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西语言前景化现象分析—以《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为例

/ 2

汉译西语言前景化现象分析—以《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为例

刘泳琳 指导教师:夏添

云南师范大学

摘 要


前景化是文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一种偏离语言常规,将文本陌生化的现象。其目的是制造一种有别习惯的新鲜感来吸引读者注意,引发其思考,以加深读者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政治文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具有鲜明特点,体现一个国家不同领域的基本政策和战略举措,现今前景化在此类文本中的应用越发常见。本论文主要以前景化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文本中的前景化现象,以此给其他西语学者在翻译中国政治文本中的前景化语言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关键词:前景化语言;政治文本;翻译

























本篇论文选取的译介原文是十九大报告,典型的政治文本,语言严谨,通俗,时效性强。笔者发现其中使用了不少前景化语言,其中有使用政治文本中不常见的文学领域词汇和新颖网络词汇等,也不乏中国自己创造的政治术语,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因此翻译这些前景化语言时的策略选择值得探讨。


  1. 前景化理论发展概况

前景化概念来源于艺术领域,后来该理论在文逐渐再文学领域产生影响。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什卡洛夫斯基在文章Art as Technique (1917)中首提“陌生化理论”,给其他文体学者打开前景化的大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穆卡洛夫斯基在Standard language and poetic language(2014: 41-53) 借托尔斯泰的文章举例引申出前景化概念,指出前景化现象常在诗歌中出现,目的在于吸引读者注意。穆卡洛夫斯基提的这种前景化是后来被总结出的实现前景化两大手段之一,偏离;后来,俄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提出实现前景化另一大手段,平行;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将前景化理解为有动因的突出——对表达作者的整体意义有贡献的突出(1973: 112);著名文体学家利奇Leech和肖特Short在Style in Fiction (2007) 一书中进一步完善该理论,将前景化总结为质量前景化(偏离语言规则或语言常规)和数量前景化(数量上的偏离,即某结构使用频率上的偏离)两种类型,也就是偏离和平行。其后在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一书中,利奇进一步将偏离细分为:词汇偏离、语音偏离、语法偏离、书写偏离、语义偏离、语域偏离、方言偏离和历史时期偏离八种类型(Leech,1969:42)


2.前景化策略

本节主要介绍常见的几种类型

2.1词汇偏离 La desviación del léxico

词汇偏离是偏离的常用手段之一,主要是通过创造新词(Neologismo)来实现,而构成新词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添加词缀(añadir los afijos),包括添加前缀或后缀,如regulación意思为“调节”,添加前缀“auto,自动” 就变成了一个崭新的词汇auto-regulación,意为自我调节;第二,合成新词,即是将两个或多个词组合在一起,如“ganar-ganar”,双赢,就是一个典型的复合新词。

2.2 语法偏离 La desviación de la gramática

语法偏离主要是指在句中使用不常见或不当的语法结构

2.3语义偏离 La desviación de la semántica

语义偏离较常见的前景化手段之一,主要体现在使用不合逻辑的词语搭配,比如中性词当贬义词用,又或者赋予词语新的语义。

2.4历史时期的偏离

是指使用与文章特定时期不同的语言,如使用与现今时代不符的语言或者过时的词语。比如将古代的词汇用到当代的文章里,这种古代与现代的交替会带来一种历史感,造成前景化。

2.5平行El Parallelismo:

与偏离不同,平行并没有违反语法规则,而是有意地对某个语法,句法结构进行重复,造成量上的增加,排比等。


3.典例分析

例1 原文: 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

(《中国关键词:十九大篇》上,P024)

译文: El sueño chino no es una consigna vacía.

(Palabras Clave de China: El XIX Congreso Nacional del Partido Comunista de China, traducido por CIPG, ACCWS, CATL)

这个例子运用了历史时期上的偏离和平行,译文采取了直译。首先原文中的“镜中花,水中月”最初在古文中出现,用来比喻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事物,作者将镜中花,水中月放在时效性强的政治文本中能引起历史时期上的偏离,营造了一种与现实区别开来的历史感,吸引读者的注意,实现前景化;同时,空洞的口号与镜中花、水中月意思相似,这三者在结构上形成了排比,相得益彰,同样帮助实现前景化的效果。在译文中,译者没有将整个句子逐字翻译过来,而是选择意译,不保留原文前景化语言。对于“镜中花,水中月”,没有直接翻译成no es la flor en el espejo ni la luna en el agua, 而是选择不译,只翻译出“空洞的口号”,笔者认为这即保持了西班牙语的语言习惯:避免重复和累赘(因为三者在此语境下意思一样),同时也有助于让读者明白“镜中花,水中月”的实际含义,减少原文前景化可能带来的困惑。


例2 原文: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下,P490)

译文:Actuar con toda firmeza para “cazar tigres”, “aplastar moscas” y “capturar zorros”

在该例子中,原文通过语义上的偏离和平行的手段来实现前景化,译文中选择了采取直译的方式,保留原文前景化效果。在原文中的“老虎”,“苍蝇”,“狐狸”已经不是原意的普通动物,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指贪污腐败和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作者用这几种动物来作比喻,由此产生了语义上的偏离,造成了前景化;再者,“打虎”、“拍蝇”、“猎狐”这三个词语并列,并且都为一个动词加上一个名词的动宾结构,结构上的重复也是前景化的平行策略之一,因此在句中也能引起前景化的效果;在这种情景下,其译文采取了直译而非意译,将“虎”,“蝇”,“狐”原原本本的翻译为“tigre”, ”mosca”,以及”zorro”,同时译文中也遵循了原文中的动宾结构,即一个动词加一个直接宾语。笔者以为该句译文选择直译能最大化的保留原文的前景化效果。


结语

政治文本中的专业术语,搭配上前景化语言的运用,给各学者的翻译时增添了不小的难度。西语学者在翻译政治类文本中的前景化语言时,可以参考本篇研究文本中译者的策略,优先考虑采取直译的翻译方式。笔者才疏学浅,分析不当,疏漏之处,恳请各位学者、专家指正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