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渗透

崔宝芝

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阿吉镇中心小学 112615

摘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好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将道德素养内化于学生的重要手段。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完成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要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德育渗透,注意渗透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改善学生的法律观念。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渗透;德育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在教会学生知识之余,还要重视学生的德行熏陶。教育部小学教育纲领明确指出:开展好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下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基于应试教育的社会现状,“一切向分数看齐”,教师有必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并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为此,本文将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从理论层面探讨其意义与具体实行方法,以期为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1意义

德育,指的是思想品德教育,是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道德与法治德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当代青年塑造为懂礼貌、讲道德的社会人。

1.1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经济市场化,社会迅速发展,各种思想冲击国人观念,群众三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各类道德问题此起彼伏,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启迪学生的心灵,端正学生的道德倾向,使学生自觉传承优秀中华文化与祖辈的优秀道德品质。

1.2立德树人

在张载提出的圣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一切行为的起始点与出发点,是一个人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源所在。立德树人旨在使一个人通过教育,得以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让自己成为一个“人”。

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角度来说,立德树人就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日常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逐渐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标准。从这一方面看,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立德是做人之本,只有树立崇高的道德目标,学生的成长才能得到保障,与此同时,得到学习的根本动力。

1.3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内容,有助于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兴趣,加深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领会与感悟,进而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 方法

2.1找准教法

深化德育教育的关键在于找准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正逆反心理极强,难以听从说教,因此好的德育渗透教法是成功的一半。

在找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德育重点后,教师要注意结合好方式和方法,“润物细无声”,把握好切入的火候,不形式主义,也不引起学生的反感,切实落实道德与品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2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道德的内涵和感触不深,难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身处地的进行思考。这样一来,道德与品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自然难以收到实效。为此,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开展基于现实生活的生活化的道德与品质教学。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与处理,使之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让学生能够在认知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活动,从而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并将之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以日常班级管理中的班规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班规进行集体讨论,指出其中的问题。由于班规是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生们对其较为了解,“有话可说”,能够给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经过教师有意识的课堂组织,在学生讨论中,学习氛围逐渐浓厚。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中,参与学生的交流谈论,拉进师生间的距离,展示自己的看法,并鼓励学生发言。在总结了学生的看法后,教师可以做出总结,并根据总结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设计几条信班规,要求学生解释这么设计的意义和优点,并让学生自己制定违反规则所受到的处罚,并思考这样的处罚是否能真正杜绝违规现象的发生。

通过对于班规校规的集中交流,学生能够产生感触,这一感触,如果不从实际生活出发,是学生难以感受到的。通过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从自身现实出发,其思考较为深入,意见较为合理且更具备可操作性。为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渗透中,要选择贴合学生生活的内容。

2.3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

互联网是一个宝库,在互联网的教育资源中,蕴藏了许多德育内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互联网上的德育因素,并将之融入自己的教学,进行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渗透。利用好互联网教育资源,能有效拓宽教师教学的可能性,增加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切入点,让学生更容易受到启迪。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渗透方式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互联网资源有效满足了教师取材的要求,让课堂更加生动,也更有活力;还能强化对课堂知识的阐述,一举多得。

结束语

肩负重责的教育从业者,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自觉思考如何进行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渗透;并要对当前德育教育的渗透现状开展调查与研究,积极探讨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强化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韦仕飞.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德育渗透[J].读与写,2020,17(6):16.

[2]侯东杰.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速读(上旬),2020,(2):179.

[3]刘苏成.注重德育渗透,实现"立德树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时代(奥妙),2020,(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