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语感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语感教学

王倩

山东省 滕州市界河镇中心小学 277531

摘要时代的不断发展愈发凸显语文文化功底的重要性。语文语感教学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把握小学教育阶段这一语感培养的关键时期,认识到传统语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核心素养为教育指导理念,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语言感知和认知能力,夯实他们的语感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感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标准的不断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构建学生学科素养和语言学习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进行语感的培养,结合不同的文章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同时教师也需要对于所学习的语文知识,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对于所学习的课文内容,就会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究所学习的文章,这些都是构建学生语文语感的有效方式。

一、语感的培养对于小学语文知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感知能力,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材料,透过文字而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并且与作者产生共鸣,也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感是一种语言素养,经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不同文章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在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刻的认识到提高学生的语感,首先需要让学生进行不断的反复读,最终学生通过作文进行呈现出来。语感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迅速的阅读文章,做出精准的判断,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能够灵活的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是一些缺乏语感的学生,他们仅仅只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咬文嚼字,简简单单的读出文章作者所表达的表面含义,没有办法进行深刻的领会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无法具体的告诉学生语感是什么。只有每个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训练,才能够慢慢的走入作者的世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对话,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的意义所在。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通过文本阅读培养语感,践行核心素养

文本阅读是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方法,小学语文教师要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字词句的朗读训练,在学生熟悉掌握字词读音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句子和全文内容的理解把握朗读的音调,正确处理文章的阅读停顿。通过文本阅读培养语感,首先需要理解课文和句子内容,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了文章语句内容和主题思想,才能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培养语感。比如,在学课文《观潮》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的过程感知文本内容,以及作者利用文字、语句传递出的思想和感受。有对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声势的震撼,也饱含着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教师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主题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掌握课文中的停顿、语调,并从一些关键词句中感受语感。从刚开始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是一条白线,到后来白线逐渐变粗拉长,然后形成翻滚的白浪,进而是高达两丈的水墙,其中的“一条白线”到“两丈多高的水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观潮者感受到大潮的来势汹涌和雷霆万钧。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关键的词空出来让学生填空,利用填空和给一些关键词涂色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语感训练。

(二)加强学生朗读背诵精美文章

语感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前提,小学阶段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自身的知识储备也比较少,在短时间内很难通过课堂学习形成自己的语感,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些特点,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加强。朗读是小学生积累语文素材,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在课堂上不断的读,可以增强自身的语言色彩感知能力,同时还能够调动起学生自身多个语言器官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使学生逐渐学习作者所表达的语言情感,并且逐渐掌握一些朗诵文章的内涵,最终达到领悟文章写作意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一些精美的文章,可以增强学生知识的储备,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深刻的基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可以背诵一些经典散文、古诗。虽然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无法领悟文章作者所表达的含义,但是随着知识量的不断积累,学生的语言素养会不断提高。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四季之美》时,由于文章当中作者赞美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最美的时间,并且最美的时间里有最美的景物,教师在讲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不同季节最美的时间,并且去寻找不同季节当中所蕴含的景物美,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文章当中还蕴含着一些经典的成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解释其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背诵记忆,能够提高学生背诵学习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学生整个求学生涯的学习基础,语文语感教学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培养学生语感的黄金期,利用阅读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通过对作品的深入了解,尤其是把古诗文作为语感教学的重要素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鉴赏审美能力;利用反复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认知和熟练运用能力。并在培养提高学生语感的同时,帮助他们牢固掌握语文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代金环.“感”到语文———谈小学语文的语感教学[J].考试与评价,2020(10).

[2]胥婧.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语感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20(5).

[3]李小平.刍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具体策略[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0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