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1
/ 2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分析

秦梅

重庆市綦江区篆塘小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强调和发挥教师作为活动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对于素质教育,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探索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布道和解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自主获取知识。这时就需要合理有效的评价,使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体现教育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有效评价

引言

如果教师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评估,就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教师应建立不同类型的评估,以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使他们建立积极、乐观和自信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

1小学数学课堂评价问题

1、动机和评价的语言比较统一

目前,一些教师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它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在评估过程中,对评估语言进行分析和调整。例如,你很聪明,很优秀,你的回答非常好。教师没有具体说明学生哪些方面做得好,没有提供有效的评价,显然起不到评价的作用。

2、单一评价目标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评估方法。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给出相应的指示和判断。同学们没有积极交流,同学们也没有办法谈论老师的课堂问题。这些教育差距会给师生造成思维和情感上的困扰,教育效果无法保证。

2.小学数学有效评价行动计划

1、营造理想氛围,实行“相互促进”的评价方式

在课堂上老师要带领学生们昂首阔步,勇往直前。因此,只有营造优美、和谐、严谨的课堂氛围,营造愉快、舒适、开朗、热情、互利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充满好奇、大胆和积极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提出问题,探索未知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直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人生不同阶段,还要认真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让学生自由发挥,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一步步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适合自己目标的解决方案,自己找到成长点,持续不断,互评是学生之间全面客观的评价。

2、创设生活情境,采取“因材施教”的评价策略

每个小学生性格不同,想法不同,目标不同,所以在数学科目上的成绩有很大的不同。为此,老师需要考虑小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因地制宜的评价策略,“因材施教”,兼顾和关心不同年龄、不同学习水平、不同性格和爱好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全面包容和提升每个学生的荣誉、成就和幸福。

教师在提出数学命题时,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营造理性生活化、大众化的教学情境,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回归到使用寿命的应用价值,特别关注可扩展性、可能性和发展性。同时,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产后社会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评价积极性。

这让学生不仅可以整合碎片化的知识和无所不能的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丰富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高了他们对信息的获取和分类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相互评估和自我评估提供了特别好的支持。

3、借助多个目标,形成“多维课堂”评价标准

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数学课程进行了评估,对于教师而言,不同学生的个人潜能、天资和才能在质、量、潜力范围上都有很大差异。注重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对数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掌握,以及他们的个人感受和态度,一副尊重和对待学生的面貌。学生不仅关注自己的数学学业成绩,更关注他们的变化和发展。无论是艰辛还是忧伤,还是成功的满足与喜悦,都构成了“多班级”的评价标准,让学生们尽情展现个性,展现思想,实现梦想。

结语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全面、多方面的了解,对教学结果的分析、检查和验证,对其成因进行评价,因此相当于一次体检,对学生进行科学、严谨的诊断。小学数学课堂现状,有助于教学方向的决策和改进。只有掌握正确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策略,小学数学教育才有无限的发展和可能,永远充满活力。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非常重要,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对于学生来说,评价是学习的动力和发展的源泉,如果教师能够提供适当的评价支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意义重大。从方法、技能、知识、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各个层面开始,教师要不断调整和探索课堂评价方法和艺术形式,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对点和小组评估方法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状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促进学生成长,需要新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江峰.有效教学,以人为本——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中的几点建议[J].课程教育研究,2020(05):142-143.

[2]周志义.基于生本理念的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58.

[3]李琦琦.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20.

[4]刘佳佳.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20.

[5]李建军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20.

[6]李俊杰.探究性学习模式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对策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