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二中生物基地建设背景下的特色“1573”高效课堂模式的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15
/ 2

钦州二中生物基地建设背景下的特色“ 1573”高效课堂模式的初探

刘琼梅

( 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 广西钦州 535099 )


摘要:钦州二中高中生物学课程基地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在于:加强对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1]的教育,围绕新课标下的教育理念,研究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及有效实施途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崇尚科学、勇担责任的良好品质与卓越能力。 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并尝试建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1573”高效课堂模式与成功经验,力求实现钦州二中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的几何式增长,同时也克服教师发展瓶颈,在生物学科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路径等方面有所突破,不断进行高品质教育的深度思考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生物学 课程基地 高效课堂模式

一、钦州二中特色“157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一)钦州二中高中生物学课程基地,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小组重点探索实施钦州二中特色“1573”高效课堂模式,其内涵为:

1---通过集体备课[2],学科教师编写1个有针对性的、有层次的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包括:知识目标、重点、难点、课堂学习流程,内容分三个部分:课前导学、课堂探究 (根据学习内容而定) 和课后的拓展训练、课外的阅读链接四个方面,课前导学和课堂探究列为导学案层次1,课后训练和课外阅读链接列为导学案层次2。

5----高中生物学科5种常见课型。钦州二中高中生物学课程基地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小组重点设计、初步尝试实施钦州二中特色“1573”高效课堂模式下的5种课型:一、创新生物学科学史教学,搭建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平台,打造生物学科特色课堂。二、整合高三专题习题讲评课教学,发挥多媒体、智学网辅助教学优势,打造互联网+背景下生物高效复习课堂。三、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促成学生生物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支撑,打造合作互赢生物高效课堂。四、突破常规周考、月考、段考、末考试卷讲评教学,提高学生查找存在问题的能力,打造评价学生学习,进行补偿性教学的优秀课堂。五、精心设计生活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强烈社会责任感为核心,打造北部湾品牌特色课程。

7----教师引导学生通过7个教学环节实现课堂知识的有效重复。教师以培养会学习的学生为导向,大力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有效记忆,使得学生获得适应情景新颖多变的复杂的高考题型的扎实基础。

(1)有效重复的第1个环节:上课前5分钟有效朗读课堂全文,把预习做成集体朗诵。

(2)有效重复的第2个环节:学生自学教材,课前完成预习导学案(层次1:记忆和理解内容),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实现新知识重难点的体验。操作步骤: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进行适当辅导。

(3)有效重复的第3个环节:通过课堂问题教学,落实主体内容:实现知识认知的感觉性记忆。

(4)有效重复的第4个环节:完成课堂内容的讲义填空:再现课堂主干知识,实现第一级记忆。

(5)有效重复的第5个环节:自主构建课堂主体知识框架图:实现课堂主题知识缩影,把零散知识,形成系统,打造高质量蓝本,可供复习朗读和抄写。

(6)有效重复的第6个环节:完成导学案(层次2:主干知识的应用和拓展类),学以致用,解决例题和习题,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有机结合。追求知识的“再生成”。实现记忆的二级记忆。

(7)有效完善、丰富知识框架图,拓展知识深度。实现记忆的三级记忆。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教师应重点观察的,是教师一切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的重点就是激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努力做到“引而不发,恰到好处”[2]。在课堂前中后上落实好7个有效重复的学习环节,必然能够实现学生对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整合和深刻记忆,并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学习效果。

3--- 指的是教师在充分结合教学目标、 学科课型及教学策略的基础上, 把教材主体内容设置在复杂的、 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 提出3个核心问题:第一:学生收获了什么学习目标?第二:学生是如何获得知识的?第三:学生是用多长时间获得的? 继而铺排教学流程, 使之围绕着“核心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的核心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活动,可以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富有个性地、 独立自主地、 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我要学”、“我会学”、“能学好” 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有效的发展, 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统一的课堂。

  1. 钦州二中特色“157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策略

利用三年的时间,不断深人研究不同的生物课型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价值,提高教学操作效果,建设高品质的高中生物学课堂。

(一)一年计划:

1、明确小组任务,规划项目方向,形成初步方案。

2、全组成员教师进行多次高效课堂教学相关培训。

3、 开发与教材中日渐丰富的素材和愈发复杂的情景配套的教学视频资源,增加实验器材,解除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阻碍。

4、全组成员每人自选一个课型,按照“1573”高效课堂模式设计教学。

5、实施设计好的高效课堂模式,并逐步完善形成可操作性强的高效模式(采取分层随机的方法从高三、高二、高一年级分别抽取实行高效课堂模式教学班级)。

(二)三年计划:

1、全组成员教师进行6次高效教学培训。

2、整理、归类、优化三年内实施高效课堂模式的课程资源(音视频、教具、设备),形成校本教材资料。

3、 完善、实施“1573”高效课堂模式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形成可操作性,可推广的教学设计。

4、实施“1573”高效课堂模式下的不同课型教学,录制视频,摸索最优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形成可参考可推广的教学实录。

5、整理所有资料,完成钦州二中高中生物基地教育项目。

结语:钦州二中生物学科依托自治区生物学科基地建设,努力创建并尝试特色“1573”精致高效课堂模式。该课堂模式从注重强调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出发,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3],目标是努力培养学生“我要学”、“我会学”、“能学好” 的能力,培育学会有效、高效学习的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 真正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黄岚.集体备课: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J.教育科学论坛,2018 (o1) .

[3]刘志波.自主互动高效的魅力课堂绽放精彩[J].基础教育论

坛,2019(5):5-8.



作者简介:刘琼梅(1984.10--),女,汉族,广西钦州, 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高中生物教师,中学二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