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小学数学解题技巧的指导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高年级小学数学解题技巧的指导策略

文涛

公安县毛家港镇官沟小学

摘要:解题能力体现着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而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题目的阅读量加大,综合性更强,而学生思维不够灵活,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导致解题过程异常繁琐复杂,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水平的提升。故而,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解题技巧的指导,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解题之趣,得到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技巧;高年级;指导

数学解题涉及到阅读、概括、归纳、构建模型、计算以及创新等种种过程,是对学生思维品质、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多种能力和素养的考察,所以解题向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大难关。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在解题时面对的困境,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日后走进更广阔的数学世界奠定基础。

1.数形结合,明确关系

高年级小学数学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总结、延伸和深化,所以在这一阶段,数学题目最明显的特点便是阅读量大,条件错综复杂,数据则涵盖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给学生审题、构建模型、计算结果都带来很大的困难。而通过对学生解题过程的观察可以发现,学生所面临的第一大障碍就是难以理清题干中各种条件、信息之间关系,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为此,在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从而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最便捷的解题之法。

例如:某加工厂去农场收购玉米,第一日运走总量的3/10,第二日比第一日多运走14吨,第三日便把剩下的28吨全部运完。请问该农场共有多少吨玉米?

这类分数应用题中含有不同的单位“1”,导致数量关系比较隐蔽,使学生思维混乱。所以,在审题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以“形”的语言来表征题中的信息。在我的指导下,学生画出一条线段,表示玉米总量,然后从左端选取一小段,标示3/10,即第一日所运的量;接着,学生找到第二个3/10,再向右截取一小段距离,代表14吨,这两段即是第二日所运的量;余下部分标示28吨,为第三日所运的量。做出图示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便被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则顺利找到解题思路:总量×(1-3/10-3/10)=14吨+28吨。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2.适当转化,化难为易

高年级小学数学习题的综合性、复杂性较强,而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对小学阶段的内容暂且不能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一些以现有的知识和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直接给学生提供解题的方法和步骤,学生依旧会产生挫败感。因此,教师应当从根本上为学生解决问题,也就是融入化归思想,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转化,使其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悉,进而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擅长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某家电公司有两个仓库储存空调,甲仓和乙仓的存货数量之比为7:3,乙区将采取促销策略,于是甲仓向乙仓转移30台空调,此时甲乙两仓库的存货量之比为3:2,请问甲乙两仓原来一共有多少存货?

比例的抽象性较强,所以对于这道比例应用题,部分学生难以找到解题方向,于是我便引导学生对题中的条件进行转化。首先,我提问道:“在空调转移之前,甲仓的存货量是总数的多少?能否以分数来表示题中的比例关系?”

学生根据甲乙仓存货量之比为7:3,得到甲仓存货量是总量的7/(7+3),即7/10;同理,学生得到转移后甲仓存货量是总量的3/5。可以看出甲仓存货量占总量的分率发生了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调出了30台空调,想到这一层,学生便能利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此题。通过这种指导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使学生能够灵活应对更新、更复杂的问题。

3.善用假设,具化问题

数学固然严谨,但对于同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却可以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解答。比如,大部分数学题目最终都是要求我们求出未知量,而当未知量较多时,我们可以采取“假设法”,使其中某个重要的未知量变成已知量,从而达到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化的目的。除此之外,假设还有其他多种形式,比如:将不同的分率假设为相同的分率;把中途发生的事件假设为一开始就发生等等,这都能起到简化探究过程、提高解题效率的作用,故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善用假设法。

例如:参加某次夏令营的学生共有96人,分成甲乙两队。现在调出甲队人数的3/4和乙队人数的3/5,组成66人的丙队,请问原来甲乙两队各有多少人?

面对这道题目,很多学生陷入困境,于是我提示道:“假设乙队也调出3/4,那么能调出多少人?”学生尝试按照以下思路进行计算:甲×3/4+乙×3/4=3/4×(甲+乙)=3/4×96=72人。进而学生想到:“若按照假设来调取队员,则比实际多调出6人,而这6人就是乙队人数的3/4与乙队人数的3/5的差。”想到这一层,此题便迎刃而解。而后,我再给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尝试各种形式的假设,以使学生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假设法,最终起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困境与需求,带领学生探索并尝试新颖、高效的解题技巧,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田莹.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能力培养探析[J].新课程(上),2018,426,426.

[2]李果.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