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启冰冻的心扉——浅谈对学困生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叩启冰冻的心扉——浅谈对学困生的培养

王玉芳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友谊路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 271104

每当谈起班里的学困生,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总是说:“不是学生不行、是老师的教法不得当!马戏团的小狗都能做算术,何况是学生呢?”我受这句话的启发,多年来,我倾往自己的爱心、耐心、恒心和育人的决心,专注于对学困生的转化与培养,我教过的学生,都非常优秀,同事都觉得是我运气好,遇到的学生好,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为学困生付出了多少。我也终于明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真心为学生付出,学生都能学会基础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在各方面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维护自尊,叩开心灵之门

自尊,是一个健全的人所首要具备的品质。学困生由于长期受到同学的欺侮、嘲讽,教师的漠视,家长的放任自流,他们的自尊心已微弱得几乎让人感觉不到,面对别人的嘲讽,他会嘿嘿一笑了之。“很难想象,还有什么由于不公正而产生的情感上的麻木更能摧残儿童的心灵的了”。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就要维护他们最起码的自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最细致、最艰巨的任务之一就是爱护并发展孩子的自尊;要培养自尊心,只用能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为了维护学困生的自尊,我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想方设法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予以鼓励,重新点燃他们自尊的火种。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和任何人平等的人,和任何人一样,能做到任何事。我通过讲故事让他们明白,“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自己得尊重自己。我还开展了以“自尊”为题的主题中队会,使同学们懂得了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为培养和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创造了良好的集体氛围。

学困生的自尊心逐渐增强,就会自觉地努力学习,以维护更强的自尊心。人人平等的心态造就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及互助互爱的同学关系,这为学困生开动脑筋、发奋图强创立了适宜的环境,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放下包袱,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

二、找回自信,激发学习热情

自信,是生命的熠熠光华,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条件。学困生由于长期处于自我压抑的状态,自卑心理非常严重,他们多次面对失败,没有成功的机会,因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帮助学困生找回自信,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一句鼓励,一句赞扬,都会使学生获得自信心。教师要善于筑起梯子,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适时地给他们铺路搭桥,使他们顺着梯子往上爬,以取得成功,获得自信。

在上《全神贯注》一课时,我提问:“谁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换下这个题目?”一个学困生脱口而出:“聚精会神”。我高兴万分,带头鼓掌以示对他的鼓励,并对他说:“正是因为刚才你专心听讲,聚精会神,才会答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以后全神贯注地学习,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相信你!”这位同学听后脸涨得通红,眼里充满着自信,坐姿也更端正了。后来,他的表现越来越好,成绩直线上升。

三、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学困生由于自卑心理作崇,表现欲望及参与意识差。无论课上或课下,他们都像局外人一样,难以体会到亲身参与教学活动的乐趣。教师要用自己一颗火热的心去温暖学困生那失去信心和尊严的心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与老师、同学的共同活动中愉快学习,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让学困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将难度小的问题留给学困生,或者让他们重复别人回答过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随着学困生的不断进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即让学生经过努力思考之后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唤起了对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如社会公益劳动、参观游览、文体比赛等,给学困生一个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学困生虽然在思维发展上有点慢,但形体动作与普通学生没有区别,甚至超出一般孩子,学困生在活动中显示了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不仅让他们增长了知识,而且还开发了他们的潜力。

再次,学困生有某种特长的,教师要给他们创造得以发展的机会。如美术好的,让他办手抄报:体育好的,让他参加体育锻炼队;音乐好的,让他参加学校的合唱队、舞蹈队;细心的,让他管理教室钥匙,帮教师拿教具。还可以让他们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这样,学困生就会有被“重用”的感觉,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了对学习的兴趣及信心。

四、互助学习,增强自学意识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成功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自己去获取知识。

互助学习,是在班内开展“互教互学,以优带困”的学习方法,即以三个优生和一个学困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形成组内合作,组与组之间竞争的局面。在互助小组中,每个成员既当学生又当师,这就使学困生有较多的“小老师”,能得到多人的帮教,而优生在帮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巩固知识。教师要适当指导互教互学的方法,在班内形成赶、帮、超的学习气氛。小组之间的竞争,也使学困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逐渐增强,他们都想为小组增光.这样就把厌学变为爱学、形成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局面。

学困生在和其他同学的共同学习中,不仅获取了知识,也学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同时是为优生的好学精神所鼓舞,自觉地去学习新知识。自学意识逐渐增强,学困生就会“不待扬鞭自奋蹄”。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对学困生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为他们多付出一份爱,一份尊重,一份关心和理解,创造有利于他们进步的轻松愉快、团结向上的氛围,这样,学困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逐渐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