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运用视角下的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智慧课堂运用视角下的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研究

贾明光 何群

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第一中学、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 464400


摘要:智慧课堂作为当前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新载体,不仅能够提高“教”的引导作用,更能全面促进学生“学”的个性化。为此,不断完善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就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文章就围绕课前准备要充分,确保信息及时推送到学生手中;学习内容与手段要有针对性,力求师生互动与生生合作的高效性;课后作业布置与提交形式多样,确保作业评价渠道的有效拓宽三个方面,就其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做出系统论述。

关键词:智慧课堂;学生个性化学习;实践路径;探究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的革新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智慧课堂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新模式,但如何才能做到最大程度发挥智慧课堂中,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这一优势显然值得广大教师不断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就以此为立足点展开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确保信息及时推送到学生手中

智慧课堂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课上教学活动之中,课前准备工作也是基本构成之一,关乎到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能否达到最佳。为此,在探索运用智慧课堂开展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路径中,必须将学生课前准备工作的积极参与放在第一位,确保信息及时推送到学生手中,具体操作如下:

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学生自然要积极参与其中,有效开展课前预习工作。其间,学生要结合老师所推送的相关信息,将其做出深入的思考,并将思考后的结果反馈到教师手中,在结合教师课前所提供的指导,将课上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在内心产生疑惑与不解的同时,要将其认真记录下来。这些显然都是智慧课堂教学活动中,自己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课堂学习内容高度适合自己,实现长期保持课上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所在,为课上学习成果更加趋于理想化打下坚实基础。在此期间,教师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收集并推送给学生的信息显然是关键,更是学生智慧课堂保持个性化学习的有利前提。


二、学习内容与手段要有针对性,力求师生互动与生生合作的高效性

在智慧课堂运用过程中,课堂导入、探究学习、总结提升显然是课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是必要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进而方可达到最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其间,学习内容与学习手段的针对性是关键所在,高效率的师生互动与生生合作无疑是必然选择。

在课上教学活动拉开帷幕之后,要先通过多媒体软件,以及课前准备活动中学生所遗留的疑问,向学生提出一个具有探究性和思考意义的互动话题,让学生真正能够去深入思考,并进一步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将课堂教学的主题引入其中。随后,要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和课上学习能力,分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其间,课前预习效果较好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结合PPT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新知探究。课前预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相对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师生互动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其间要结合PPT中的相关信息,去思考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教师之间保持分享的同时,形成师生之间的对弈,进而实现自身学习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课前预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选择智能游戏闯关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确保学习兴趣长期保持的同时,能够将基础知识加以有效夯实。最后则要根据教师课上点评,明确课上学习的成果。这一过程显然让师生之间形成了高效互动,生生之间达到了有效合作,学生课堂学习成果自然不言而喻。


三、课后作业布置与提交形式多样,确保作业评价渠道的有效拓宽

智慧课堂运作流程中,课后部分无疑是重要组成,其中作业布置与评价反思恰恰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环节,能够为学生了解课上学习成果并制定出合理的课后学习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在此期间,笔者认为作业内容和作业提交形式的多样化恰恰是关键所在,由此方可确保作业评价渠道的有效拓宽,学生也能够从作业评价结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及所需要补充的学习内容。具体操作如下:

在课堂学习进入收尾阶段后,课后作业布置无疑是一项重要工作,是检验学生课上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所以必须将其摆在学生课堂学习收尾阶段的首要位置。其间,课后作业内容上,结合学生课上学习的状态,既要涉及课上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内容,还要涵盖新知拓展的相关内容,并将作业信息推送至“学生端”。在此期间,倡导学生以动态形式或者静态形式提交作业,即:以录制视频或提交书面答案两种方式。最后,教师要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做出汇总,并结合数据统计与分析软件,获得课后作业评价结果,各项评价指标中能够反映出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及新知拓展情况,为每位学生找出夯实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的方法提供极为客观依据,以保学生课上学习成果能够达到最大化。


综合以上论述观点不难发现,在智慧课堂运用的过程中,切实做到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是一项极为系统的工程,其间不仅做到学生明确课前、课中、课后基本的学习目标,并且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手段上做出合理选择,由此方可达到最佳的学习成果。为此,在教学实践与科研工作中,不断深化上述论点就成为广大教师工作的侧重方向所在,更是全面提高学生课上学习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鲁永进,黄秀娟."智慧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江苏教育.2017,(4).

[2]刘邦奇.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学习策略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13).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智慧教室的学生个性化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CJYC2025153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