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教学中对儿童想象力的启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3

童诗教学中对儿童 想象力 的启发

许俊

概要 :

诗,需要想象。

怎么能够引导读者进入奇妙的语言世界?只有想象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丁云老师说:“一个好的想象,一个好的比喻本身就是一首好诗”。儿童是想象世界里最富有的,他们经常用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和诠释这个世界。我在童诗教学中不断尝试,适时总结。


关键词

想象力 启发

想象力这个词让我想到的关联词是孩子、新颖、创意、活力。为什么想到这些的词?个人的潜意识里面发散关联起来,所以就如此表达出来。

启发是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一、将事物变抽象为形象


我在文学社的课上提到最多的就是想象力。每一个眼前的具体事物,都可以展开连绵不绝的联想。比如,葡萄会你推我搡,争吵得面红耳赤;喇叭花会因为赞美自己的家乡而吹牛皮;我胖是因为可乐和书本一样甜蜜......灵感,是想象持续在万物上用力而突然迸发的物理现象。她不可触摸,但又无时不在,为了让她变得具体,我通常会用火花、烟花来比喻——同学们,你们喜欢烟花么?放烟花时高兴么?烟花灿烂,怎么能记住这样美好的瞬间呢?一次,我又说到这里,王乐佳故意从懒洋洋的葛优躺里欠了欠身子:“老师,现在都不让放烟花了!好吧。”

这鬼灵精怪的小丫头是文学社第一任社长,她总是给我“出难题”。“那你不否认自己喜欢烟花喽!”

“那当然,我当然喜欢!可是......”

“可是你妈不让?”

“自从禁烟花,现在她更有理由不让了!她不喜欢的,就不让我去做”。

“那她喜欢什么?”

“老师——这还用问?当然是‘分数’呀!”全场共鸣。

“我懂,我懂!但是分数和烟花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你们知道么?”

课堂七嘴八舌模式开启:“好看”、“绚烂”、“只有一瞬间的辉煌”......

“说得不错,王乐佳,你说说,两者有什么共通?”

王乐佳想了想说:“分数是自己考的,烟花自己点的更灿烂!”

我压制住内心的激动,用发现宝藏时不能喧哗的,我们文学社老成员之间特有的眼神提示了一下,王乐佳立刻明白,用笔记录了“烟花和分数”。第二天,一首小诗诞生了。《分数》:分数是一簇灿烂的烟花/点燃手里的笔,赶紧跑开/捂住耳朵/既想看,又害怕//现在禁止燃放

/烟花炮竹/似乎我们只能用考试/庆祝每一个节日/

在办公室,我一边和王乐佳探讨这首诗怎么修改,一边问她:“既然妈妈喜欢分数,你喜欢“烟花”(自由、绚烂一点),在两者之间又找到了共同点,你俩不就能和谐了么?”

“老师,哪有这么简单,高分需要努力,烟花需要火柴呀!”

“这我可没有想到!”这孩子总是能出其不意。“妈妈不就是你的能量来源——火柴么?”

“怎么可能?我妈是熊熊大火,不是点燃,是吞没,好吧!”

我脑子里好像出现某些激烈的画面,十分熟悉。“呵呵,呵呵,苦命的孩子呀!我只能表示同情。哪天有机会和你老妈聊聊!”

“老师,你可别了,再洗脑,我妈也不可能是火柴!”

“嗯——我理解。”

“老师,我觉得你是火柴,或者是古时候人们随身携带的‘火折子’!”

“哦?”我有点喜出望外。

“是的,听你讲课和谈话,总有火苗窜动,写出小诗来!”

......

《灵感》:老师总是把“灵感”描述得十分灿烂/可我只记住名字/怎么也画不出她的样子/在老师身边听课的时候/总有火苗噼里啪啦/但就是不见烟花/


二、用比喻迁移,A事物看作B事物


上述的场景经常在课堂里、改诗会上出现。当然,事情不是这样就结束了,文学社有一个传统,每学期会有几名优秀社员获得外出采风的机会,我就用“放烟花,应该去外面”鼓励孩子们不要忽略生活里的烟花,走出去,多发现自然里的美!

这次暑假时间有限,孩子们一直在文学社微信群里打听我的“下落”,从外地刚一回来,我就通知了王乐佳(因为临时有事,未能成行)、周姝怡等几位同学,27号带他们去巢湖姥山岛采风。这是文学社成立以来第一次最高规格的奖励(主要考虑安全问题)。我告诉孩子们:这次采风的主要目的是“戴着情感的眼镜”,对眼前具体的实物进行合理的想象。

从上车的一瞬间,几个孩子的运行就已经没有程序控制了。我只能逐个提问:“按照进入文学社的时间先后顺序,说说昨天你们做的巢湖攻略。”

孩子们一个个都从不同的角度讲了自己所认识的巢湖,中庙、姥山、六家畈、长临河古镇、远古时的巢湖、姥山和姑山的传说......孩子们还是很重视这次采风,我比较欣慰。我在孩子们的叙述中补充和纠正了一些,开始布置任务:端正坐姿,从有限的视野观察车窗外,寻找你喜欢的景物,展开想象,写下一两句来说给我听听。一会儿,想象力大比拼开始,有把白云比作棉花的,有把白云比作鸟儿的,有把小岛比作鸟蛋的,有把朝阳比作打破的蛋儿的......很多耳目一新的想象。

我问杨一羽同学:“为什么把白云比作棉花呀?”

“老师,我看见地里的棉花开了,像云。”

“哦,我知道了,你是说颜色,除了颜色,有没有其他地方像呢?”

“老师,早上妈妈收拾冰箱时急急忙忙的,打碎俩鸡蛋,正好给我做早餐了,太阳还不太刺眼,我觉得像蛋黄。”周姝怡说。

“你观察得很好!”......

这些想象来自于我们真实的生活,有了她们,我们离小诗更进一步。

“杨一羽,如果把自己比作白云,你感觉会有什么不同?”我问。

“我假如是白云,难道是地里长出来的?哈哈哈哈。”

“对呀,你想得真好!这不就是白云和棉花除了颜色之外的共同之处么?”我无意的提醒反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年级小朋友的想象往往比高年级孩子有趣。

“周姝怡,你说早上急急忙忙,怎么回事?”我转而问其他孩子。

“妈妈着急上早班,准备她的午餐盒时不小心打碎俩鸡蛋。”周姝怡说。“她总是粗心,还老是说我粗心,我说全都随她!”

这母女俩的斗嘴也挺可爱。我为这样妙语连珠地聊天而高兴。孩子们也没有搜肠刮肚的困扰。两首小诗诞生:《白云》:原来云朵长在/秸秆上/它们吸收着/土里的水分/到秋天就开花了/至于什么时候/升上天去的/我就不知道了/

《云、岛和朝阳》:巢湖上空一群群/鸟儿展翅飞翔/不知谁这么粗心/在湖里/丢下了一枚枚蛋/还有一颗打碎了/


三、将眼前的事情和生活中另一件事情相联系


到了中庙,孩子们虽然和家人不止一次来过这里,但今天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眼前广袤的巢湖像一方歙砚,姥山似雕刻的一艘巨轮,船帆一样的文峰宝塔,还是让孩子们兴奋不已。登船上岛,孩子们和大自然零距离接触,从每只小手攥紧的纸笔可以看出他们此起彼伏的内心活动。我抓住时机布置第二项任务——写写这次采风活动(叙事)。登上姥山岛,我们并不急于上山,围坐在山脚的一块草地上,一起聊聊得到采风通知,准备出发时的事情和心理活动。看着吴雅琪不太好意思的样子,我试图用幽默的语言鼓励她,因为大家都背着喜欢的、有特色的小背包,只有她一个人背着个大书包,显得格外突兀。当我们都把目光聚集在她身上,她的脸更红了,眼睛只好看着树上的果子。

“吴雅琪,你春游时背的那个小猪佩奇包包呢?”

吴雅琪撅着小嘴:“我奶奶把时间看错了,说是8点出发,她以为8点起床呢?所以就只给了我几块面包,我背着书包就下楼来找你们了!”

“哦,我还以为你带好多好吃的给我们呢?这么大的书包?”

“没有,空的,只有昨晚爷爷买的几瓶水。”雅琪好委屈。

“吴雅琪,你可以用大书包背很多果子回去呀!”杨一羽调皮地挤挤眼。

“去你的,我才不像你,嘴巴都没擦干净,你也吃面包了吧?”

杨一羽赶紧抹掉嘴巴旁边的面包渣,“这是面包渣么?是我刚才在车上写的小诗,读起来,太美味了!”还故意用舌头舔舔嘴唇。

周姝怡姐姐止住笑,提醒了吴雅琪:“雅琪,你今天来是摘果子来了么?”

“我是来写诗的,谁摘果子?”说到这,她好像恍然大悟,开心地笑起来,“谢谢姐姐,谢谢姐姐!谢谢杨一羽!”还朝杨一羽使了个鬼脸。拿起笔写了起来。《书包》:早晨/我张大嘴巴 /胡乱塞了/几大片面包和水/嘴巴都没擦/就和老师一起来到/长满诗意的/姥山岛/我要摘很多很多的/果子/背回去慢慢咀嚼/

我们在文峰塔下的一所农家乐吃午饭,点了几个菜。“啪,蚊子叮我一下!”“我也被叮了!”“老师,赶紧走吧,我们被包围了!”正等着发信息的周姝怡来开饭,我们几人都相继被袭击。

“老板,你家怎么这么多蚊子啊?”

“来啦,我妈好烦,老是发信息,好像我丢了似的!”

“妈妈也是担心你,我来发张图片到群里,告诉家长们,我们马上要吃大餐了!”

“来来来,照相!”

“老师,等一下!蚊子又叮我,我们搬到那一桌吧!这边太暗了。”

“好好好,不是嫌弃妈妈烦,就是嫌弃蚊子烦,你们呀,真难伺候!”

“停停停,老师,你说什么,我在听我妈语音信息,没听清你的话,你再说一遍。”

“老师说,蚊子烦,你妈也烦!”杨一羽快嘴快舌。我瞪了杨一羽一眼。

只见周姝怡若有所思地想了想,“你们先吃,挖宝要紧!”说着,赶紧挪走碗筷,写起来。《蚊子》:在文峰塔下/我们点了/好多好多的菜/你一句我一句/吃得很开心/蚊子/ 你又不懂诗/多嘴多舌的贪吃鬼/真像我妈妈 /

我看着其他孩子对周姝怡投来羡慕的眼神,就把一只拍死的蚊子放在桌子上,“谁还能写出一首小诗来,谁就第一个喝等会上的大鱼汤!”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开始思考。不一会儿,周姝怡姐姐又给我们加了一道菜——《信息》:一路上/ 妈妈的信息/比蚊子还多/ 真烦死人/ 蚊子倒是能打死/可是……/

就这样,一路上孩子们没有过多提天气的炎热,就连蚊子的侵扰也被我们写成好玩的小诗。想象力比这湖风还大,自然就凉快了。孩子们在一起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充分展开想象。或集体创作,或个体创作,或带着情感描写具体景物,或叙述眼前发生的事情。其实,一整天我们写出来的小诗数量远远不止这些,孩子们甚至觉得什么都可以写成小诗,体会到想象力在诗歌里的奇妙作用,每个孩子都无限期待下一次采风,点燃更加绚烂的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