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演奏技法中"半轮"技法的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4-16
/ 2


琵琶演奏技法中 "半轮 "技法的教学

樊芮男

榆林市第二中学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为了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了解与掌握,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中逐渐的融入了传统乐器教学方法,这为传统乐器的发展以及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带来了积极的推动力。琵琶作为一种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民族传统乐器,其演奏技法已经在时间长河的韵养下变得越发成熟与完善,在实际开展琵琶演奏技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半轮”技法的教学效率,该技法学习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轮指演奏技法的表现力,同时也会对乐曲演奏的感染力带来巨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琵琶演奏技法中“半轮”技法的教学进行详细的探究,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琵琶演奏技法;“半轮”技法;教学方法

“半轮”就是指右手食指到小指按照顺序进行触弦弹奏的一种技巧,其作为最常见的琵琶演奏技法,乃是琵琶轮指技法学习的基础,能够促使琵琶在乐曲演奏中的运用更具魅力。“半轮”技法演奏方式的不同,将会导致乐曲风格和情绪表达产生巨大的变化,为此,演奏者在进行乐曲演奏过程中,需要对该技法运用的速度、力度以及旋律线条起伏方向等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才能为乐曲弹奏效果增添助力。而想要达成这样的演奏目标,就应该在琵琶“半轮”技法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而为琵琶弹奏的悦耳感、舒适感以及连续性带来积极贡献。

1、“半轮”中右手的教学方法

1.1根据毎个手指弹奏特点来进行练习

“半轮”技法的运用会涉及到右手的四个手指,这四个手指的弹奏特点是不相同的。食指作为最常用的一个手指头,其本身的灵活性是最高的,因而食指的力度、速度以及弹奏频率等最好控制。且在开展琵琶学习的过程中,要先进行弹挑的学习,这一学习会涉及到大指和食指,这就为后续轮指和半轮技法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中指作为四指中最长的一个指头,其灵活性是低于中指的,但是独立性很高,能够在弹奏过程中发挥出适当的力度。无名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较少,所以其灵活性不高,独立性也不佳。小指则是四个指头中最短的一个指头,其在弹奏过程中不仅会存在无法触弦的问题,同时其弹奏力度也不如其他的指头,因而学生在学习“半轮”技法时,最需要重视的便是小指的练习。鉴于此,教师应该根据每个指头的特点来制定出合理的练习策略,以便提升学生琵琶弹奏的颗粒性和连贯性。

1.2提高半轮“点”的教学

“半轮”中的“点” 即它的颗粒性。 颗粒性是弹拨乐的特点, 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所以,颗粒性的练习在"半轮”的练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先按照从食指到小指的顺序依次放松,慢速弹奏,这是一种练习方法,可以增强对“半轮” 的整体性和颗粒性的把握。练习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慢速,注意手的放松、触弦的角度和弹奏出每个乐音的强弱。食指在其中是第一个音,根据它所在的位置和特点,需要加强它触弦的准确性,第一个音的准确弹奏是弹奏的基础,很多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很好,但是一到曲子里面食指总弹不到琴弦,对此,应先固定手的位置来进行练习,保证触弦的角度和位置的准确性。根据食指弹奏的方向,一般食卷的触弦并不是在指甲的中锋位置,而是使用指甲的上偏锋弹奏,这样弹奏的乐音更加柔和有弹性。根据食指所在位置的重要性, 弹奏时更需要它的灵活,而灵活性也需要练习。保持好手型,食指快速地弹奏并快速地收回,这样的练习可以提高食指的灵敏度。这几个练习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使食指弹奏出有颗粒性、有弹性、噪音小的乐音。

1.3提高半轮“线”的教学

"半轮”中的“线 ”即连贯性。 每一个手指在练习过程中要配合整体连贯的练习,四个手指的连贯性需要手指和手掌的有机放松, 依次弹奏 , 主要是把握好手指力度的均衡, 还有每个手指的贴弦状态。“半轮” 的连贯性主要是整体的把握,要求每一个手指在弹奏的过程中把握适当的力度和速度, 每一个手指的力度相同,“半轮” 中四个音的时值平均分配,这样才能使"半轮 ” 在有颗粒性的同时又具有连贯性。

2、"半轮”中左右手配合的教学方法

“半轮” 的练习不能单单只练习右手,左右手的配合在练习中也非常的重要。在"半轮 ” 的弹奏中, 左右手的配合是较难的部分,对左手要求比较高,右手在连续弹奏的时候,左手快速按音,但是需要相对应,左手按音右手弹奏,右手不能弹奏在左右换音的间隙中,如果过早弹奏,音会 “憋”在里面出不来,弹奏出“瞎音”,如果过晚弹奏,会使四个音时值不均衡而且影响下一个音的发音,所以,左右手手指的配合是练习过程中的重点,可以借助《半轮装饰》练习曲来进行练习。

《半轮装饰》这一练习曲正是针对这个特点由刘德海先生编写的练习曲。 这个练习曲由每一个半轮来弹奏三个音,分别针对 “半轮” 学习的初级和高级。 初学 “ 半轮 ” 可以将练习曲整体的速度放慢, 前面使用八分音符为了后面快速的 “半轮 ” 做好了准备, 也是准确把握“半轮” 节奏的非常好的过渡。 初级可以将半轮中 “ ABA ” 三个音在 “半轮”中分为“ ABAA ” 来弹奏, 是左手与右手的食指、 中指、 无名指之间的对应。在练习的过程中, 不仅是对右手轮指的技巧性练习, 更是对左右手弹奏相对应的练习。 初学慢速弹奏, 要求每一个“ 半轮 ” 清晰流畅。这个练习曲的高级练习可以改变半轮中 “ ABA ” 的弹奏方式, 改为 “ AABA ” 的弹奏, 这样就可以对中指、无名指、 小指之间的对应来进行练习, 因为轮指中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较弱,所以,这个练习可以用于高级的“半轮”练习, 并且在速度上提高乐曲整体速度,就是对"半轮” 中的左右手每一个对应音的练习。

结语:

综上所述,琵琶“半轮”技法的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该技法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强调了学生需要拥有一个放松的状态,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手指、手掌和手臂能够实现协调配合,进而把握好“半轮”技法弹奏所需用到的力度、角度与速度,同时在反复的练习中做到对每一个音节的准确表达与转换。

参考文献:

[1]琵琶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J]. 赵国妹. 戏剧之家. 2016(18)

[2]琵琶演奏技巧在乐曲演奏中的重要性探讨[J]. 苏娅. 北方音乐. 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