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研究

陈思琦

福鼎市实验小学百胜校区 355200


摘 要:“双减”“素质教育”的教育主题下,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精神,在教授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精神,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好少年,为成年后进入社会奉献做准备。教学大纲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数学包含了相当多的德育知识。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能将德育融合进日常的教学教案、教学计划和特色的教学活动里,进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德育教育 
   在学生发展的要求之中,德育素养的培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古人有云:以德为本,由此可见在一个人的全面素质评估中,道德思想所能体现在重要性,所以道德思想的培养也是小学数学老师日常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小学生时期作为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时期,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基础科目之一,必须具备培养德育素质。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潜移默化熏陶孩子们的思想品德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将道德教育进行全面的渗透。

一、基于内容的德育渗透
   在数学科目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数学公式和数学定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内容。每一条数学公式或者定理的证明,都是由数学家门发散性的猜想,并加以大量的计算和证明得到的。因此这些定理的产生过程,也正是数学家们努力专研科学知识的过程。所以,数学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每一个数学公式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大量的演算和证明。数学家在证明这一定理时,必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每一个公式都是一个奋斗的篇章。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诉公式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敢于攀登的勇气。比如关于圆周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解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和刘徽的故事。刘徽用割圆术求出了3.1416的较为精确的数值,祖冲之又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 
   其次,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也会讲述各种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而对于这个推到过程,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去尝试推到。这样学生在做这个公式的推导时,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严谨和坚持的良好习惯。在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恰当的辅导,这种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培育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基于课堂方式的德育渗透
  在新课程的大环境下,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将自身转化为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将学生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小主角。在教学活动中,修正教学活动的关注重心,将之由传统的以学习结果为导向,转变为以学习过程为导向,并在对应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和渗透。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自身总结的习惯,让学生针对每一次过程进行思考和总结。这样可以对学习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提炼,除了课堂知识之外,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技能增长也有所收获。数学课程是一个不断计算和核验结果的过程,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能更多的关注到了结果的争取与否,而忽略的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新课程的要求之下,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寻错的能力,帮助学生总结错误。这个错误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是计算的时候出现了错误?还是题目理解过程中产生了偏差?或者是对知识的不理解导致公式或关系的建立出现错误?老师应当帮助学生意思到,每一次错误都是机遇,这样一来,每学习了很长时间,学生就会总结自己在这段时间的错题,从而分析错误成因,并进行复习调整,正向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

三、基于教学方法的德育渗透

随着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不同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到课堂之中。而不同的教育方法之间,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悬着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首先,教师通过手动操作课程的方式,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实践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知识的时候,通常书本的知识是通过文字和图片进行表达。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比较难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个三角形,通过对三角形角的边长变化,和三角形角的开口变化来进行对比,进而通过实际操作认识到,角的大小仅仅受角开口的影响,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这个知识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然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提升和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
   其次,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个体,教师又要将其变为一个整体。这就可以他通过创建学习小组来完成这个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建立良好的团队能力。同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也是新课标中的主推内容之一,小组合作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亦能在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上有显著提升。例如面对一个方程式问题时,很多时候都会有不同的解体方法。在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自身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分享,可以让其他的同学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自身思路和方法的分享,也会让自己对这个方法的掌握更加炉火纯青。在合作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会表达、倾听、处理分歧,整个学校的学生团结互助能力将会获得有效提高。

总之,教师要采取科学措施,比如改变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活动、调整教学方式等办法促进德育与数学教学融合,推动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并行开展,保证小学生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同步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焦辉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点点滴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39-40. 

  [3]刘凤玲.浅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1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