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9
/ 2

浅谈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余金刚

湖北省鄂州市 鄂城区 碧石渡镇黄土咀小学 436 052

摘要:如今,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坚持陈旧的教学思想,采用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数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对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其中,游戏化教学模式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投入数学学习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且贯穿整个教学阶段,而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实际,所以教师应努力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贪玩的阶段,游戏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让游戏成为一种教具。小学生活泼贪玩,不喜欢沉闷的课堂,所以游戏化教学受到了众多小学生的喜爱,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更加准确、高效地掌握知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认真听,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小学生活泼好动,且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懂得控制自己,所以他们很难保持40分钟完全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而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

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可以使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胜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游戏化教学能在无形中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游戏导入新课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导入这一过程,而是直接切入主题,这样的课堂开端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久而久之,学生没有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然而,教师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导入新课,可以将学生从课间的游玩中拉回课堂上。

如在教学“位置”的时候,教师可以某一个学生为坐标原点,通过口令让学生完成起立和坐下的动作。如全班学生全部坐着,教师发出口令:“A左边的同学站起来,然后B右边的同学站起来。”这样一来,教师便可以在做游戏的同时,告知学生位置的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并带领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2.以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游戏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是,游戏化教学具有极强的趣味性,使得课堂教学不那么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将游戏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为了体现游戏化教学的运用意义,教师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如在教学“克和千克”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一个学生扮作卖菜的农夫,一个学生扮作买菜的顾客,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体验重量的多少,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样一来,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理解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3.运用游戏的方式测验学习效果

数学是一门与数字打交道的学科,传统的测验方法大多是考试、口算、笔算等,这导致数学教学呆板单一。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将学生带入一个现实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数学学习的乐趣。

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设计“营救村支书”游戏,“小白兔”只有通过一道道关卡,才能够营救出被“狐狸”抓走的“村支书”,而这些关卡是一个个不同的钟表,“小白兔”只有回答正确钟表上的问题,才能够通关。如此一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中学习知识,还能测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不仅如此,学生要想实现数学学习目标,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解题技巧。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并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只有学生充满学习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并在学习过程中激发自身的思维能力。将游戏竞赛的方式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激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角”的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水平进行分组,并以小组形式来展开游戏竞赛活动。针对这一学习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第一个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角的相关知识联系生活中与角相关的事物,并举例说明,列举数量最多的小组便是获胜小组。基于这种游戏竞争机制,各小组成员都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纷纷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由此可见,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角的知识进行掌握,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关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队合作的意义。

综上所述,教师将游戏化教学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数学学习的枯燥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要把握好游戏的度,只有把握好游戏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设置好每一节课的目标,并按时按量完成,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雪芳.游戏教学法在培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