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提升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

张芸

湖北省宜昌市深圳路小学 443000

摘要: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是完美的教育。如果把教育比作一只大鸟,那么家庭与学校便是让这只大鸟展翅高飞的双翼。只有学校和家长联合起来,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家长和学校之间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就可以形成一个教育合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途径。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班主任更加充分地了解到学生的特点。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探索有效的教育策略,通过更新教育思想来达到改变教育方式的目的,这样才能够在班级管理中应对相关的变化和矛盾。

关键词:小学;家校沟通;班主任

引言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已经不再单方面地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仅次于学校教育的一种更加重要的教育形式。在这个背景下,小学阶段就必须重视家校沟通。小学班主任作为连接家庭与学校的桥梁,小学班主任的家校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经验表明,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并不尽善尽美,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出现沟通方式比较固化,缺乏灵活性;沟通过程比较生硬、程序化、不注重人文关怀;缺乏系统性计划等问题。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采用灵活多样的沟通方式,在沟通过程中注重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对学生的关怀和情感交流,从而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提升家校沟通能力。

一、家校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一)沟通方式固化、不灵活

目前,小学家校沟通虽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但是沟通过程中的问题仍然存在。首先就是沟通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微信的全面覆盖,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也变得单一。每个班级都有不止一个微信群,用于作业布置和通知各种大小事宜。看似方便了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给家校沟通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方法,节省了家校沟通的成本和时间,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校沟通的效果,改变了家校沟通的初衷。由于文字的局限性和网络沟通的虚拟性,班主任和家长在沟通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对文字符号,或者表情的认知、理解不同,而产生沟通障碍。学生家长可能会曲解班主任字里行间的意思,从而造成误会和不理解,给家校沟通带来困难。

(二)缺乏系统性、有计划的沟通

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很大程度上都是临时起意的,事先没有与家长约定好时间,突然的联系可能会因为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能取得该有的效果。学校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生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或者学生在学校犯错之类的重大事件发生时。由于事出突然,平时不注重与家长联系,这时候再进行沟通就会变得非常困难,教师也很容易在沟通问题上碰钉子。没有计划的沟通就是无效沟通,不能给学生家长足够的反应时间,当然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也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二、提升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能力的策略

(一)挖掘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

虽然微信的全面覆盖方便了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明白,任何一种沟通方式有其好处,也必然存在其弊端。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想提高家校沟通的能力,就必须挖掘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微信交流,或者电话、短信等。班主任应综合考虑,将多种沟通方式融合在一起,挖掘出不同沟通方式的优势,相互补充,以便提高家校沟通效率。方式的多样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补充班主任沟通能力的不足,从而加强家校合作。为了有效提升小学阶段家校沟通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教师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纽带作用,更好地融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为学生提供全方面、多角度的教育和指导,对此,教师应该挖掘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不能只拘泥于其中一种,应该结合班级教学实际情况,落实并运用好家校沟通工作,从而切实提升小学班主任的家校沟通能力。

(二)扬长避短,对症下药

世界这么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这句话对于家校沟通同样适用。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性格的学生家长,对教育的认知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这就导致他们对家校沟通的态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了解本班学生的家庭情况,甚至要了解学生家长的基本情况和个人信息,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对这些学生家长进行家校沟通,扬长避短,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提高沟通效率,使学生家长在沟通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从而提高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班主任在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环节的桥梁作用。比如,当班主任面对家里只有爷爷奶奶作为学生家长的时候,在与他们沟通时,就必须采用通俗易懂的沟通方法,比如直接打电话,或者直接上门进行家访,用和善、诚恳的态度,通俗的语言,与其进行交流,分享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表现。如果面对的是具有高学历、年纪较轻等特点的家长时,班主任就应该就学生身上的问题或者在校表现,委婉地向学生家长提供自己专业的教育理念,寻求家长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当面对的是具有性格强势、脾气暴躁这些特点的家长时,班主任就必须在沟通过程中保持理智,掌握说话的“度”,切勿刺激学生家长,激化矛盾,从而使事态扩大。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持着尊重家长、尊重学生的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在最大程度上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家校沟通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发展文明进步的现代社会,学生的教育已经不再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占有重要地位。家校沟通工作就是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从而使学生在这两种方式的教育下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这些问题,小学班主任就应该提高自己的能力,尽量使自己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的态度和善诚恳,有计划地与学生家长进行不定时的沟通、交流。小学班主任做到了这些,才能提高自己的家校沟通能力,做好连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工作。

参考文献

[1]晏斐.新时代下的家校沟通的技巧与策略[J].好家长,2019(31):185.

[2]高成方.新时期班主任家校沟通策略研究[J].天津教育,2019(21):37.

[3]赵芳.新时代小学家校共育策略研究[J].文学少年,20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