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课间体育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浅谈大课间体育活动

包学兵

扶沟县韭园镇吴桥小学 河南 周口 461300


摘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有实效性,要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编排要和时代接轨,从时尚体育中选择其精华部分,随时补充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如:街舞、绳操等。只有不断地更新发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关键词:大课间 体育活动 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 时尚教育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年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体育活动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它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加大,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作用。结合学校实际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作了粗浅的探讨。

一、大课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大课间活动一段时间后,学生大课间活动热情由原来的高涨逐渐下退,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1、大课间活动安排缺少灵活性,季节、天气变化制约了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大课间活动在操场进行,春秋的天气固然是最适宜的活动的好季节;炎炎的夏日,也要求学生在酷热天气下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一下子被猛烈照射下,有的学生出现头晕,有的汗流夹背;到了冬季,天气寒冷有些活动根本无法进行;遇到到雨雪天,室外活动又不能开展。这些都制约了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

2、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出现厌倦的情绪。在大课间活动过程中,由于这些活动内容都是以做体操为主,各种活动为次,活动形式和内容单调,有的学生若无其事呆呆站在操场上,有的学生随随便便摆摆双手,有的学生动作不规范,达不到锻炼的作用。再有,活动都是教师作统一安排,规定学生去做什么,怎样做,做到怎样的程度,达到怎样的标准,活动气氛严肃,学生只得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心不在焉,应付了事,这样的大课间活动,失去大课间活动的本质。

3、活动的器材不足,活动参与率低,挫伤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由于大课间活动是全校学生参与活动,这需要很多的体育器材,才能满足学生开展大课间活动的需要,体育器材不足,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一部分学生只能在一旁观看,有时还会出现争抢器材现象,这严重影响大课间活动的开展。

4、活动目标单一。只注重身体素质锻炼,活动缺少跟艺术、学科课程的整合。

二、更新观念,采取措施,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实施。

“大课间活动”是传统课间活动的发展,是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对课间活动的改革与创新。开展大课间活动旨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情感,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兴趣,促进师生和谐健康地发展。

1、“大课间活动”其本质具体表现在:活动时间长,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师生共同参与等三个方面。首先,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有那么40分钟痛痛快快地玩,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关怀;其次,让老师引领孩子们玩,并且师生同乐,这也是对“健康第一”的理念最好的诠释;第三,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实现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完美统一。

2、学校通过召开体育教师、年级组长、班主任座谈会等形式,集中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大力宣传和细致的思想工作,大家认识到开展大课间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利于缓解学生学习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品质、美好的情感与健康的情趣,能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争取胜利的信念与勇气,具有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合作意识等功能。师生体育观的改变,使学校大课间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三、健全机构、明确职责,确保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

1、学校为确保大课间活动扎实开展,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教导主任亲自抓,形成了学校行政、各班班主任、跟班教师、体育教师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共同参与,共同管理。

2、建立学校检查评比激励机制。为了促进各个班级学生的认真做的大课间活动,防止一些班级应付了事,学校制订《大课间活动评价标准》,每天由值周教师及学生进行检查记录,作为对班级和学生的一个重要考核条件。对一些班级做得不够好的帮助他进行整改,并改正。期末由全体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公示,对成绩比较好的班级和老师,学校给予班级和该班的教师给予奖励。

四、大课间活动内容不断创新,丰富大课间的内涵

1、学校为了创设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大课间活动,结合学校师生的实际,召集了全体教师创编体育游戏项目,谈谈自己对大课间活动的看法。采访学生,让他们畅谈喜欢玩的游戏项目和对大课间活动的想法。然后学校根据各年龄段特点制订了较为合理的学期总活动计划、周活动计划和各班具体安排,活动内容设置到位,每天进行统一项目活动和班级自主活动相结合,并把具体安排表下发给各班主任,使全校师生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统一活动

(1)国编操――舞动青春:我们把做广播操――舞动青春作为体艺课间活动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动作规范、整齐到位。

(2)校编操――跃动的旋律:为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课间操的锻炼效益,使每一位学生受益的目标,学校创编了第一套自编操――跃动的旋律。现在结合学校特色,以校为本,已开始学做第二套自编操。

(3)集体舞――小白船:为了使体育、艺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统一,让体育、艺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共同负责全校的活动设计,实现学科资源的整合,活动过程中的如何感受音乐节奏、集体舞的动作编排、班级队形和学校整体队形的设计与变换等,单靠体育学科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此时要发挥艺术学科的作用,在音乐和美术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合理的感受音乐、编排集体舞的动作和美丽的队伍变换图形,既培养了学生编排自编操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学校大课间的开展,要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如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大早操中的队列队形要求、精气神训练、广播操的整齐划一、武术操的刚劲有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要充分利用大课间这个载体,利用体育活动的育人功能,实现校风、学风、班风的根本性好转。大课间活动课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能因为领导的更换或者喜好而随意改动、取消。

六、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注重学生安全问题

开展大课间活动,要警钟长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这项活动每天都要进行,而且时间长,人数多,控制不好,容易产生意外。安全问题具体到大课间活动,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场地设施的安全隐患问题。场地设施包括场地的合理布局,设施本身的安全功能等等。二是整个学生运动场地的合理安排问题,尤其是一些老学校,由于场地小,所以更要做好合理安排,尽可能给学生良好的运动空间。三是运动项目的安全问题。教师在运动项目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老鹰抓小鸡游戏,是最常见也最受低年级学生欢迎的游戏,但在大课间时间,由于它对场地要求比较高,就不适宜开展。再如快速追逐跑游戏,安全隐患大,也不适宜。四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的安全保护与防范意识必须提高。要时刻注意学生的体育安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总之,在设置项目、选择内容、采取形式等方面,都应该有全盘考虑,把安全放在首位。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展示一所学校体育对外的窗口,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健康的体魄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让学生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彪.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J].教育导刊,2005.

[2]刘世东.让学生真正享受快乐大课间.体育教学,2008(1).

[3]廖晓玲,邱新华.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190-191.

[4]郭会丽.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内容的设计原则探析[J].青少年体育,2014,(4):26-27.

[5]周莹.“阳光体育”运动下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J].广东经济,2017,(12):28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