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4
/ 2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模式研究

尹向东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深圳市 518055

摘要:我国职业院校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相关问题,目的是推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促使院校教育更加适应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教育;能力本位;发展模式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主要从受教者从业能力上出发,促使受教育者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教育者只有秉持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才能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技能水平,切实提高他们的从业能力。

一、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发展必然性分析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为了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高要求,院校就需要不断创新原有的教学发展模式。教学发展模式以相应理论为基础,确保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技术能力、从业心理、知识储备等满足社会企业的发展要求。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从业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从业技术、从业态度以及知识储备尤为关注,加快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原有教学模式的转变[1]

二、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主要内容

(一)教学设计更具开放性和动态性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更具开放性和动态性。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学模式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专业和教学内容上。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内容以市场调查为基础,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发展需求高度相符。从优秀的从业人员筛选出一部分人员构成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的主要作用是明确各个专业综合能力目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模式的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依据企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此外,院校可以结合企业需求和各专业能力的不同,开设特色性课程。随时招收不同程度的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入学时间长短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课程[2]

(二)教学组织秉持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组织模式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此外,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们需要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和引导式教学,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者和管理者作用。学生在能力本位教学目标引导下需要自主制定学习计划并自主学习,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任务的落实以能力为目标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任务的落实要时刻以能力为目标。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组织各人员的职责。院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目标的制定均需要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并将此种能力作为评价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需求更加相符,该教学模式下注重提升学生技术应用水平。能力本文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职业角色活动,将培育出更多满足社会和产业界岗位职业要求的人员为目标。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确保学生毕业后可以具备更加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可提高产业界在职业教学课程的开发力度,并提高产业界在职业教育中的参与程度。该教育模式可更加满足社会产业的要求,与传统职业教学模式相比更具实效性[3]

三、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评价

评价模式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不可缺少的内容。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学评价模式需要以能力标准为参照点,对学生是否具备了此种能力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授予相应学分和证书。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评价模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教师需要对学生全部学习结果作出评价;二是学习结果需要借助一定方式呈现出来,确保此种呈现方式的透明性。这样便于学生明白主要的评价内容及自己所要达到的何种学习效果;三是确保评价模式的独立性。能力本位评价可有效解决高等职业技术教学评价存在的不足,此种评价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评价过分关注知识忽视技能的不足,能确保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举例来说,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中可以采取标准参照评价方式,以达到每项能力要求为评价证据。此种评价方式更加注重连续性,并且评价背景大多是依照实际工作情景展开,该评价模式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评价模式逐渐向两种证书制度靠拢,所谓两种证书制度主要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业证书,职业技能考核满足要求的学生才有资格获得这两种证书。能力本位教育的实施需要以能力本位教学评价为基础,后者作为前者的保证和导向,可确保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评价的高度透明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4]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其教学发展模式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发展模式需要以能力本位教学理论为基础,秉持正确教学理论,构建起与我国社会产业界更加适应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以上就是本文分析的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模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该领域研究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赵浩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启示 ——基于能力本位视角[J].成人教育,2018,38(6):81-84.

[2]闫宁.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重构[J].现代教育管理,2012,(5):79-82.

[3]张云鸽.能力本位教育观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体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98-99,114.

[4]赵曦.基于能力本位的会计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探究[J].商情,2017,(15):231.

作者简介:
姓名:尹向东

出生年月:1970年6月

性别:男籍贯:河南信阳市

民族:汉

最高学历:硕士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

单位所在地邮编:518055

单位省市:广东省深圳市

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