任感。

2、明确范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组织架构,每个工种有不同职责及目的,要根据不同工种设立目的,确定员工培训范围,以便合理利用培训资源,设计出更科学高效的员工培训方案。例如,专业技术岗位、财务岗位、中层管理岗位等都有自己的培训适用范围,不同岗位的培训方案可作为企业教育培训的宏观要素,这样企业培训涵盖了全体,但培训又按不同岗位针对性地培训,因材施教,完成了员工教育及适应企业发展的目的。

3、明确责任。大型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培训部门,负责员工的内部培训活动。一般培训部门需归口于人力资源行政部,人力资源负责人负责制定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相应的培训部门需按制度实施。培训体系不仅规定了定期的培训课程,还统筹了企业一年的培训费用;系统整理参加培训员工档案,对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不定期的考核评定。

四、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

1、建立健全培训教育体系。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将人才招聘与未来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从整体上控制企业未来的营业收入及效益增长。在制定职工培训教育制度时,应合理规划阶段性、周期性培训内容,整合企业教育资源,完善培训体系,提高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规范化、系统化。若企业无法建立专门的培训体系或设立单独部门,应与专业培训机构建立长期培训关系,并及时向培训机构提供企业当前的经营信息,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使企业教育培训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2、树立科学教育适时培训意识。①从企业发展宏观战略角度,制定职工教育培训目标,确保新职工综合素质符合企业战略发展要求。例如,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一些企业积极应用智能技术降低成本,利用自动化生产制造技术等先进技术赋予企业管理赋能,并在此基础上组织职工学习该技术,提高生产制造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宏观战略发展目标;②从企业各部门微观发展角度,制定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使职工能提高部门绩效;③根据部门变动和战略规划,及时调整教育培训方式,以适应企业新形势下竞争资源重组调配的实际需要,使企业职工教育更加科学,培训活动更加适时,企业教育培训方法更加有效。

3、加强教育培训方法研究。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层出不穷,企业依托教育培训方式,输出新形势下的全面发展理念,开展以下研究活动,确保教育培训方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①分析企业发展状况,了解企业发展趋势,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教育培训,使企业职工能推动企业与时俱进;②分析新形势下国家出台的相关经济政策,响应党的“十四五”号召,践行党的精神,通过教育培训使企业享受国家减税、降费优惠政策,提高经济效益;③开展企业员工研究,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培训原则,确保职工在教育培训活动中不断成长,成为新形势下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中坚力量。

4、创新教育培训方式。一些企业的教育培训方法缺乏创新,是影响自身发展成果的内因之一。因此,企业需在总结以往教育培训经验前提下,创新职工教育培训方法,以提高职工核心素养和企业竞争力。①理实一体化方法。将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根据职工在岗位发现的问题制定教育培训方案,组织职工在讲解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进行实践,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反映,明确教育培训优缺点,为开展进阶性教育培训活动奠定基础,夯实企业职工专业技能学习基础,提高教育培训质量;②信息化方法。为创新职工教育培训方式,提高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企业可在“互联网+”思维加持下,寻求更好的培训形式,优化教育培训资源的配置。通过讨论加深对技术学习和知识理解的印象,丰富教育培训内容的输出渠道,使培训教育更具感染力和互动性,完善概念性知识构成体系,可通过网络获取有用的资源,推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式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企业还可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创设多样化教育培训课题,供职工在线自主选择;③案例分析。基于企业在运营进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企业全面管理和科学发展的重点,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职工成长需求,选择有效的教育培训案例,鼓励职工讨论案例,旨在激活职工思维,提高其沟通能力,将先进理念和专业技能与职工思维及工作习惯相结合,并根据案例创设多种教育培训情境,使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具备应对新形势下企业竞争挑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燕平.新形势下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2020(08).

[2]李金金,李英琦.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机制创新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