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案例分析

周晨菲 1 谭滢 2 邵小粤 3

绵阳城市学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初入大学,大学生们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遇到新的同学、室友,进而要面对各种人际关系,而这些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很多困扰。因此,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基于作者在高校担任辅导员期间的经历,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剖析,为后续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案例

一、案例分析

案例1:寝室人际关系

小可,女,大一英语专业学生。该学生认为宿舍其他同学都孤立她,总是在背地里议论她,有时还老爱动她的东西。为此,小李找了我两次,希望能够调换寝室。后跟同宿舍的同学了解得知,小李性格比较孤僻,有事情不愿意和寝室的同学沟通,总是埋在心里。同时,据寝室同学讲,小李平时也不爱干净,衣服穿了就一直堆在旁边不洗,夏天也不爱收拾自己。平时吃了饭的外卖盒子也一直放在座位旁,每次都要等宿舍大扫除的时候才清理。宿舍同学跟她交流过很多次,但小李仍然不予理财,还觉得是其他同学针对她。

分析: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在这里我们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同时也需要处理种种人际关系。宿舍相对于校园来讲,范围小,接触面窄,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活、学习,我们就需要处理好室友之间的关系。对于小李这个宿舍的同学而言,在问题刚出现的时候,他们应该及时沟通交流,把各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闷在心里,一个人胡思乱想。矛盾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就给彼此留下了心结。同时,大学同学大多是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生活习惯不一致,大家要相互包容。小李不爱干净这些习惯都是长期形成的,无法一时完全改变。作为室友要有耐心,要对她有包容、理解,并且慢慢帮助她改掉这些习惯,这样也有利于寝室关系的发展。

案例2:师生人际关系

小李是一名大三英语专业的学生,担任班级学习委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一次期末考试中,他发现自己成绩不及格。对此他表示耿耿于怀。那些平时不学习、还逃课的同学都通过了,为什么自己却没通过,肯定是任课老师对自己有意见,故意让自己挂科。一想到后面要参加党员评选、评优评先等,但是挂科后自己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越想越委屈的他找到任课老师,希望老师能更改成绩。但是任课老师告知现在已经无法修改,并且是他自己没有好好学习导致挂科。沟通无果后,小李选择到教务处投诉。在接到投诉后,教务处对小李的试卷进行了复查,但最后还是认定为他自己的答题不符合要求。听到这样的结果,小李更难以接受,又选择到院长那里投诉,并且在网上发布不良言论,总而言之就是认为是老师上课不好,教学效果不好,不上课的同学都通过了考试,却让自己挂科了,这样的人不配当老师。经过这么一折腾,该任课老师表示学生的做法已经严重伤害到自己,并表示以后只要是她的课都不会让他通过。

分析:高校中,教师和大学生是两大主体部分。这两个主体最普遍的关系就是教育和被教育,这也是两者最重要的关系。目前,我国高校的师生关系情况并不理想,学生一般只是简单地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待师生交往关系。在日常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很少,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她们大部分上完课就离开了,学生没有机会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交流时也仅仅局限于一些专业知识。

针对案例中的小李,他如果能够在平时的日常学习中加强和任课教师的沟通,可能就不会出现挂科这种情况了。其次,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他应该先反省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正,然后再自行与老师协商沟通,解决矛盾,而不是一味的指责老师。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再次,事情发展到最后,小李已经出现了嫉恨心理。他恨老师让他挂科,恨老师让他失去了评优评先的机会,这种嫉恨心理也使得他与教师的关系日益糟糕。

从整个案例来看,小李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缺乏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平时看似乖巧懂事的学生,遇到问题之后就或多或少的表现出许多问题。其次,缺乏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技巧。

二、工作感悟

大学里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教师、同学和朋友的关系,大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关系对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要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第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素质,多敞开自己,学习跟人打交道有利于建立良性的同学关系;第三、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交往技巧可以帮助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沟通和了解,缩短心理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阿不都热西提·阿不都热依木,刘剑. 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7):9-13.

[2] 李海燕. 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与人际交往能力培养[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4):28-29.

[3] 汪敏哲,朱楚姣. 当代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宁波大红鹰学院为例[J]. 才智,2015(18):133-134.


作者简介:周晨菲(1992—), 女,汉族,四川眉山青神县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