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高段延伸性阅读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浅谈小学语文高段延伸性阅读指导

王红

陕西省汉中市汉中师范附属小学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语文这门学科不仅起到了为其他学科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时一项十分重要的模块。这主要体现在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写作能力,但是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充分的挖掘,而延伸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借助课内和课外阅读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延伸性阅读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文章的思考,同时对于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都可以起到重要的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结合延伸性阅读指导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延伸性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效率提升

引言:阅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一个关键的渠道,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可以起到有力的影响,但是反观传统模式之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在课堂中经常忽视学生的想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对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也会有很大程度上的阻碍。延伸性阅读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语文文本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改善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方式形式化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教学课堂教学。因此,教师是学生阅读学习主要的引领者。但是在我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而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之下,教师的教学方式过分单一,并没有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培养小学生在阅读理解问题上的解决方法,而不是注重对小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培养。

2、小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且对于学习内容大多收到自身兴趣的支配,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旦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缺乏兴趣,就会导致学生阅读积极性降低,这样状态下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都得不到正确的培养。由于没有机会接受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一些小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时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掌握文章,内容,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得不到解决,这些都不利于小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二、延伸性阅读指导的重要性

延伸性阅读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对于阅读文本的选择可以不局限在课本文章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拓展和延伸,开展课外阅读。但是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阅读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时期,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自身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此外,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各类文章的写作风格,加以消化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学生的阅读教学对写作和口语交际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进行小学语文高段延伸阅读指导能够使学生开拓思维,有助于学生大脑的发育,以及思维能力的养成,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因此教师有效地实施延伸性阅读指导对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1. 小学语文高段延伸性阅读指导策略

1、鼓励质疑问难,勇于创新实践

在传统模式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教师权威这种思想在学生心理根深蒂固。因此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大胆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充分的培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具体而言,教师要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都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应,对于他们想象力扩展而提出的问题也要不断鼓励,在整个把班集体内形成积极向上、用于提问的良好氛围。对于一些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还要适当的通过物质和语言的形式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整个班级学生的热情。

2、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激发学生阅读潜能

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学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充分的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仍然按照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不仅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对于一些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阅读的理解和学习。同时,教师合理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还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于阅读内容上,进而深刻的分析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知识,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3、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我国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也是新课改以来一个重要的创新。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而且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之下,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教学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文章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使学生更充分的投入到文章的阅读和学习中。

结束语: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更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对阅读真正产生了兴趣,才可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积极的采用阅读延伸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罗士琰,宋乃庆,王雁玲.基于实证的小学语文阅读素养研究: 内涵、价值及表现形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