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乡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刘玉杰

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五小 551700

摘要:小学是一个学生最重要的基础阶段,很多优秀的学习习惯都是从小学开始培养而成的,而一些坏毛病也是因为小时候缺乏正确管理养成的,所以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和说话办事的方式都与班主任有直接的关系,一个班级学习风气和班风都是由其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决定的,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班主任的影响。班主任一般会承担一门课程,或者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规定,班主任授课的课时有多有少,班主任通过和学生的日常交流也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关键字:乡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只有在温暖和谐的家庭中学习生活,才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长。如何把班级这个家庭变得温暖和谐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能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以下是笔者对几年来乡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探讨。

一、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

作为一名老师,爱学生是基本要素。爱学生,就要时时刻刻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分析和解决问题。此时,笔者不仅仅是一位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老师对学生的爱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大多比较自卑,还有一些淘气捣蛋的孩子其实也多半想通过这些奇怪的行为来引起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假如他们处处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那必定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记得刚接手高年级的班级时,班里有两个同学总是爱课上窃窃私语,其他任课老师也普遍反映这两个孩子脸皮厚,说也说不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了解了情况以后,没有直接批评教育这两个孩子。在班会课上,笔者让同学们讨论了什么是尊重,怎样获得别人的尊重。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积极。笔者还请这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且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总结。最后,笔者又问大家:在老师辛苦为大家上课的时候讲话是对老师的尊重吗?这样的行为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吗?在大家的讨论声中,那两位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尊重与爱护也会自觉尊重老师,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乐其学。

二、把爱献给学生

一个教师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就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你想想,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整天在妈妈的怀里摸爬滚打,都不讨厌妈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妈妈疼他们,爱他们,毫不吝惜地把乳汁献给他们,所以孩子们也就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妈妈。近年来,学生队伍中又多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境遇有时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们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无助,每当想到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总是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要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爱和尊重,对学生赋予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满足和成功的喜悦。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生心智日渐成熟,要求被尊重、重视的意识增强,我们不妨顺着学生的心理要求向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学习,班级事务和学生“商量、再商量。”学期初,和学生商量制定班级目标、班规班纪,探讨实施措施;制度实施中,和学生一起查漏补缺;学期结束,和学生一起总结得失。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尊重,贯彻执行制度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高涨,效果出奇地好。记得几年前,我曾经接过一个五年级班,这班学生纪律散漫,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都不“感冒”。每天打扫清洁区和教室卫生就让我头痛,根据班干部的安排分组轮流值日,每次清洁不是有同学不到位就是有同学出工不出力,因此学校文明班检查,我班经常在“清洁”一项给扣分。针对这种情况,我马上召开班会,摆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解决办法。经过大家的商议,决定改变班干部指定分组的办法自由组合小组,选出组长进行逐日轮值,值日时如果完成得不好,被学校扣分,则第二天补值日直到不被扣分为止。组合时如果有同学没有小组要,则自己一个人负责一天的值日。决议通过,马上进行自由组合,果然有个别以前值日表现差的学生没有小组愿意接纳。如果真的让这些同学自己一个人负责值日,清洁卫生一定也搞不好。怎么办呢?于是我和他们商量是否愿意加入某个组,然后再做某组组员的思想工作同意接纳他们。由于值日轮值制度是经过大家商量决定的,结果得到了彻底的贯彻,从此我班的“清洁”一项很少再被学校扣分。分组时被同学孤立的个别“懒虫”害怕下次分组没有人要也变得积极起来。我班的值日卫生工作再也不用操心。

四、重视小干部的作用

小学生中的小干部对同学的影响较大,小学生容易产生比较的心理,如果觉得有人比自己做得更好就想以他为榜样做好自己的事情,希望更小干部一样,甚至超过这些小干部,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班的同学努力学习。同时,要积极给班级营造团结、拼搏、努力、上进、感恩等良好的班级氛围,要让小学生们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如果一个班级形成的是贪玩好耍、相互攀比等不良风气,学生们根本没办法更好的学习,更谈不上提高思想修养了。同时,要积极开展各类活动,通过各种集体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友谊,让小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融洽温暖中成长。在班级集体活动开展的过程申,班主任应当应该扮演好听众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充分听取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意见,充分发挥小学生们自主开展活动的能力,不仅提高了小学生们的组织能力等,更能让他们体会到班主任管理的辛苦和艰辛,更能理解班主任,更能改善班主任和小学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五、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在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只有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作为联系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重要纽带,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创建轻松和谐的校园氛围,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学校的领导者要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让教师能够从繁重的教学管理任务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

现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给班级管理提供了更高的平台,作为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管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所有这些都要求班主任要更新观念,建立起班级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动态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的人才。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只有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才能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封丽霄.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13.

[2]张金莲.浅谈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技巧[J].华章,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