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童话魅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蜘蛛开店》教学片段赏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2
/ 2

感受童话魅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蜘蛛开店》教学片段赏析

叶佩飞

乐清市翁垟第三小学 浙江乐清 325606

案例背景:

《蜘蛛开店》是一篇十分有趣的童话故事,教师指导学生读《蜘蛛开店》除了获得阅读乐趣,更重要的是借助文本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进行句段练习。这是二年级语文学习的年段要求。另外,该课所在的单元目标是借助提示讲故事。根据这些要求,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使得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年段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

因此该教师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读故事,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厘清故事脉络。由关键词语“寂寞”“编织”“简单”入文,结合课文的情境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蜘蛛内心的真实想法,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学习讲故事,能够根据关键词语和主要句型的提示,讲述“口罩编织店”和“围巾编织店”的故事。讲述时声音响亮,态度大方,适当加上表情、动作,语气可以夸张一些。

3.练习编故事。展开想象,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言语表达形式进行童话故事的再创造,并在班级故事会上交流分享。

该教师的教学,带这学生时时处于“故事现场”,通过三次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并重的学习活动的展开,让学生拥有了无比生动的“故事力”,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次美好的言语实践活动,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

案例赏析:

片段一:读故事——尊重儿童的故事属性,感受故事的设计力

1.初读故事,厘清脉络

预设主问题:蜘蛛开了什么店?来了哪些顾客?

出示:

口罩编织店 河马 一整天

围巾编织店 围巾 一个星期

袜子编织店 袜子 ……

2.随文识字,妙解“编织”

蜘蛛开了一家编织店,蜘蛛会吐丝,开编织店最合适。你看,它把吐出来的丝一根一根交织在一起,这就叫——编,也叫——织,所以,这两个字都有绞丝旁,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常常一起出现。读一读。

3.研读故事,感受词语运用的风趣

(1)聚焦“口罩编织店”细读品味。在引导学生品味词语的同时指导朗读。

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卖什么呢?”要读出蜘蛛在心里反复思考的过程。

(2)读响一声吆喝

“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听老师帮小蜘蛛招揽生意。(大声吆喝)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谁听出小蜘蛛心里的想法了?

(3)读出一分吃惊

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

看到大嘴巴河马,蜘蛛好吃惊,好意外啊!要读出蜘蛛这一刻的心里的想法。

(4)读懂一分无奈

河马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

理解词语“一整天”。织个口罩,整整一天!一刻也没有休息过,从天亮忙到天黑,再从天黑忙到天亮,这就是——一整天。

赏析:儿童天生具有故事属性。读故事,让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导读,识字,朗读)都包含在故事营造的情境中。学生在故事现场收获了一次愉悦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审美者对美的一次感性的经历,童话作家鲁冰先生创作的故事《蜘蛛开店》在儿童眼中无疑是很有趣味的,“趣”即是一种“美”。儿童在一次次地语文活动中清晰感受,愉悦体验,并在充满情趣的悦读中完善自我。

片段二:讲故事——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培养故事的表达力

表达是一个思想的过程。语文课堂上,讲故事类型的表达,要求儿童围绕目的在头脑中构思要表达的内容,同时,把构思的内容变成别人能理解的外部行为,如语言,神态,身段等。

1.学生尝试,要领提示

有趣的故事是用来讲的。讲故事和读课文不太一样。第一,尽量不看课文。第二,加上一些动作,表情,语气也可以夸张点。第三,万一不记得,也没有关系,不用和课文一字不差。

2.教师示范,生动演示

同学们,故事要这样讲才吸引人(师示范,做动作)相信你们一定会比老师讲得更好。谁愿意再来试试?

3.举一反三,言语实践

口罩好难织啊,还是开一家围巾编织店吧。谁会讲围巾编织店的故事?

出示:卖什么呢?——因为——。

于是,蜘蛛在——,上面写着:——。

顾客来了,是——。——,——啊!

蜘蛛用了————。

4.转换视角 表达升级

尝试以第一人称视角讲故事。围巾编织店的故事也很有趣。现在你就是小蜘蛛,把你开围巾编织店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故事的时候,还可以再加上自己的想法,故事讲起来就会更有意思啦!

赏析:教学中,借助三段结构相同的故事片段,循着“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的结构方式,带着学生先后经历三次言语实践活动,使其在故事现场理解了词语,感悟着句式表达之妙,和童话理的人物达成情感的共振。儿童就在故事的现场,故事的现场让儿童拥有了一种生动的故事力。

片段三:编故事——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激发故事的创造力

故事创编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儿童思维的发散有很重要的影响。儿童通过编故事表达自己心里所想、所愿,与现实生活体验紧密结合,是儿童学习运用语言材料讲述、创作故事的能力。

1.改编故事

围巾织起来好难呀,蜘蛛又开了袜子编织店。有点遗憾的是,袜子编织店的故事,课文中只写了两三行,读起来不过瘾。你能把袜子编织店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一讲吗?先自己练习练习,再讲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两个人比一比,看看谁能把袜子编织店的故事讲得精彩、有趣。

2.创编故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小组合作学习,展开想象,共同完成故事续编,推荐一个小组成员把故事讲给全班听。(帽子编织店,毛衣编织店,裙子编织店,裤子编织店……)

赏析:一种真切的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文化,包含着合作学习的意蕴,将自己的创意、经验与大家分享。在课堂上,为学生自主探究寻找适当的契机,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发生。学生领到故事续编的任务后,在学习小组内分工合作,讨论交流,集思广益。有的学生是“编剧 ”,动脑筋出智慧,把剧本编得有趣;有的学生是“导演”,指导同伴把台词念生动,动作练习到位;有的学生是“演员”,在小组成员的指导下反复练习。“自主”表现为个人活跃的情绪状态,新的学习才能得以不断发生。

教师的教学,带着学生时时处于“故事现场”,通过三次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并重的学习活动的展开,让学生拥有了无比生动的“故事力”,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次美好的言语实践活动,获得了愉悦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