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校共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30
/ 2


“互联网 +”家校共育研究

陈曦耀

汕尾市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汕尾 516600

论文摘要:家校共育是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利器,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应用,提升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水平,成为教育的好帮手。明确欠发达地区中职家校共育在“互联网+”下构建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可行性方案,完善家校共育机制。


关键词:家校共育 互联网+ 欠发达地区 中职


随着国内的发展需求,以及国家对中考人数录取改革政策,中职人数在近几年有利好趋势,因为中职教育不仅有利于就业和社会需求,而且学生同样能继续升学读大专甚至本科。但对于我们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和家长而言,他们普遍认为中职是“混日子”的、没什么前途的,改变这一普遍看法需要家校不断共育,最终改变这社会错误共识。在传统的家校共育形式中“家长会”、电话访谈等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生家长大多是农民工,家境相对贫寒,每天的时间基本都花费在工作上,家长极度缺乏时间去教育和陪伴孩子,去参加“家长会”更是数一数二。

未来,中职教育应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解除空间和时间限制,围绕学校教育,不断发展新的教育途径,实现家庭教育去边缘化转变为中心。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成长非常重要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信息技术下的家校共育是个趋势也是个好模式[1]。为了提升家校共育的效果,需要提升家庭自我教育能力及政策观念。同时,中职家校共育也面临着挑战,学生和家长思想意识和执行力未达标,甚至出现抵触心理,还有家长对信息技术操作不熟悉。

一、 “互联网+”家校共育的困境

学生思想意识欠佳

中职学生基本经历中考落榜、就业又怕无法胜任,不想学、学不好是普遍的现象,加之中考落榜的打击,面对学校和家庭教育有抵触和叛逆心理。还有研究表明,在中国,许多在校生在自律和放纵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2]

家校双方定位不统一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彼此期望值都过高,教师和家长各自有着不同的领域、立场以及教育观。以人才观为例,学校认为有一技之长能适应社会需求则能称之为人才;而大部分家长认为能去从事“体面”工作才能叫做人才,一味的认为孩子文化科学习成绩好才是好孩子,忽略了德、体、劳、美的共同作用,如一旦出了德育方面的问题需要家长配合时,双方就会处于对立面:教师觉得家长都不想好好教育还要求学校教育好其孩子,家长则认为我送去学校就该由学校去管教好,老师如果都不能教育好孩子则自己也不行,这样孩子的德育方面就得不到全面的教育。

③“互联网+”教育存在现实问题

在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比较落后,信息技术发展较为滞后。家长平时遇到下载和安装APP时不会操作,遇到网络卡顿也不知道。对于“互联网+”教育家长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才能参与进来,才能与学校教育达到一致。

传统家校共育方式单一

现阶段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家校共育方式表现为家长会、微信,内容大部分是安全问题教育和学校宣传,严重缺乏与家长的互动,家长已倍感乏味。 家长起初为了“完成任务”参加,每一次都如此重蹈覆辙,随着“任务”的告一段落,家校的合作便不再延续。主要原因是彼此都过度看重短时利益,缺乏有效的形式和长期规划。

二、“互联网+”家校共育的对策

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确立奋斗目标

中职的学生经历了中考失败后报读,还有被家长强制安排的,严重缺乏自信心,在刚开学时就应该及时鼓励和引导。肯定他们选择读中职的正确,因为读中职就业和升学两不误,而且课程丰富多样能满足他们的兴趣需求、“3+证书”高职高考难度比普通高考低很多,读中职有多方面的优势。长期引导学生确立在校两大目标:读好本专业能介绍去好企业上班、想升学就考个技能证和攻读好语数英。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实现德、体、美、劳全面发展。

明确家校双方定位,实现教育思想的统一

首先,家长和学校都要持有平等的教育思想,家长不应以放手思维少教育、不教育,现在的家校共育是平等合作。其次,教师主动创造与家长的合作机会,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对于积极见解给予及时采纳,对于消极见解要及时指正,这样能够增强家长对家校共育的理解和提升教育水平。比如在制定教育合作计划时邀请家长一起,学校做好家校共育的主导性。再次,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本着借助学校教育,增强家庭教育水平,达到家校教育思想的统一,积极学习学校教育的科学方法,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有益于孩子成长的活动。总而言之,学校和家庭明确彼此平等定位,哪一方都不允许松懈,坚持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宗旨,积极响应和合作,双方都为学生教育献言献策。

实地调查与解决家长信息技术应用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访问、交谈等方式罗列常见的手机操作问题,针对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做成调查问卷,挨家挨户进行实际问题调查,整理出相关问题解决的图文操作方案和制作详细操作视频上传至微信、钉钉等微信群以及公众号,还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进行推广和现场直播解答,切实做到解决家长信息技术应用问题,构建家校共育的基础,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及时并全面地参与教育。

借助信息技术,教育方式更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教师须结合班级实际,有针对性的在家校平台添加家校共育计划、上传典型事例、自制微课等等。在QQ、微信、钉钉家长群上传课堂实录视频,让家长学习的同时可以关注到自己孩子学习的状态。为学生的成长做好记录,生成实时电子共享档案,让家长随时随地可以准确掌握孩子的在校表现,家长需及时给予赞赏或批评。教师还可以通过抖音、快手、论坛、公众号等开展直播课、上传学习视频,多种渠道拓展教育方式,吸引家长学习,让家长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能力,从而提升家校共育水平。

三、结语

接轨现代技术,应用“互联网+”的家校共育可以让学校和家庭教育更平等有效,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共享学校教育资源,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优化教育方式,同时提升家庭教育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家校共育达到合力统一,使学生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爽.论县城内中职教育学校发展困境及对策[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7(06):46-50.

[2]陈洁敏.建立网络教育,优化学校德育工作[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6(06):07.

[3]韦云成.做一名有担当的中学班主任[M].吉林出版社.2019(13):264.

[4]徐菁.中小学家校共育的问题研究和解决方案[D].重庆理工大学.2019.

[5]杨俊峰,张文静.“互联网+”工具促进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