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名师工作室联动的实践探索——做好三项依托,创建工作室联动新局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2

跨区域名师工作室联动的实践探索—— 做好三项依托,创建工作室联动新局面

张爱霞

邯郸市丛台区展览路小学 河北邯郸 056000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作为优秀团队的集合体,越来越多的受到学校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各级名师工作室如春笋般应运而生,但是在工作室建设上存在闭关自守、特色发展不突出、内涵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势必造成工作室活动流于形式、工作室成果形同虚设。成立名师工作室不仅仅要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标,更要注重工作室建设的内涵发展、长远发展,更好的服务教育的发展。笔者作为河北省首届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认为,要进一步扩大工作室的建设效能,必须在区域建设的基础上,打破区域界限做开放性建设。笔者在跨区域建设上也进行了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从而扩大更多的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在求同存异之上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和内涵发展。

  1. 依托项目培训,实现邀请式联动

名师工作室是具有挂牌名师和相同学科领域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集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工作室作为优秀教师的孵化地,不仅要发挥其名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更要不断学习,开阔更广的视野。项目培训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困惑、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通过聘请专家虚心学习、借鉴其他工作室经验,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在区域发展和学科发展上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以笔者主持的张爱霞名师工作室为例,我们定期邀请邯郸学院的教授等专家学者和优秀的省内外名师工作室指导。为了更好学习我们还邀请她们参与到工作室活动中来,我们邀请胡楠楠老师进行工作室建设指导,邀请丁玉海工作室进行教育技术指导,并就如何提炼教学成果进行交流,邀请张黎辉工作室交流创新活动的方式方法。邀请式联动促进了成员的成长,加快了工作室的建设。

二 、依托工作室联盟,实现合作式联动

联盟从定义上讲,是由一定专业基础和具有成长热情的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自愿或在政府教育局的部署下签约构成的一个新的社会共同体。工作室联盟价值在于它将相近层次和不同层次间的工作室联合起来。层次不同的工作室联盟有利于搭建更广的成长平台,其更大的功能和作用则是“帮带”联盟,进而带动区域内教师的发展。相近层次的工作室联盟,她们有着相同的话语体系,容易形成共通的研讨主题,她们“尺码相同”,则可以凝结更广平台和学习的资源,更接近“就近发展区”,这样凝结起来的资源更具有借鉴意义。

河北省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在初建时共设有四个,分别设在邯郸、沧州、张家口、承德,工作室成员在省教育厅统筹安排时分别进行了交叉式组建,这些交叉为我们开展活动铺好了联盟和合作的基础,从工作室的发展意义来讲,建立学习联盟体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实现合作式联动,是小学英语迫在眉睫的重事。工作室联盟首先要本着自愿的原则,在得到政府教育部门支持或在当地教育部门的组织下进行联盟。其次联盟体的双方或多方要形成协议,制定制度,相互约束,方能持续发展。合作的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搭建合作式网络联动平台。每个工作室都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每个工作室都有自己的网站、公众号、微信群,建立联盟体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还要搭建主持人之间、成员之间各种交流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更好的服务一线教学。联盟体定期开展网络教研、专业培训以及图书共读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形成了积极向上良好的学习氛围。

2.以课题合作推进联动。课题是工作室内涵发展的关键。每个工作室都有自己的研究主题,以课题合作推进联动,我们可以从课题的确定、课题的过程研究和课题成果推介方面开展系列联盟合作活动。笔者所主持的名师工作室为例,我们研究主题是“基于思维导向的小学英语高年级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实践研究”,张家口张莉工作室的研究主题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开展研讨课、交流课、微讲座、微论坛,联盟体共同组织参与,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2019年我们开展了阅读教学同课异构活动,各工作室核心成员分别就同一授课内容进行说课、讲课、名师辩课、微讲座。联盟活动宗旨就在于我们以专业指导专业,以名师成就名师,就在于我们创造研究教育、服务教育、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幸福指数。

3.关注成果输出,产生更大效益。工作室目标理应要成长一支队伍、研究一项课题、产出一批成果,辐射更广的区域。工作室联盟每年要开展阶段成果交流会、推介会,邀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收益更多的教师。还要共同致力线上线下集中培训、送培送教活动。2019河北省名师面对面活动中,笔者工作室与张辉工作室共同合作推介研究成果;在指导峰峰矿区线下活动时,两个工作室再次合作。首先建立峰峰矿区工作群,针对课例教学设计进行网络线上平台交流,提出改进建议;第二次研修活动则由线上转移到线下,在首次改进的基础上进行实战式训练和专项培训,再次提出完善建议;最后第三次线下活动则由笔者所主持的张爱霞工作室进行典型课例示范,思维再次碰撞。整个过程两个工作室全程参与合作交流,这样的线下指导针对性更强,培训内容更全面。

三、依托省外研修合作,实现参与式联动

工作室建设方面,我们要创造条件开展省外研修,向更先进的地域看齐,不闭关自守,不做井底之蛙,方能开拓工作室建设新视野,打开工作室建设的新局面。笔者认为,一要打开研究思路。利用一切机会借助平台与省外优秀工作室交流,了解前沿动态,确定研究发展方向。2017年至2019年间,笔者主持的工作室成员200人次先后到重庆、南京、苏州、上海等地交流学习十余次,与各地名师工作室建立了友好关系。二要主动作为。主动向她们学习,创新活动模式。主动参与活动,深入体会她们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三要倾心交流达成合作意向,建立长久合作关系。2018年笔者工作室到南京赤壁路小学参加了韩佩玲名师工作室为期两天的跟岗学习活动,参与了工作室研修主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听评研系列研讨活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长期合作交流的意向。2019年笔者工作室受江苏教育的邀请,到连云港参加了江苏省第31届‘教海探航’颁奖大会暨苏派与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此次研讨活动中进行示范课例展示和微讲座,结识了江苏省优秀名师工作室,建立了联系。此次活动是江苏省教育界公认的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专业品牌活动,这样的跨区域教学研究活动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也会带给工作室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走出去,不仅仅是学习,更要参与建立长久合作关系,打开研究的渠道,时时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

跨区域工作室联动,就是让我们走出自我封闭局限,扩大自我的辐射和影响力,提升发展的空间和工作效能,形成一个教育合力,让更多优质的来自各区域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