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明朝那些事儿——《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教学设计

陈婕

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

一、教学设计的依据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中的第一课,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晚期,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渐渐稳固,现代中国版图逐渐定型,对外交往方面有新的发展。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相关内容,对于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落实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共有三目:“明朝政治制度的强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凸显了专制集权的强化和边疆沿海防务两个核心问题。在处理教材时,围绕这两大问题,并且关注同时期西方的情况,完善叙事结构。

二、教学目标

了解明朝建立和明朝灭亡清军入关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探讨明朝废宰相制度、设内阁、宦官专权、厂卫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历史解释)从历史地图、文字史料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辩证分析明朝对外交往、与边疆少数民族以及面对新的来自海上的威胁所采取的措施,并给予客观的评价。(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认识明朝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感悟郑和航海的壮举以及戚继光、俞大猷等民族英雄抗击倭寇、英勇作战的大无畏精神。(家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明朝面临的内部和外部问题(封建专制的发展和经略边疆)

教学难点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主要是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历史著作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的图片,通过这部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书,与学生一起分享书中的内容,例如“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与学生产生共鸣,吸引学生学习明史的兴趣。(学生活动:学生分享看过《明朝哪些事儿》的感受,或者其中印象深刻的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产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一)明朝那些事儿之内政

  1. 教师给出上单元所学的一些基本史实,请学生利用所学史实,还原完整的历史。为更好的理解明朝政治制度变化提供时代背景。

  2. 出示关于明初废除丞相的材料,以及元朝“十年更五帝”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明朝“废相”原因。

  3. 教师讲述:“废相后,皇帝直接管理六部,政务繁忙,需要帮手。”然后,展示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时期关于内阁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史料认识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本目学生讨论:当面对同一问题,史料呈现出观点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活动:学生紧跟老师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史料的研读与分析、分享,厘清明朝政治制度变化的逻辑与线索。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提高史料研读能力,重点落实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并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明朝那些事儿之外交

首先,对本目内容进行整合,分为“主动交往的郑和下西洋”、“被动应对的防御外交”两部分内容,然后进一步进行细化处理。

  1. 对“郑和下西洋”部分,首先展示关于郑和航海团队规模的材料,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再给出以下追问:

  1. 郑和为什么能下西洋?

  2.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3. 为什么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1. 对“明朝抗倭斗争”部分选取相关史料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相关内容。问题设计;

(1)倭寇是如何产生的?

(2)倭寇由哪些人组成?

(3)明朝如何进行抗倭的?

  1. 对“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进行整合,分为葡萄牙的活动、西班牙的活动、荷兰的活动然后结合地图和史料,展示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轨迹。(让学生设计表格,自主梳理)

学生活动:说一说,学习了明朝的外交,对今天中国的对外交往有怎样的启示?(结合“一带一路”和习近平恢复联合国席位纪念会议的讲话)

(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教材与课堂展示的史料,回答教师的设问,了解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2.学生利用课堂展示的文字史料与视频,深入理解明朝的抗倭斗争。3.对“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进行自主梳理。设计意图: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

明朝那些事儿之边疆与易代

对本目内容,主要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分为“明朝与北方蒙古的关系”、“明朝与东北女真各部关系”、“明朝与西部藏族的关系”三部分内容。

6268dc00e8a56_html_20cc84c4f771392d.png







通过结合地图的知识梳理,教师总结这些政策是自汉唐以来中原王朝沿袭的边疆治理政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主要采取羁縻政策,一般都是因俗而治,设立一些军政机构,例如安西都护府等,任用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在政治上隶属中央王朝,有利于拉近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民族融合。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在对待内陆边疆的传统问题上,明朝采取的是自汉唐以来的传统有效的应对方式。明清易代(自主学习):明朝时期女真族发展的和崛起的过程(建议用表格或时间轴整理)。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明代君主专制集权的强化,也一同探讨了明王朝在内陆边疆和海防上遇到的新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伴随着明代政治制度的变化,专制集权空前强化,但是同样存在限制经济发展、政治体制僵化的问题。于此同时,与传统中国存在的边防危机主要来自于陆上不同。自明代以来,出现了大规模的倭寇侵扰沿海地区,因为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与中国有所接触,中国遇到了从前所未遇到的新问题。而这种新的挑战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明王朝的灭亡,由满族建立的清王朝统治中国,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呢?(设计意图:重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家国情怀。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开拓视野。)

教学反思: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提纲框架,更多的是教学思路的引领。我们要会用,善用教材,不过多依赖教材,学会对教材内容的科学取舍。新课改后,历史教师应该更多学会引导学生去学,变“教师教”为“学生学”,教师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应该补充、提供给学生史料,还原历史,引发学生的思考,真正地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本课线索很明确,条理清晰,知识容量较大,需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取舍。讲课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既实现了教学内容的详略设计,同时学生参与度高,掌握程度好,学习兴趣较强。“于无形中”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历史教学真正的育人功能。

6268dc00e8a56_html_f689fcb1f35c1b32.png板书:










作者介绍:陈婕 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历史教师,区高中历史中心组成员。中学高级教师 现任教于高一年级。曾获“南京市普通高中教学先进个人”;“区优秀青年教师”;“区学科教学带头人”;“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