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石油歌曲艺术风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大庆市石油歌曲艺术风格研究

林永日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163318

摘要

大庆石油歌曲具有慷慨激昂、热情豪迈的曲风,且蕴含着大庆精神,彰显了铁人意志,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传唱。其对我国石油工人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和激励,有力推动了我国石油事业的开拓创新和拼搏进取。大庆石油歌曲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对于优秀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大庆石油歌曲的渊源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从音乐节奏、歌词语言、歌曲主题、演唱形式等方面对大庆歌曲的音乐艺术风格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大庆石油;石油歌曲;音乐艺术;音乐特点

大庆石油歌曲旋律优美,情感真挚,既有慷慨激昂的风格特色,也有柔情婉转的艺术魅力。在发展历程的不同阶段,大庆石油歌曲均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色,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从总体上来看,大庆石油歌曲浓缩再现了大庆石油的生产实践和艰苦创业历程,歌颂了大庆石油工人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蕴含了铁人精神和大庆精神,其对于传承优秀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大庆石油歌曲经历了辉煌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大庆油田的艰苦创业和巨大成就,承载了大庆精神和铁人意志,对于鼓舞我国石油工人的斗志、凝聚我国石油工人的向心力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大庆石油歌曲有显著的时代价值,加强对大庆石油歌曲的传唱,能有效激励各领域的人们拼搏进取、开拓创新,能为各行业和各岗位工作人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效促进我国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一、大庆石油歌曲的发展

在大庆石油大会战的背景下,大庆石油歌曲步入了萌芽时期。1959年,大庆油田正式诞生。1960年,大庆油田在松辽盆地实施了石油大会战,石油工人经过艰苦奋斗,战胜了各类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工业学大庆”这一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真实反映大庆石油会战以及大庆精神的各类文艺作品,开始逐步增多。我国诸多音乐家深入大庆油田生产前线,与当地文艺工作者开展协作配合,创作了诸多经典的石油歌曲,热情歌颂了大庆石油工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该时期,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铁人纷纷涌现。在1960年,王进喜凭借顽强拼搏的精神意志,为大庆油田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危及时刻,跳入泥浆之中,以身体作为搅拌机,终于制服井喷,被赞誉为“铁人”。后来,全国号召对王进喜进行学习,产生了学习铁人精神的热潮。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对铁人精神进行歌颂的石油歌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传唱。在这一时期涌现了诸多经典歌曲,诸如《石油工人骨头硬》《我为祖国献石油》《踏着铁人脚步走》等。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上世纪80年代,大庆已发展为石油化工的新兴城市。这一时期,大庆石油歌曲步入了成熟发展时期。在该时期内,作曲家充分释放出内心深处的创作激情,创作了大量的石油歌曲。不论是规模数量还是风格运用,均呈现出大幅度提高。歌曲创作者将满腔热忱寄托在石油歌曲创作中,有效增强了石油歌曲的艺术性。《钻石之歌》《钻塔颂》《大庆石油人之歌》以及《腾飞颂》等,均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经典石油歌曲。

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大庆油田在新时期重铸了辉煌。从战略上来看,大庆致力于对百年油田进行创建,为大庆油田指明了科学的发展方向,并对思想进行了统一,对人心进行了凝聚,激励鼓舞了石油工人队伍,开拓出团结奋进的新局面。同时,大庆致力于对生态环境进行良好恢复和有效保护,成效显著。在21世纪,大庆石油歌曲的发展步入了繁荣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斗志昂扬的石油歌曲,如《百年油田百年辉煌》《我爱油柳城》《走进家乡》《大庆之恋》《大庆之歌》等,激励鼓舞了石油工人为百年油田创建而奋斗,并形象展示了大庆独特的城市魅力。

二、大庆石油歌曲的音乐艺术特点

大庆石油歌曲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对石油工人,还是社会大众,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大庆石油歌曲以“石油”为脚本,安排曲式、节奏,展开歌词内容,以石油开采地真实发生的事情为案例来歌颂该地石油开采历程、先进人物事迹等。大庆石油歌曲主要以歌颂为主,兼有抒情功能,同时在音乐、文学与表演上具有很强的融汇性。具体来说,大庆石油歌曲的音乐艺术特点如下。

(一)音乐节奏欢快、热情、豪迈

绝大多数大庆石油歌曲的音乐节奏非常欢快、热情、豪迈,这与石油工人坚实有力地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大庆时期初创时期,石油工人的生活条件与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他们每日除了辛苦的工作外并没有任何业余文化生活。为了鼓舞士气,激发石油工人的工作热情,石油歌曲应运而生,节奏欢快、热情与豪迈的歌曲让石油工人斗志昂扬,让他们忘却了生活条件与工作条件的艰苦,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石油工作中。这才有了王进喜等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决心与意志力。

(二)歌词语言朴实、直白

大庆石油歌曲大多叙述地是石油开采地的人或事,其本身是真实存在的,歌词通俗易懂,口语化较强,易被石油工人接受与传唱。以《我为祖国献石油》为例,其中歌词“头戴铝盔走天涯,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都是石油工人常年累月生活的真实写照。当石油工人聆听或吟唱这些歌词时,无一例外地会将自身的角色带入歌曲当中,对自己的工作感慨万千。随后,歌词“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聆听与吟唱之后又为自己的坚强,以及能为国家做贡献感到无比荣光。

(三)内容丰富,情感细腻

歌曲是情感的艺术,大庆石油歌曲也不例外。大庆石油歌曲以石油工作中的人与事为对象,抒发真实的情感,触及石油工人的心灵,增强社会大众对石油工作的情感共鸣。以《妹妹是红柳》(唐元峰词,韩德全曲)为例,歌词“妹妹是红柳,美在风沙口,常借一支古老的歌谣,撵着井队走。妹妹是红柳,柳丝绕心头,绕成一片爱情的绿洲,伴我追石油。”歌词以简练的手法,歌颂了石油工人的纯真爱情,让这首石油歌曲变得非常美妙、动听。在作曲编配上,曲作者运用了北方地方曲调,加上后期拍摄也以北方实景为主,将红柳、姑娘与石油三者在强烈的对比中呈现出来,情深意切,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

(四)体裁与演唱形式多样

大庆石油歌曲的内容虽然简单,无外乎歌颂石油工作中的人与事,但其体裁、演唱形式多样。在体裁上,有颂歌体裁《铁人颂》、抒情歌曲体裁《妹妹是红柳》、舞蹈歌曲体裁《荒原男子汉》、表演歌曲体裁《新老铁人对话》、劳动歌曲体裁《干打垒之歌》等。在演唱形式上,有个人独唱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齐唱歌曲《踏着铁人脚步走》、对唱歌曲《大庆不是传说》、重唱歌曲《灿烂的石油之光》、合唱歌曲《天下大庆》、说唱歌曲《新世纪摇滚》等。诸多的体裁与演唱形式,大大丰富了大庆石油歌曲的主题内容,满足了不同石油工人以及社会大众对大庆石油歌曲的审美需要。这也是大庆石油歌曲长期以来深受广大石油工恩与社会大众喜爱与传唱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大庆石油歌曲主要对大庆油田生产实践涉及的工人工作、生活以及大庆精神进行歌颂。大庆石油歌曲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音乐文化,涵盖石油生产实践的各类主题,在我国石油歌曲中占据着典型地位,蕴含了深厚的地域音乐文化内涵,实现了对大庆石油工人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的热情歌颂和有力鼓舞。它对我们研究大庆石油产业的历史发展,石油工人的工作价值观,以及构建石油企业文化,提高石油工业城市的文化层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大庆石油的音乐艺术特点,是大庆石油音乐发展以及大庆石油音乐学科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新时期,我们有必要以大庆石油发展的新趋势为依据,对大庆石油歌曲的音乐艺术特点进行全新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