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08
/ 2

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韦秀红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兴学街小学 255000

[内容摘要]由于社会环境因素,我所教的班级人数为40多人,怎样兼顾每一位学生,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带着这样的疑虑,我在教学过程中从“小组合作的条件、课堂实施、学习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与其他教师切磋、研讨,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班情”、灵活实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关键词]学习习惯、小组分组、教学内容、课堂实施、关系处理

一、进行小组合作的条件:

1、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习惯是做好一件事的前提,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更需要一个好习惯。它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所以,在搞小组合作之前,首先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我把良好的数学习惯分为“我会听、我会说、我会做”三大部,在教学中采取给学生创设环境、树立榜样、合理评价等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

我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

课堂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运用最多也是比较实用的学习形式,它打破了课堂学生个体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交流的机会。但是这种课堂讨论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在课堂讨论过程中,一些学习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抢先将自己的意见说出来,使得其他一些相对较差的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不再独立思考,误认为讨论是那几个“好”同学的事,从而又回到被动学习的老路上去了。再如课堂讨论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也会渐渐对讨论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失去讨论的热情,这就要我们老师采取多种讨论的形式,常换常新,让学生总是感到新奇,永远有参与的激情。

方法一:讨论前,先让小组的成员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讨论时让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以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就能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还要求那些学习较好的同学要有耐心,要尊重那些学习较差的同学,讨论形成的集体意见可以轮流由小组成员报告。

方法二:在小组每位成员独立思考后,抽签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有时也让某一小组将讨论的意见陈述,大家对这一意见发表见解进行评价。在这样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更易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容易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时,强调要尽量提出不同的意见,在相互争论中报把问题辩清楚。

方法三:互相提问。小组间互相提问或者男女同学互相提问,互相提问其实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好方法。现在我们教学中常常没有学生提出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平时总认为教得没有问题就行了,新课程理念认为,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学生没有创新与探究,总是满足于老是所讲的。我在教学中常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后互相提问,我发现学生总期望自己提出的问题别人不能很快解决,难住了他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是他们自己已经弄明白的,而有些甚至边他们自己也不能解答,这就把讨论引出课堂,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讨论兴趣。

方法四:经常变换小组。在课堂讨论中,将小组的成员动态编排,不总是一直由这几个人一个小组,而是经常变换,有时让学生下位置,自由组合。有时让男生固定女生流动;有时让女生固定男生流动;或某一组固定,其他组流动等。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了新鲜感,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不断有机会了解更多学生的观点,也可以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个别学生控制作用,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个体学习与集体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思考这个前提,学习容易落不到实处,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例如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首先是自己去面对,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所以在教学中,当提出一个问题后,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全班进行交流,再次形成“统一”意见,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能力体验情感。

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先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后,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调查与统计、整理,然后全班汇报交流调查与统计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统计方法,而且分享了见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3、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分组教学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由此以来,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生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而不再作为与学生并存的主体而使二者对立起来。教师也会由此而使自身的工作负荷得到减轻,可以有时间研究教学问题,科学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师生负担也可以由此大减,教学的良性循环也会因此而建立起来。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大有好处。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素兰.合学教育.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2】胡庆芳.有效小组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靳书军. 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学周刊2017


作者介绍:

韦秀红(1973.10),女(汉族),本科,淄博市张店区兴学街小学,职称: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