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7
/ 2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析

李宏亮

重庆市开州区正安街道中心小学 405416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是引导学生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主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可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学会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教育,学会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发现课本与实际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教会学生主动找到问题和答案,而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在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逻辑思维和探索精神上。

2 坚持由浅入深,建立学生解题的信心

对于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来说,其题目主要涉及的内容就是加减乘除的运算,同时类型相对来说也比较单一。但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强,所以应用题题目中所涉及到的数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复杂且抽象。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大量接触应用题,会逐渐感受到学习应用题的困难,甚至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对解题思路不自信。基于此,教师要做的就是利用由浅入深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应用题进行逐步分析,同时还要注意主动鼓励学生,保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建立自信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与乘法相关的应用题时,对于“小明家中的桌子上一共摆放了三个水果盘,其中每盘平均有四个苹果,那么小明家桌子上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一应用题来说,由于学生刚刚掌握乘法这一运算形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是很熟练。教师就可以先组织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加法,列出加法运算式子,即4+4+4=12进行计算,然后再引导学生列出乘法运算式子,即3×4=12进行计算。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复习了以往掌握的知识,同时对于乘法的本质还有了充分的理解,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因此得到保障。

3 将应用题和实际情景结合

应用题源于精简的生活现象,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贴近生活的实用性题目, 可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正是因为教材内容有运用生活中的常见例子来进行解说,学生容易记。教师应积极创设实际场景,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例如超市卖场购物,银行基础的存储业务,支付宝中的简单理财产品的利息算法等。在课堂上可以分组,让学生演示生活场景,然后让别的小组来解答题目并总结,帮助学生从实际场景中找寻解决问题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题目的含义,激发学生灵活学习的变通能力,开拓学生思路,教导学生从小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数学应用题角度加以思考和解决, 积极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结合,强化应用题学习的数学思维,把书本知识转化为技能,拓宽学生与生活的接触面。这种开放性的生活场景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在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把数学解题思路应用到生活中,学习解题的过程就是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启发学生思维。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经过思考后才能找到方法和途径,从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也是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目标之一。

4 提高阅读能力

读题是应用题教学的起点。应用题阅读能力是指能够从应用题中将数学信息筛选出来,并能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来的能力。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最终决定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注重读题训练,要求学生不漏字、不添字,把题目读通顺,摒弃只看条件不看问题或者不认清条件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并对题目进行比较与归类,方便学生整理解题思路。如根据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将常见的应用题分为归一问题、归总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植树问题、正反比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学生如果能将应用题正确归类,便能快速地在已学知识与待解决问题之间建立关系,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5 培养学生的应用题思维模式

在进行运算的时候要能够良好地运用自己在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对应用题的关键点要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发现数学逻辑思维的乐趣所在。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课堂不应该太死板,应该应用好数学的灵活性,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课堂贯通起来,且要学会将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学会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和思考,这样能够良好地融洽课堂氛围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得到沉浸式的课堂,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式培训。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弱,不太跟得上课堂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提供询问解答的帮助,让学生在课后将自己单独的问题提出来,教师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帮助,这样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稳固、思维模式的培养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好处。

6 结束语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应用题教学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一定要重视应用题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在该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使用丰富的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答兴趣会有所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祝和芬.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及解决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96.

[2] 吴继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指导策略阐释[J].天津教育,2019(34):138+140.

[3] 于其波.小学数学分数及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时代,2019(34):30+32.

[4] 曾乐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障碍解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82-83.

[5] 钟荣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效解题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