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课堂视角下中职《纳税实务》课堂革命的实践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05
/ 2

品质课堂视角下中职《纳税实务》课堂革命的实践与研究

李丽萍

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523000

摘要:课堂教学革命是落实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税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强税务实践性教学是适应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针对我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纳税实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及教学方式老化、课程考核单一等问题,分别从“内容”、“方法”、“技术”三方面进行了“课堂革命”,旨在打造高品质课堂,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品质课堂;课堂革命;教学策略;数字化升级


《纳税实务》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需的税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法规和税收管理基本模式;更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涉税业务纳税申报及缴款工作,成为具有较强办税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目前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

一、《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更新不及时,无法体现行业新业态,新工艺。

目前我校采用的税务教材,为2015年公开出版的校本教材,部分内容已经老化,没有随着税务政策的变化而及时调整。特别是2019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以及后续疫情的常态化,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教材中并未囊括。无法对接行业的新业态,新工艺;再者,教材中对报税办税等工作层面上的内容很少涉及,更注重理论知识,这直接导致学生不熟悉整个纳税流程和申报程序,从而影响就业质量。

(二)教学方式老化,不利于课程升级与数字化改造。中职税务课程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注重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只了解税收理论,却没掌握纳税申报职业技能,无法为企业进行涉税事务的处理,使学生成为满脑子理论却无用武之地的“瘸腿”人才。

(三)课程评价体系单一,没有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机制。

课程评价体系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评价方式。即以理论知识的考核为主,不能真正体现对学生的全面考评,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针对以上课程教学现状,教学团队响应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要求,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品质课堂为教学标杆,对《纳税实务》课程掀起“课堂革命”,积极引导教师形成互联网思维,通过不断学习,使教师由传统的授课方式转变到熟悉运用移动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二、品质课堂视角下《纳税实务》课堂革命路径研究

1、“内容革命”在教材

针对目前《纳税实务》教材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更新不及时的情况,教学团队巧借我校产教融合的契机,将典型的报税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开发出实用新型的教学项目,按照会计工作实际流程构建、整合教学内容,将典型的报税工作分别为八个工作项目。分别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月度申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季度申报、增值税附加税纳税申报、社保费与个人所得税申报、印花税等小税种纳税申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纳税申报综合实训。并将1+X证书职业技能考核点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编写出活页教材,教材融入疫情以来国家为促进经济繁荣发展而推出的一系列税惠政策,紧跟行业新政策、新业态。

2、“方法革命”在教法

“课堂革命”响应国家职教改革的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行合一、学训结合、岗课赛证融通”为教学理念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企业的真实工单,以“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实训理实化”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展开项目教学。突出课程设置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证书相对接,学历证书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相对接,并以技能竞赛方式展现技能水平,促进岗课赛证融通。

3、“技术革命”在教室

我们所说的教室是指“广义”的教室。按照“实践职场化”、“实训理实化”、“教学资源立体化”的思路,借助《财务共享服务实务》1+X证书中的正保云课堂及金税平台,构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以实现教学过程与职业过程对接。同时,借助正保云课堂及金税平台的评价系统,实现多元化评价。教学评价坚持以成果导向评价为主,即平台评价为主。其他评价为辅:包括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生生互评、企业评价。评价体系充分体现1+X课程的特征,体现知识应用与平台操作的统一,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的统一。

三、课堂革命教学具体实施过程

(1)课前

环节一,项目初探实现“教学项目化”

教师通过正保云课堂发放Taxes资源包,借助云课堂检测学生学习数据,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以学定教精准教学。学生通过正保云课堂接受Taxes资源包,自主学习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微课知识,完成项目初探课前测。

(2)课中

环节二,项目资讯倡导“学习自主化”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前项目初探难题,引导学生归纳报税知识要点,夯实理论基础。学生讨论课前项目初探难题,分享解题思路,扫除学习障碍。

环节三,计划决策,凸显“学习自主化”。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报税项目填报方法,并通过重难点讲解,对接职业技能与职业岗位标准,促进岗课赛证融通。学生通过金税平台接受子项目(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讨论、分享填报方法。跟随教师引领,构建纳税申报知识体系。

环节四,项目实施落实“实训理实化”

教师课堂巡视,给与针对性指导。灵活使用企业导师进课堂、税务新闻播报、3D动画演示式化解重难点。学生通过金税平台,以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完成项目。以“实务、实训、实战”方式达成技能目标。

环节五,检查反馈贯彻“实训理实化”

学生通过金税平台自动评分系统查找错漏,通过分享、点评找到解决方案,修正项目,达成技能目标。针对行业新业态,老师自制微信小程序实现掌上报税,提升学生职业敏感度。教师通过正保云课堂完成全过程进学习态度及职业素养形成性评价;借助金税平台,对学生项目实施成果进行结果性评价。

(3)课后

环节七,项目扩展延续“实践职场化”。

课后学生通过正保云课堂完成企业下季度的增值税纳税申报工作,既实现技能升华,亦保证了职场工作的延续性。

“四化”教学策略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技能竞赛平台,进行职场“实务、实训、实战”,以“实务”促进课程改革,以“实训”促进岗位技能提高,以“实战”促进“赛证融通”。同时,课堂深挖税务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以“专业知识点讲解+思政教育切入点”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职业素养与劳模精神同向同行的“双线”课程思政体系。教学全过程的信息数据采集,更是完成了课程的数字化升级改造,提升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吕克勤.浅谈中职税收基础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界,2013

[2] 温贻芳. 高职“课堂革命”之道[N].人民政协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