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开展本土采茶戏教育策略之我见——以广西钦州市第二幼儿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6
/ 2

幼儿园开展本土采茶戏教育策略之我见——以广西钦州市第二幼儿园为例

吴小静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幼儿园 , 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 535000

【摘要】钦州采茶戏是桂南采茶戏的一个分支,唱腔以本地白话方言为主,吸收了本土的民间歌舞体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及地方特色,它是钦州人民智慧的结晶,隐藏着钦州精神。如何让本土采茶戏得以传承和发扬,作为教育者必须从幼儿抓起,这也是幼儿教师面对的一个新挑战。本文结合广西钦州市第二幼儿园开展本土采茶戏的实践活动,梳理、总结了采茶戏曲教学的一些方法,希望在此基础上,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戏曲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本土采茶戏曲 教育策略


引言:本文研究的戏曲教育,是以普及和感受本土采茶戏文化、促进幼儿身心、情感、认知、社会、艺术表现等多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既有显性的戏曲教学活动,又包含有戏曲元素的隐性教育活动,如:环境创设、区角游戏、表演游戏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挖掘、创编、选择适宜的采茶戏曲元素为教学内容,引发幼儿对家乡戏曲的喜爱之情,让幼儿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陶,逐渐形成人人“知采茶”、“爱采茶”、“学采茶”、“唱采茶”,“跳采茶”的局面。


  1. 幼儿园开展本土采茶戏曲的教育价值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更要培养幼儿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小引发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培养下一代社会公民的文化自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戏曲种类繁多,采茶戏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戏种,各地特色鲜明,地方特色浓厚,在广西钦州很具影响力,以本土采茶戏为载体,开展戏曲教育,使幼儿初步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了解戏曲文化的基本知识,以建立和保持对戏曲文化的兴趣,可为日后面对更多文化冲击时坚定民族信念。

  1. 幼儿园开展采茶戏曲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在电子产品的冲击下,人们已经淡忘了传统的戏曲,经发放问卷调查分析,家长对戏曲文化的了解是少之甚少,幼儿对此更是一无所知。

  2. 老师对戏曲文化还缺乏深入了解,需要专业人员的引领及培训。

  3. 本土采茶戏的资源较少,需要教师创新寻求更多的教育素材,以提高教育效果。

  1. 幼儿园开展本土采茶戏的教育策略--以钦州市第二幼儿园为例。

(一)利用多种资源,营造人人知“采茶”的氛围。

1. 创设戏曲环境,引发家长、幼儿对采茶戏曲的了解和关注。

要弘扬戏曲文化,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必不可少。我园充分利用地砖、户外长廊、班级的主题墙饰、教室走廊、楼梯等空间进行戏曲环境布置,让戏曲文化随处可见,家长孩子走进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采茶戏曲氛围,孩子在看环境、说环境中初步感知本土戏曲文化。如:印有各种戏曲人物的地砖、图文并茂的戏曲文化长廊,呈现了戏曲的种类、各种采茶戏服饰、戏曲表演的道具以及本土民族英雄“刘冯”英雄抗战的戏曲故事等。针对幼儿玩中学的学习特点,我们还在戏曲长廊里投放了戏曲操作小舞台、戏曲木偶、戏曲面具、大刀道具等好玩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有东西可看,有东西可玩,孩子们在欣赏、摆弄、触摸、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对戏曲的兴趣,并陶冶了戏曲文化情操。

(二)完善戏曲进课堂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采茶戏。

戏曲教学活动是帮助幼儿了解戏曲文化的一个必要手段,教师可针对每个年龄段幼儿的能力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让课程系统化。如:小中班以欣赏感受戏曲服装、戏曲童谣为主;大班在已有的戏曲经验基础上,可进行唱采茶、跳采茶。要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内容的选择是关键。传统的采茶戏曲较长,不适宜幼儿欣赏,可通过网上搜索并剪辑一些短小有趣的戏曲片段供幼儿观看,从中了解戏曲的特点。通过生动的PPT,感知戏曲人物的妆容、服饰等 。

(三)创编采茶戏曲儿歌,激发学唱兴趣。

钦州采茶戏曲是用本土白话方言演唱的,这对于从小学讲普通话的幼儿来说,较难听辨,但是,幼儿对采茶戏的白话唱腔却非常感兴趣,考虑到成人唱的采茶戏曲较长,戏曲内容难理解,不适合幼儿学唱,教师可把日常生活中朗朗上口、短小精湛的安全儿歌、礼仪儿歌编入采茶调旋律让幼儿传唱。我园创编的戏曲儿歌有《分享玩具》、《进餐》、《安全饮水》、《做游戏》等,幼儿很喜欢学唱。

(四)结合游戏,体验表演采茶戏的乐趣。

1. 以早操为载体,培养幼儿的戏曲表现力。早操是孩子们每天不可少的一种锻炼方式,我们利用早操融入戏曲音乐元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分别创编了一套适合中大班幼儿学习的戏曲操。戏曲操的动作简单有趣,是吸引幼儿学习戏曲基本动作的好方法。为了突显本土采茶戏的特点,我们用钦州白话方言录音为戏曲操的操节打节奏,童趣诙谐的音乐增加了学习兴趣,幼儿在日复一日的早操锻炼中自然习得一些简单的戏曲动作,同时也获得了戏曲艺术的熏陶。

经过持续的戏曲教育熏陶,幼儿对采茶戏的服饰、妆容、道具、唱腔等产生了兴趣,戏曲认知经验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从一无所知到开始接纳、从欣赏感受到表现创造,感受到了“唱采茶、跳采茶”的快乐,爱采茶的情感明显提升。依托已有经验,我们结合节日编排采茶戏节目让幼儿表演,拓展幼儿的戏曲舞台表现力。舞台上,孩子们唱念做打,有板有眼,惟妙惟肖,戏曲的音乐表现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体现了我园开展采茶戏活动以来所取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阎妍.采茶戏与日常游戏结合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7(2).

  [2]孙立明.幼儿园亲子戏剧活动的基本环节与实施要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6(5).

  [3]黄东阳,赖晓芬.客家采茶戏音乐发展与传承的思考[J].艺术研究,2015(5).

  [4]蒋文婷.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课程资源中的开发与利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

吴小静,女,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钦州市基础学科带头人,曾荣获钦州市青年五四奖章、钦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钦州市教研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多次负责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其中负责的市级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正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已顺利结题,自治区级课题《钦州湾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应用研究》及课题《幼儿主题的财经素养的培养的实践研究》已与立项成功,在研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