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26
/ 2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张宇

祥云县刘厂中学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高度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如何培养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已成为新课改的探究重点[1]。在此大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成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学科,同时也需要重点关注在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意味着信息技术教学除了要关注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外,还要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章对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宗旨是使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相关技能,从而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以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具体到日常课程教学中,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习惯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是值得思考与探究的。

一、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影响之下,学校教育有主导作用。中考、高考是学生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在各个中学中,以学生升学为基础要素,开展教育教学指导活动是极为普遍的。信息技术课程被边缘化,是因为它既不是主要课程也不是高考科目,作为典型的“副科”教学地位相对较低,甚至会出现被主要文化课教师侵占的现象。这种情形之下课程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障。绝大多数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数量不合理,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未能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教育大方向上出现的去向偏差,导致信息技术应用不受重视,课程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全然忽略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发展需要。

(二)学生兴趣不足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不强,所以极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具体表现为在课堂学习中,很多学生借助课程之便上网打游戏、看视频等。除此之外,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大都没能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兴趣,导致教学显得十分的枯燥,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兴趣缺失。

(三)教学缺乏新意

由于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比较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目前仍有部分初中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只是形式。在这一情况下,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只是根据课本讲解一些理论知识,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也缺乏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创新的积极性。这就导致所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术的现实发展情况并不相符,学生无法对于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兴趣。

、信初中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优化师生教学互动形式

互动交流是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互动交流的对象一般都是教师,且交流本身也是被动大于主动,导致教师无法直接通过课堂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往往只能通过考试进行检测。而高效课堂则在教学环节中优化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本质上改善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自我教学认知成果评价的客观性。因此,教师要切实依据信息技术的课程特点来设计相应的高效课堂评价机制。教师可以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之后专门设置一节评价讨论课,组织学生对上一单元的学习成果进行创意分享。例如,针对教材九年级下册“编写简单程序”一课,教师组织学生上了一节评价互动分享课,课上,学生可以利用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图文并茂地向同学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促使学生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复习巩固了自身的信息技术基础。

(二)注重教学内容创新

创客教育影响下,教师探索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创新相关举措,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了解学生性格特点以及技术应用要求之后,将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优化课程教学设计环节。在课程教学指导期间,教师要对学生创新想法足够重视,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按照社会发展需要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与认知差异之后,为构建高品质的课程教学模式奠定良好条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编程,在课程学习与探究期间,有效应用创新平台,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活动中。此时的硬件创新与软件变成有效结合,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乐趣,有实践探究的诉求。

(三)使用网络资源开展课堂教学

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包含了动画设计、主网站制作、网络设计、Flash基础等,而这些课程的内容都是基于网络的,然而在全部课程中都包含了编程部分,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怎样编写程序极为困难。对此,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能够采用循环递进的分层教学模式与自主学习模式。使用网络资源来实现对课程模块的分解,将教学的有关内容逐一呈现出来,建设单一学习的难度。此外,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小组划分,让能够良好理解课程内容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并展现小组长的领导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对学习内容进一步了解。此外,教师安排学生开展分组分析,在完成讨论以后由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小组对方案的了解,这样可以对学生程序分析能力进行训练,强化学生对程序的记忆,从而确保所有学生可以进一步操作,并不断渗透到课程内容的中心。

(四)为学生提供进行实践的机会

和计算机的硬件进行对比,计算机软件对于实际操作的要求比较高。为此,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增加资金,对于设施设备进行完善,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行实践。信息技术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很难在进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为此也并不愿意地投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之中。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得到提升。比如说,教师在对于设计应用文档这一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告知学生办公软件的使用方式,并要求学生进行实践,这能够有效地提升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五)小组合作实现学生共同发展

在日常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因文化基础、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学生个体难免存在差异化学情,进而导致学生个体与整体之间存在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对此,教师应及时调整课堂计划,合理引导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向,把握学生的整体状态,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实现其学生整体的共同发展。如在“图书小管家”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化学情的问题,为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笔者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打牢基础、提高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学习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需要亦步亦趋、脚踏实地的完成,需要教师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学梅.建设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6.

[2]孟凡斌.浅谈在生本视角下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5.

[3]刘军.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思考[J].智力,2020(29):159-160.

[4]许晶晶.如何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读写算,2020(28):72.

[5]周群.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