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2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研究

李炎

临湘市第六完全小学 414300

  摘要:提问水平是学生学习的极为关键的能力。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找到并主动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是学生积极学习能力的表现。本篇文章将讨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提问能力的培育的卓有成效的具体例子。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能力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理解以及想象水平。所以,在数学的学习之内,学生提出问题的实力亦是很重要的。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为学习的主要部分,并在学习中占领着主导性质的位置。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亟需改变过去的教学想法,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认知,在教学中要完全关注学生的优势位置,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加良好地对数学加以学习。课堂教学不单单为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还需要学生的加入。对于小学生来说,主动提问是他们学习主动性和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方式的体现。因为我国当下的课堂组织是班级教学系统,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一对多的。有时因为教师有限的时间以及精力,无法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对于数学,在学习方面,因为不一样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理解水平,因此有些学生在教师讲授一遍便可以听明白,而有些学生却需要讲几次。对于这些有问题的学生而言,主动提出问题是有助于他们处理问题的最佳方式。只有当他们主动提出问题的时候,老师才会知晓他们在哪里遇到问题,并且教师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帮助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小学数学学习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方面起着关键性的功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的实施操作之内,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怎么样更加良好地培育学生对问题的提出水平呢?
  一、 营造和谐的氛围,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提问是他们与老师加以卓有成效的互动的关键性途径。采用课堂问题提出,教师能够及时知晓学生们的具体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提问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导地位,考虑到他们在学习中的主观体验,在特定的课堂教学实施操作之内,小学数学老师第一亟需创造合适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才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且当不了解的时候也可以及时提出问题,并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一起加以处理。所以,教师可以运用业余时间进入教室,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以及沟通,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不了解的内容,抑或是他们喜欢哪种教学方法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完全相信老师,知道老师真的是在考量他们并尊重他们的思想的。如此,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此外,教师还需要表扬那些在课堂教学中勇于提出问题的具有勇气的学生,肯定其勇气,并且要耐心地对待这些学生,并帮助他们更加认真地处理问题。当学生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将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大胆地质疑问题,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对之进行处理。所以,在课堂教学之内,和谐和平等的课堂气氛极为关键,这是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关键性保障。与此同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内学习,获得的学习成效同学习效率会更为明显。。 
  二、 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思维水平。所以,在课堂教学之内,除了讲解基本型的知识之外,教师还亟需关注培育学生的思维水平。就当下而言,因为教学具体内容以及进度编排,教师并未拥有过多的时间来培育学生的思维水平。所以,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课前准备来处理些许基本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之内,老师便不用专注于解释这部分的实际内容,而将众多时间花在了学生的思维课堂之上。课前预览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习惯,通过课前预览,学生可以知晓些许基本知识。如此,在课堂上,他们将较为熟知老师所说的话,并且相对容易理解它们。倘若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具体方面不加熟知,则老师就亟需放慢教学进度并向学生进行适当的讲解,这对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极为不利。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预学习的良好习性,从而可以更好地将教学成效提升上去。在特定的教学之内,教师可以将预先学习作为作业布置,供学生在父母的监督下落实到位。在学生预先学习的过程之内,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询问两个有关预先学习内容的问题,然后在老师和同学的一同帮助下处理这一问题,让学生积极参加到处理问题的实际过程。这样,能够极其有效地培育学生积极提出问题的习惯。

  三、 设计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对于大多数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是相对抽象的概念,他们对之并不极其感兴趣。并且,倘若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内,让学生处理问题。学生在接触该问题的进程之内会找到些许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从找到问题到积极寻找问题的处理方案,这将有助于提升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水平。例如,当在西师大三年级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学习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时,老师可以安排一个类似的问题场景:小明家里购置了一套全新的房子,之后,教师给出房屋具体的示意图示,标记出每个组成架构的长度大小,要求学生自己去计算房屋的实际面积。当学生加以计算之时,他们会得出许多时候该图形为非规则的,所以不可以仅仅依靠公式进行计算。这时,老师可以教会学生怎么样合乎道理地划分该图,将其划分为几个不一样的图示加以计算,最后将几个图的面积相加以获得最终结果。这样,能够指导学生积极找到和处理实际问题。


  四、 结束语 
  简而言之,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程度的思维水平,主动提出问题是培育学生思考水平的关键性途径。所以,小学数学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建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并为上课前的学习做好准备,培育学生对提出问题的兴致,还可以安排些许教学环境,让学生找到并且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晓红.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養学生提问能力[J].散文百家:下,2018(11):201. 
  [2]陈银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J].读与写,2019,16(1):169. 
  [3]谢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速读:中旬,2018(12):219. 
  [4]汪婷.探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J].速读:下旬,2018(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