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非遗文化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8
/ 2

融合非遗文化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探究

张秀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第二初级中学 530405

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的课程。”因此语文是集综合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教学强调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注重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渗透,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及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注重的是社会实践与学习文化知识相结合。但是区域的文化遗产和学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内容相结合还是比较少的。区域的文化遗产和学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内容相结合,不仅能传承本地区的文化遗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竞争本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探索非遗文化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融合的教学方式

“以探究为径”,创设丝弦戏戏曲文化学习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融合的课堂教学。将古典爱国诗词引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将丝弦戏的优秀剧目《木兰出征》、《穆桂英挂帅》、《夜袭昆仑关》、《目连救母》的创作背景、主题大意为“丝弦戏”的创作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探究非遗文化与语文课堂相融合的方案策略,整理总结教师在戏曲走进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非遗文化古典诗词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融合的教学。例如:以语文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与非遗文化融合的教学为例。从朗读经典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入手让学生了解家和国的概念,懂得家和国的关系,培养爱国情怀。为进一步熏陶学生的情操再读陆游的爱国诗词《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感受诗人年老力衰仍不忘报效国家的赤诚的爱国情怀。再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经典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感受诗人如火般炽热的爱国心,感受诗人为正义事业为报效国家英勇献身的高尚情怀。再读《木兰诗》深化爱国情怀,感受木兰在战争的残酷条件、艰难下英勇雄姿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怀。在诵读的基础上运用校本戏曲《宾阳丝弦戏校本教材》知识演制《木兰诗》,通过观看剧目,戏曲的编剧、唱演,学习丝弦戏优秀戏曲的创作背景、创作元素,从创作到演绎融合语文与传统文化 ,探究传承与弘扬本土优秀文化的途径与意义,并尝试创作丝弦戏课本剧。进一步体会木兰勇于担当、不畏艰难、英勇善战、不慕高官厚禄、孝敬父母、机智聪慧的传奇英雄形象。融合古典诗词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感受中华自古的爱国情怀,传承传统文化,从而使青少年立下为祖国而奋斗拼搏的远大志向。

、探究索非遗文化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融合的实践活动

“以实践为楫”,创设“”我与非遗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策划实地考察、搜集资料、自由推荐、撰写报告四个活动环节,探索宾阳丝弦戏融入语文课堂的实践途径。结合语文综合性《身边的文化遗产》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参观古遗址、参与身边文化遗产、走访艺人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对非遗的宣传展示,是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举措。在参观宾阳非遗文化遗址——宾阳炮龙老庙中让学生了解了人们举行炮龙节的初衷是对幸福、吉祥生活的美好愿望,参观炮龙展示感受到民间艺人手艺的精巧、细致、高超,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

走访老社区宾阳丝弦戏基地,听老艺人讲丝弦戏的渊源、了解丝弦戏的主要唱法、优秀剧目,听老艺人精彩的演唱,学会了丝弦戏的主要唱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走近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进而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以习得为梯”,在非遗文化的活动中,组织学生搜集非遗文化的相关材料,参与身边文化遗产的推荐、申请、评选、答辩活动,撰写"我与非遗文化"活动计划及收获心得,撰写保护文化遗产宣传文稿、征文等获得新知,挖掘文化遗产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搜集材料、实地考察、整理材料、收录成册,形成进一步了解宾阳丝弦戏的教学拓展素材,并利用此校举行宾阳丝弦戏兴趣活动,还定期举行《我与非遗文化》的知识竞赛活动。通过融合让非遗文化得到有力的弘扬和传承,让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性能力得到提高。

三、探索融合非遗文化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的意义

融合非遗文化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的目标,重点是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其养情操、逐步孕育一种民族的爱国主义的文化氛围,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爱国情怀,在融合非遗文化与语文综合性课堂中传承非遗文化,在融合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性能力。 在融合中使非遗文化和语文综合性教学双赢、熠熠生辉。

1.明确文化遗产的概念,了解文化遗产知识,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了解古遗址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实地考察、参观遗址、走访老艺人,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写作中学习知识中培养主题搜集、整理、筛选信息的能力,促进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弘扬非遗传统文化。

3.在融合古典诗词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中,培养爱国情怀,在,在参观古遗址中感受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在融合非遗文化宾阳丝弦戏的优秀剧目《木兰出征》、《穆桂英挂帅》、《夜袭昆仑关》、《目连救母》中,通过学习“丝弦戏的优秀剧目”创作背景、主题大意为“丝弦戏”的创作元素,结合实践探究活动,从制作到演绎融合语文与传统文化。使非遗文化的传承与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融合中都得落实。在听优秀剧目、表演优秀剧目中使学生受正义的熏陶,分辨奸邪、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宣传展示非遗文化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而把非遗文化引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最有利的方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了解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提高个人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在融合中让两者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