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4
/ 3

探究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疗效果

唐艳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 425000

摘要:目的:讨论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中选择94例进行研究,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47),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研究组进行对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临床诊断可知,急性腹痛的发生原因主要与急性腹膜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等有关。临床治疗中,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诊疗满意度相对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急性腹痛的病因比较复杂,所以在临床诊疗中,要根据疾病种类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从而提升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率,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关键词:消化内科;急性腹痛;临床疗效

急性腹痛在消化内科较为常见,具有起病急、病因复杂等特征,真性内脏痛、类似内脏痛以及牵涉痛都有诱发急性腹痛的可能。与此同时,急性腹痛的发病原因还与急性肠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病症有关。据了解,患者发病时,腹部会出现突然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如果没有采取有效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治,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随着病情的恶化,还会威胁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基本保障,就要加强对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临床疗效,使疾病得到有效治疗。鉴于此,文章对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疗效果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消化内科收治的94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盲法划分组别,包括对照组与研究组。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依从性较高;(2)临床资料完整;(3)近3个月未参与其他临床研究。94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

组别

n

性别

平均年龄(岁)

对照组

47

26

21

39.33±8.39

研究组

47

28

19

38.31±8.62

P


>0.05

>0.05

>0.05

1.2方法

(1)诊断:诊断是治疗的前提,有效的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所以消化内科医护人员要格外重视。首先,仔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发病次数、时间、情形等情况,然后对急性腹痛做出系统性的判断;其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引导其立即进行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胃镜、肠镜、X线或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检查;最后,如果急性腹痛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属于消化内科范畴,还要邀请外科、妇产科的医生进行诊断,然后施以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2)方法: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研究组进行对症治疗,以疾病发生原因为依据,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发生炎症时,施行抗菌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出现肠痉挛,使用解痉剂进行治疗;出现电解质紊乱与休克的患者,要立即进行水电解纠正治疗和抗休克治疗;如果患者因急性腹痛而呕吐不止,要及时补充体液,并且在呕吐停止后运用有效手段提升患者食欲,于就餐前告知患者服用消化酶,叮嘱患者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如果为外科急性腹痛患者,则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急性腹痛发病时伴有剧烈的疼痛感,患者会极为痛苦,但在没有确定病因,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时,禁止给患者使用吗啡、盐酸哌替丁、阿托品等药物,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或者是加重病情,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患者疼痛难耐,可以使用一定剂量的解痉镇痛剂缓解。

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查看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症状,如果患者出现或疑似出现急性胰腺炎、胃部扩大、急性阑尾炎等症状,要及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并叮嘱患者禁食,实施肠胃减压,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如果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则运用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四环素和氯霉素。为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医护人员还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使患者认识到及时诊治的重要性以及急性腹痛的发生原因,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治疗效果和临床疗效的提升。

1.3统计学方法

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运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x

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病原因

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发病原因(%,n=94)

疾病种类

n

所占比

急性肠胃炎

16

17.02

急性胃炎

18

19.15

急性胆囊炎

14

14.89

急性胰腺炎

13

13.83

消化道溃疡

21

22.34

心肌梗死

3

3.19

尿毒症

1

1.06

其他

8

8.51

2.2临床疗效

具体情况如下(表3)所示

表3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7

17(36.17)

19(40.43)

11(23.40)

36(76.60)

研究组

47

25(53.19)

18(38.30)

4(8.51)

43(91.49)

x2





17.8732

P





<0.05

2.3诊疗满意度

具体情况如下(表4)所示

表4 比较两组的诊疗满意度(%)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7

14(29.79)

19(40.43)

14(29.79)

33(70.21)

研究组

47

28(59.57)

16(34.04)

3(6.38)

44(93.62)

x2





14.3218

P





<0.05

3.讨论

就急性腹痛而言,其具有起病急骤、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程度多样等特征。由于急性腹痛的发病原因不同,所以在临床上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果按照病变性质分类,包括炎症性腹痛、穿孔性腹痛、出血性腹痛等;按照科室不同可分为外科、妇产科、内科以及儿科性腹痛。急性腹痛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若是没有及时诊治,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甚至死亡,所以要做好急性腹痛的诊疗工作,明确急性腹痛的发生原因。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疗中,医护人员要仔细、耐心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发病次数、发病时间、腹痛部位等基本情况,然后根据患者的描述进行判断。尤其是患者描述腹痛部位时,医护人员要格外重视,如果是左上腹痛,可能为急性胰腺炎、胃穿孔、左肺炎等疾病;右上腹痛,可能为胆囊、胆石症、急性胆囊炎等疾病;中上腹痛,可能为胃痉挛、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中腹部(脐周)腹痛,可能为急性胃肠炎、小肠炎、痉挛等疾病;中下腹痛,可能为膀胱炎、尿潴留、宫外孕等疾病;右下腹疼痛,可能为阑尾炎、肠炎、肠结核等疾病;左、右中腹疼痛,可能为肿瘤、结核、肾疾病等病症;左下腹疼痛,可能为结肠癌、左输尿管结石、女性左附件炎等疾病;全腹痛,可能为弥漫性腹膜炎等疾病。除了按照患者的描述及腹痛部位判断相关疾病外,医护人员还要引导患者通过常规检查,或者是胃镜、MRI、X射线等检查进行确定,并根据最终的检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确保临床效果的提升。

为了体现研究价值,获得更好的诊疗结果,特选择94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临床治疗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对症治疗,即根据急性腹痛的临床特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比如,发生炎症时,施行抗菌药物治疗;出现肠痉挛,使用解痉剂进行治疗;出现电解质紊乱与休克的患者,要立即进行水电解纠正治疗和抗休克治疗。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查看其是否发生不良反应,然后通知主治医生进行处理,防止病期恶化,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进程。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消化内科急性腹痛主要由急性肠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溃疡、心肌梗死以及尿毒症等疾病引起。临床治疗中,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0%,诊疗满意度为70.21%;研究组为91.49%,9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急性腹痛作为一种发病急、复杂程度较高的病症,应给予高度重视,做好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基本的保障,促使其康复速率和诊疗满意度的提升。因此,消化内科医护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然后施以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从而实现治疗目标。

参考文献:

[1]肖树红,张立全.浅析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J].心理医生,2018,24(28):24-25.

[2]范建伟.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疗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06(03):148-148.

[3]尹术康.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疗探析[J].大健康,2020,(31):1-2.

[4]宋莹莹.关于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疗思考[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20,17(11):104-104.

[5]梁金云.对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J].母婴世界,2020,(18):250-250.

[6]马万鹏.对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分析[J].母婴世界,2020,(13):62-62.

[7]金菲,周鹏.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疗分析[J].家庭保健,2020,(24):67-67.

[8]周霞.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06):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