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三明治效应”,让”忠言”更加“悦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5
/ 2

巧用“三明治效应”,让”忠言”更加“悦耳”

金剑如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而纠正错误的常用方法就是批评。可是,如何让孩子心甘情愿接受家长的批评并且乐于改正呢?重点是要掌握批评的艺术,那就得批评和表扬双管齐下。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叫做 "三明治效应 "。 "三明治效应 "被称为是最有效的批评方式。那么什么是三明治效应呢?它和直接批评有什么不同呢?它究竟好在哪里呢?这堂课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三明治效应呢?

在批评心理学中,人们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间,从而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批评,这个现象称之为三明治效应。就如同一块三明治:第一层是认同、肯定、赏识,中间一层夹着建议、批评或提出不同的观点,第三层是鼓励、希望和信任。

我们可以借鉴《西游记》中,佛祖批评孙悟空的做法来进行分析什么是三明治效应?

在西游记里有这样的一个片段: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和唐僧闹了矛盾,孙悟空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如果你是孙悟空的领导,你怎么跟孙悟空进行沟通呢?

佛祖简单三句就搞定了他:

第一句:你这泼猴,一路过来不辞辛苦保护师傅西天取经。

第一层这是肯定了孙悟空的功劳

第二句:这次为何要丢弃你的师傅独回花果山,真是不信不义?

第二层 批评了他这次的做的不对

第三句:去吧!我相信你定能发扬光大,保护师傅取得真经。

第三层,表达信任并提出期望,激起孙悟空的斗志。

佛祖对孙悟空的批评,是运用了心理学上的三明治效应。

巧妙的运用三明治批评法,不仅不会挫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而且还会积极主动地接受批评,并欣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卡尔文· 柯立芝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少言寡语的总统,虽然说话不多,但是他却懂得说话的艺术。他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虽然长得漂亮,但工作中却常常粗心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美丽的小姐。”被总统先生这样夸奖,秘书心花怒放。

总统又说:“但你也不要骄傲,我希望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一样的漂亮。”而且我相信你会做的越来越漂亮。

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上很少出错了。

这种三明治法的“二加一”方式很好地给被批评者留有面子,让批评更加艺术和高效。

沟通大师戴尔·卡耐基说:“在传达不愉快的看法之前,要先表扬优点,这有助于别人接受意见。

因此当你对他人实施的批评无效的时候,那就试试用三明治效应批评法则吧。

三明治效应批评法不但可以用在职场,也适用于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亲子沟通等方面。

关于批评孩子,很多父母都很苦恼:说轻了不当回事,说重了孩子会有逆反心理,怕伤害到孩子。很多家长始终找不到批评孩子的合适方式。

去年有个19岁的男孩刚刚收到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却因为一点小事,被他爸爸狠狠批评了一顿,之后就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最后被人发现已经卧轨自杀了。

生活中,如果我们巧用三明治效应批评孩子,不但不会让孩子反感、反抗、受伤,反而让忠言更加“悦耳”呢,并乐于改正自己的缺点或错误。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

在这次期中语文考试,平平和小田都因为粗心大意,作文丢了不少分。下面看看他们各自的爸爸是怎样批评的。


平平的爸爸:“你怎么每次都是这么粗心大意呢?和你说过多少遍了,考试要细心一点,细心一点,怎么还是有这么多的错别字呢?什么时候能长点记性?竟然连标点符号都丢了一个,回去好好想想!”


小田爸爸说:“这次作文,你用了很多刚学到的成语,而且特别有创意,很厉害哦,不过,有几个错别字,还有一处漏了标点符号。如果你细心一点,你的作文是不是更完美呢,以后的考试,让爸爸看到你的细心和对细节的把握,好吗?相信你的作文也会写得更出色的。

我们试比较一下以上两位爸爸的批评方法,哪位爸爸的批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呢?更为有效呢?毋庸置疑,孩子们都讨厌平平爸爸这样的批评方式。

平平爸爸直接了当,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把自己焦虑的情绪都倾泻在孩子身上。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平平爸爸着急和焦虑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孩子不愿意接受第一种批评方法,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家长的情绪化批评。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很容易着急,气急败坏之下就会对孩子说出一些伤人的话,带着强烈负面情绪和孩子说话时,孩子自然能察觉到家长的情绪,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你的情绪。所以这种批评方式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和逃避。

2、家长的泛滥化批评

很多时候,当孩子又犯错的时候,家长就会将上次孩子做错的事翻出来再跟孩子说,你怎么不长记性呢,我跟你讲了多少遍都没有用,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全部抖出来,这样的父母会让孩子觉得咄咄逼人,他们肆意的揭开孩子身上的伤疤,只是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口舌之快,却完全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这种批评方式会让孩子感到压抑,尊严受到侵犯,自信心被打击,他们会反抗家长的批评,更不要说接受批评和改正错误了。

诚然,孩子做错了事,并不是接受不得批评,只是暂时拉不下脸面。所以,家长要学会掌握"三明治效应",学会科学的批评艺术。

我们再看小田爸爸的批评法,小田爸爸的批评法就是“三明治”批评法——


实施三明治效应批评法有三个步骤:


我们分析一下小田爸爸的“三明治“批评法:

第一步:肯定。“这次作文,你用了很多刚学到的成语,而且特别有创意,很厉害哦”,这句话很好地表扬了小田,一般孩子听到这句话都会很开心,也为接下来的建议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步:提建议。“不过,在这次的作文中,有几个错别字,还有一处漏了标点符号,如果你细心一点,你的作文是不是更完美呢”,这样的话不像是批评,更像是建议,孩子更乐于接受。

第三步:鼓励和希望。“以后的作文考试,让爸爸看到你的细心和对细节的把握

相信你的作文也会更出色”,这样的批评让孩子明确了改进的方向,同时还增强了她的自信心。


我们在期望孩子的进步,而孩子进步的前提是,家长自己要先行一步,要学会艺术的沟通和科学的批评方法。

三明治效应批评法不仅有利于孩子认识和改正错误,而且能帮助他更好地为人处世,提升他的领导力,走向人生的辉煌!

为什么孩子更容易接受夹在表扬中的批评

1、有效降低孩子的反抗心理

这种批评夹在一前一后的表扬中,让孩子感觉到,在谈话中父母更多的是赏识自己,孩子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会不自觉地降低反抗的心理,家长就能够比较容易地和孩子沟通,获得孩子的信任,从而对家长提出的要求也乐意接受。


2、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和直接批评相比,三明治批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没有谁天生就喜欢被人批评,被批评都会觉得没面子,但如果能以保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前提再去批评,孩子就会心悦诚服。

3、这种批评方式更加委婉

很多家长只知道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去纠正,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习惯了直来直去的家长,一定要懂得转换批评的模式。三明治效应批评法更加委婉,也更为有效。


三明治效应批评法,是诚恳的批评,带着暖暖的善意,既指出了问题,又明确了方向,而且不留下后遗症。因为批评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批评的目的在于改善行为。因此,批评方式就特别要讲究其艺术性和科学性。

“三明治”批评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批评方法,这个批评方法有步骤有节奏,如果父母能够恰当的使用,是可以起到理想的效果的。




生活中家长因为孩子犯错误而批评孩子的事情是层出不穷的,也是无法避免的。多数孩子在一定年龄都会做出叛逆的举动,这些举动就会牵扯到家长脆弱的神经。家长无法忍受自己的孩子居然如此地"皮",便想要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三明治效应"对家长而言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孩子不接受批评的方式,既能有效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还能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