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孙晓明

烟台市福山区西关小学 265500

摘要:当今社会,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对相关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使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手段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当前形势下,必须精准把握音乐游戏的核心方法与步骤,全面改进小学音乐教育效果。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意义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音乐学习中除唱歌教学外,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具有抽象性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游戏教学法,借助游戏,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乐理,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其次,素质教育环境下,要求教师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游戏教学中,学生也能提高自己的学习体验,丰富学习感受。教师也可作为游戏中的角色,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最后,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并优化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游戏的驱动下,学生可以加深音乐理解与体会,在思想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综合品质。

2 当前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存在问题分析

2.1 游戏化教学理念更新滞后,漠视音乐游戏的重要价值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落实音乐教学责任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综合素养的高低与音乐游戏的价值密切相关。纵观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普遍存在着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滞后,漠视音乐游戏的重要价值等共性问题,不能够从宏观角度与整体层面考量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特征与价值。在开放包容的小学音乐教学环境中,依旧延续传统保守陈旧的游戏化教学理念,无法营造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音乐游戏教学氛围。

2.2 教学中缺乏互动

目前,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应用音乐游戏时忽视了交流与互动的重要性,导致音乐游戏成了单方向的交流,教师推进音乐游戏较为困难,学生无法充分感受到快乐,自然而然就会失去兴趣。传统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教师的“教”,并不符合当代教育观念所倡导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一理念,课上及下课互动的缺乏都反映出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体验,错误地将自己看成一个绝对权威者,并未广泛吸纳学生的建议与意见,也无法依据实际学情来调整教育计划。

3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方法

3.1 小组合作式游戏,丰富学生体验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应适当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尽可能多的以实践教学的方式为学生解释一些理论知识,以更具趣味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意识,使之可以掌握更多乐理。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产生丰富的学习认识和体验,加深感受与理解,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好地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绪,并强化自身的理解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形成音乐素养。例如,为学生介绍一些音乐名家如贝多芬,莫扎特等,如果单纯地按照理论教学的方式为学生介绍与这些音乐家有关的文字性故事,学生很容易在被动的学习中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但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发选择一名音乐家共同调查与之相关的信息,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扮演小老师的方式为其他小组的同学介绍与音乐家有关的内容,则能提高教学效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会有所缓解,自身会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并且,在彼此交换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也会越来越开阔,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此外,教师可将不同的音乐家写在小纸片上打混,要求学生抽签。抽到签的学生需要根据上面音乐家的名字,尽可能地描述与之相关的信息,其他小组同学猜测该名音乐家是哪一位,正确回答的学生可得一分。游戏结束后,分数最高的小组可获得小奖励,这一方式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其学习感受。

3.2 创设游戏角色扮演,深化音乐基础知识领悟

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要求下,更加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解与学习,只有全面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才能为后期更高层次、更高阶段的音乐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而音乐游戏手段的运用,则恰恰为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方法。比如,在《放牧》课程教学中,由于该曲目旋律变化较多,对于部分小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掌握难度,对此教师可根据曲目教学实际需求,让学生分别扮演“牧童”这一角色,通过拍手或敲击等方式找准音乐节奏,并由教师带领全班学生共同演奏或演唱。此外,通过特定肢体动作表现“牧童”的角色特征,仿佛置身其中,感知“牧童”在放牧情境中的心境状况,进而感受到该曲目的深刻魅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增强音乐感受,激发音乐学习的内生动力。

3.3 通过声音采集游戏,感知音乐节奏美

音乐是声音合聚而成的,灵感源于生活和世界。音乐的产生,源于自然界与生活中的声音与人产生了共鸣。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比较吸引人的、令人心情愉悦的旋律和声音,并将声音记录下来,可以带到音乐课堂与同学、教师分享。这种声音采集游戏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也更容易完成这个新奇而又有探索性的任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不同的声音及其旋律代表了不同的情境,人们对不同的声音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以及音乐鉴赏,不同的音乐节奏有着不同的音感。在布置音乐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声音,比如海鸥的声音、海浪的声音、布谷鸟的叫声、一段动人的笛声,等等。学生收集到的是基础的音乐原材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获取不同的声音,通过录音设备留声,带给同学共同欣赏和讨论。教师每月对学生采集的音乐进行分类,将学生采取的自然的声音进行结合剪辑,汇聚原声,根据原声,让学生自己聆听,深刻体会到音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悟音乐的同时,感受音乐创作,从而达到让学生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音乐乐感的目的。

3.4 提升游戏竞争性

程度适中的竞争心理有利于音乐游戏的有效开展,教师应当巧妙利用学生在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意味的游戏,从而使学生能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并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设计音准识别竞赛游戏,其根本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不同音符的感受能力以及反应速度。教师可以将教材曲目作为游戏素材,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每一轮比赛各组选出一名代表,教师先将教材曲目完整弹奏一遍,使所有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再针对性选择不同的小节作为每一轮竞赛的比赛曲目,训练学生的音符识别能力。教师弹奏后要求参赛组员抢答,并说出所弹奏的音符。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逐渐提高游戏难度,由单音符识别游戏比赛上升为片段曲目识别游戏比赛。该游戏教学方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音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与竞争意识,充分发挥竞争类游戏的教育作用。

4 结束语

对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想要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必须开展有效的教学,突破固有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局限,将音乐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营造趣味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并且,教师需要遵循针对性原则,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游戏形式,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增强其综合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晓咏.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22(05):88-90.

[2]孙彩红.小学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行动的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2(08):97-99.

[3]徐秀清.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学苑教育,2022(08):8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