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7-08
/ 2

幼儿科学教育之我见

王亚芳

济南市市中区舜苑幼儿园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处于幼儿阶段的学生是教师应该注重的关键时期,幼小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是接受校园教育的开始,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抓住重点。幼儿阶段的教学不可忽视,科学的教育方式尤其重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幼儿的身心特点,在课堂中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学习,进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园在科学教育中存在一些弊端,同时找到改变教育现状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幼儿 科学教育 我见

正文:科学的教育方式不是嘴上说说,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行动。幼儿阶段是发展的特殊时期,教师要时刻的关注幼儿的发展过程,在进行教学的活动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幼儿阶段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要将问题进行重视,积极寻找解决方式,努力对幼儿进行更加科学的教育,解决教育的弊端,促使幼儿在幼儿园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过于重视课本,而忽视生活

在进行幼儿的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对课本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在课堂中太依赖于课本,对幼儿的教育也都是从课本出发,甚至将课本作为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幼儿的引导,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忽视对幼儿的实践教学,教师大都是在教室内对幼儿进行教学,没有将幼儿带入到生活中去,这样的教学比较死板,幼儿在缺乏实际的锻炼,无法进行更多知识的学习。所以,这是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将幼儿带进到实践中去学习,进行更加科学的教育。

1.2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忽视学生的自主性

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总是将教学目标当作重点,在课堂中非常重视教学的过程,导致将学生的自主性忽略掉,教师在课堂中大部分时间是对幼儿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导致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的被动,在课堂中缺乏主动的机会,这样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中是起不到太大的效果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幼儿为中心,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思考,引导幼儿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提高教育的质量。

二、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有效措施

2.1明确教学目标,将课堂于自然、生活有效结合

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效把握幼儿的身心特点,处于幼儿阶段的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具有非常强的新鲜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比较下更加积极、主动。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善于采取有效的方式将课堂于生活和自然进行有效的结合,将课堂融入进生活与自然中去,引导幼儿通过实践进行有效学习。

例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进行认识动物的学习时,在课堂中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将动物的图片进行展示,但是大多数小朋友没有见过真正的,只是在电视等见过。教师在课堂中向幼儿进行动物的相关特征讲解完成后,便可以在保证幼儿的安全下适当的组织幼儿进入动物园等进行观察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幼儿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同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向幼儿布置一些实践作业,比如,让幼儿进行生活用品的整理并进行绘画等等。教师要在课堂中明确教学的目标,带领幼儿在课堂中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要学会引导幼儿通过实践进行学习,同样要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将自然与生活带进到课堂中去,使课堂变的更加丰富多彩,对幼儿进行更加科学的教育。

2.2鼓励幼儿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在课堂中要对幼儿进行时刻的关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不断地捕捉幼儿的精彩瞬间,挖掘幼儿的潜能。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两个方面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幼儿的主体性,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幼儿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带领幼儿进行不断地学习。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课堂中进行探讨,提高幼儿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先向幼儿进行有效的提问,然后鼓励幼儿进行探讨并主动回答问题,促使幼儿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提高幼儿的荣誉感以及班级的团结,为幼儿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设置一个小的种植园,引导幼儿进行植物的种植和观察。教师可以让幼儿制作植物的成长日记,引导学生每天进行观察并记录,然后在课堂中留出一些时间,让幼儿之间进行分享,每天可以寻找一到三位幼儿在课堂中进行植物成长日记的分享,以轮流的方式进行,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在课堂中进行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分享,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探讨,每一种植物的成长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与身边小朋友所观察的植物成长过程是否一样,然后让幼儿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和交流,鼓励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交流完成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进行回答,提高幼儿的自主性。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促使幼儿观察能力的提高,同时是课堂变的更加有趣,幼儿在课堂中能够进行充分的发展,是幼儿的主体性更加明显。

2.3采取有效的方式营造科学的教育氛围

营造有效的氛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有效的氛围能够促使幼儿在课堂中更加活跃,会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氛围的营造,在课堂中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灵活的运用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教学,促使幼儿对知识进行更加有效的探究和学习。教师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行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带领幼儿进行手工课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更具幼儿的心理特点,引导幼儿进行符合其年龄的东西的制作。比如,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会对一些小动物、花、草、动画人物等感兴趣,教师在课堂中便可以和幼儿进行探讨,让幼儿进行自行设计,通过自己进行材料的收集,比如,一些废旧的纸壳、旧包装袋、橡皮泥等等,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允许幼儿之间进行合作,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东西。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会比较高,更加愿意主动进行学习。良好的环境时幼儿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这一因素进行重视,引导幼儿进行高效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幼儿的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努力解决经常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更加科学的教育。科学的教育方式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幼儿进行不断的观察,挖掘幼儿的潜能,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加科学的环境,在课堂中将幼儿的主体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将生活于自然融入进课堂,使课堂变的更加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美玉.幼儿科学教育之我见[J].才智,2020(15):171.

[2]沈焓莉.幼儿科学教育之我见[J].才智,2019(2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