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陈仁革

大连金石滩实验学校 116650

摘要:近年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引发了一股热潮。学生核心素养不仅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也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教学方式指明了道路。以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看,我国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有三个着力点,一是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二是变重学科知识为重能力素养,三是变重学习结果为重学习过程。另外教师还要转变评价方式等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师;教学方式

一、核心素养理念全面引领教学方式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前进,学生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新方向被广泛热议。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适应社会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品质,重视学生解决问题所需的判断力、思维力等。我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定义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我国当前的新课改的理念要求也是相适应的。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曾提到,“为了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学生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其目的就是要打破“知识本位”的牢笼,促进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提升,让其实现真正的学习。而这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分不开的。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影响着其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学生核心素养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用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促进我国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知识中心的思想,从重视知识传递走向重视知识建构。在教学中开展发现学习、合作探究学习,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其思维能力的发展,逐步走向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思考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到底应该教会学生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怎么样来教,教师需在思考与反思中认识到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不断创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核心素养发展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由重学科知识转向重视能力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视其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培养起其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应重视其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例如,加强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现在正是打好计算基础的关键阶段,为了使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得到提升,每天早自习时间我都会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定时定量的计算检测(口算和竖式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既保证每个小组都得到奖励但又有高低之分,然后一个星期总结一次,对于特别突出的小组或学生还会发奖状作为奖励。慢慢地,我发现班级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整体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考试情况也明显有了改善,因此以这样的形式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没有使学生产生厌倦,反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也做了家校协作的沟通,让孩子们在回家后也按照此方法进行练习,得到的反馈是孩子们在学习时的自主性提高了很多。

因此在这种核心素养的热潮下,教师仅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还远远不够,还要关注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课堂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其一生发展有益的素养和品质。

(二)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出发,使学生未来得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它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相适应的。在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一个明晰的要求就是“以学生为本”,可见,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正逐步上升,这也是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因而教师要把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以此为着力点,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学生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教师要本着这个思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本学期学生学习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的过程中,我会在学生对这两个概念了解的基础之上以及掌握了测量方法后,让他们亲自动手测量物体。比如测量书本、桌椅、文具、黑板、身高、手掌、胳膊等的长度或宽度,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对厘米和米的概念的理解更透彻,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字的感知。最好的实效就是此类题型在每次班级检测中的准确率都很高,学生们基本都能答对。

(三)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重视学习过程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贯穿于我们具体的教学当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重视教学过程无疑就是教师教学实践的方向,是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整个教学的重心。

教师要真正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自己整个教学的重心。关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探索,培养其互助合作、独立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除法口算训练时,我会注重传授给学生口算方法。举个例子:54÷6=( ),引导学生想6×( )=54。以此类推,凡是这样的除法算式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解决,而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那接下来就是反复练习巩固口算方法的过程了。

有时为了学生能学习的更好,我还会将他们放置在特定的情境中,比如让学生分别扮演收银员、顾客等,让他们在模拟活动中进行学习。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们在解决此类问题方面都没有了什么困难,学习效果都很不错。

(四)转变评价方式,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也催生着评价理念的革新,它要求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以学业成绩为考核标准,而是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创造实践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都会成为评价的内容,学业中考试评价与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另外,核心素养也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采用成果展示、表演、竞赛等方式,对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和能力等方面展开评价,重视学生在责任感、交流合作、创新实践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在评价的过程中我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发挥好评价的激励功能。

这种评价方式的转变使得班级的每个学生都会得到点评,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也更明显了。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获得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2014330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162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