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2

浅谈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实践

刘斯

广东省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爱丽斯实验幼儿园,广东 佛山 528248

摘要:幼儿教育可谓是最需要照顾到孩子全方位的教育阶段,因为幼儿并不具备一定的行为规范能力以及思维认知能力,他们仍然处在懵懂阶段,需要家长和教师去教育引导。因此在筑基时期,人格培养就成了幼儿启蒙教育的重中之重,这是会奠定孩子人生基调的重要的养成方面,千万马虎不得,需要时时在意并且要把孩子往好的方向引导。本文打算针对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实践进行探讨,提出建议以供他人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人格培养;游戏活动;教育融合;方法研究


引言:幼儿的心思都是敏感的,况且幼儿正处在观念构成的重要阶段,在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却不具备完整辨别能力的情况下就非常需要指引和辅助。在这个阶段孩子大多都不太可能用章程化的教育方式去引导,而是要将一些观念和导向渗透到他们的生活中,也就是要去适应孩子的节奏和日常。

  1. 兴趣指引,表达交流提升塑形

众所周知,幼儿的教育通常是要以他们的兴趣为切入点,与他们处在同一个世界,如此一来教育才能有效率,否则以他们的孩童心性来接收课程化的教育信息怕是没多大效果。简单来说,低龄的幼儿并没有完整的认知观念,通常会以自己的喜恶来判断事物的可行性,不会从理性和规则的角度去思考应该做与否,所以教师就要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下手,以保证孩子愿意去接纳和聆听,这样才能够打开教育的契机口。孩子的世界其实很简单,从五彩斑斓的绚丽,到活蹦乱跳的游戏,再到形象丰富的卡通,都是他们所喜爱且愿意接受的,同时也是教师可以借助的。

其实幼儿并不是不知道对错,在儿时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养成的习惯会帮助他们做判断,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尚幼,绝大多数方面还是需要大人的提点,首先是非观念和待人处事是很重要的,这也决定着人格的健康和正直面。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游戏形式来带领孩子演绎故事或者寓言,借着动画或神话人物的外衣来告知孩子什么可以做,而什么事做了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好与不好其实孩子是可以感知到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还可以促进孩子们互相交流,慢慢学着与人相处时也为人着想,教师则从旁观察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通过游戏活动去了解孩子的个性和内心所想,这也方便之后调整教育计划,就可以有效地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从而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

  1. 思维展现,显露观念引导塑形

老话常说:“三岁定八十”,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旨在告知家长和教师塑形定性要从小抓起,观念一旦形成想要再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只有在观念和品格形成之初就给予好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够保证孩子根正苗红,健康成长。当然幼儿当然不会像成人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鲜明品性,孩子是多变的,品格在形成但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每个人都按照模板复刻,所以教育也是要讲究个性化,只要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即可,并不需要太过刻板。幼儿的性格和品性大多需要从语言和行动上去探索,所以教师要让孩子将自己展现出来,通过外在表现去研磨调整成长状态。

人一直都处于变化之中,冷静理性的成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时时在变化的孩子了,所以教师要让孩子将自己的性格和心思外露,让人琢磨出来大概的品性。比如可以进行造型游戏大赏,让孩子或画、或拼、或捏或改造,总之就是塑造出自己认为最好看的人或事物,这可以看出孩子对既定观念的认知,也能够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向。比如喜欢花鸟风月的孩子内心大多是温暖平和的,喜欢炫酷造型的大多是活泼热情的,喜欢简易或略抽象的就比较冷静内敛,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性格的孩子分别往适合他们的方向去引导塑形。当然也需要进行互补调和,内敛可以但不能阴沉,活泼可以但不能太失分寸,孩子都很聪明细腻,稍加引导他们自然会明白。

  1. 环境涵养,温暖陪伴感化塑形

幼儿之所以需要培养人格,就是因为他们还不具备完整的自我认知以及对外界认知的能力,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帮助他们,而人格的形成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成长是一个长期浸染熏陶的过程。偏偏孩子是做容易被外界影响的群体,因为他们善于模仿,正如牙牙学语时一字一句模仿复述大人的话语一般,他们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却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认知,因此,教师到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剑走偏锋,从不一样的教育角度出发,帮助孩子从日常言行和习惯中养成健全且良好的人格。教师应该通过日常陪伴和游戏活动观察孩子的言行以及处事习惯去分析出他们的想法来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既然孩子能够不断汲取外界能量,那教师就把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世观通过强化的方式融合进游戏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在好的氛围里,这样即便是无意识地模仿,长期熏陶不断指引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当然这会包括很多方面,但温暖善良永远是最为基础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进行集体闯关的小游戏,互相帮助闯过重重关卡,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并且互相帮助,最后在获得奖品时也要鼓励孩子互相分享,对自己好更要对别人好。教师也要身体力行地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即便是他们在进行单独活动,但是关心和爱护是能够被他们感知到的。同时鼓励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孩子们互相帮助时、独立自主时、礼貌问好时,都要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内心充满阳光,人格自然不会差。

结语:人格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同样成长也是如此,不过孩子所处的环境是温馨欢乐的,接触的人都是阳光善良的,那他们自然会受到影响,从而让自己也形成温暖纯良的人格,所谓健全其实就是健康齐全,内心充满阳光总是没错的,愿他们都能够待人待己,善良正直。

参考文献

[1]高毓婉,杨丽珠,孙岩.我国3~6岁幼儿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9,(12):3-19.

[2]赵秀林.终身发展理念下幼儿健全人格的培养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8):1.

[3]张颖莉,刘妍.戏剧教育培育幼儿审美人格的实验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5):1-6. DOI:10.11995/j.issn.2095-770X.2020.05.001.

[4]许燕红.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