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强国利器——科技乃国家强盛之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13
/ 2

中国科技,强国利器——科技乃国家强盛之基

邹春艳 张文婷

重庆师范大学

摘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唯一个没有被岁月潮汐冲断的世界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世界贡献出了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这些伟大的科学技术成果为中国,为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伟大的哲人马克思曾写道:“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得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科学发展创新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由此可见,科技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科技乃国家强盛之基。

泱泱大国,五千年积淀,中华在这上下五千年里,经历无数的跌宕起伏,有如康乾盛世的繁华,也有如鸦片战争之后的落魄。以史为鉴究其因,中国的强盛在于科技的创新,落魄在于科技的禁锢。科技乃国家强盛之基,本身就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定会在科技的加持下向世界一展神州盛况。

国家就好比一架火箭,科技就是支持这架火箭升空的燃料。没有科技的国家就是一架永远不会发射的火箭,犹如一个花瓶,长得好看也许还会被看一眼,但更多的是迎来蔑视,最终等待这架火箭的将是“垃圾清理场”;而拥有科技却故步自封,不重视创新的国家,就是一架燃料短缺的火箭,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迎接它的结局将是坠入宇宙的深渊,粉身碎骨。

科技是一个国家的武器,一个没有科技的国家就好似一个手无寸铁的战士,面对敌人的侵略毫无还手之力。时间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840年,一声炮响,让还沉浸在自己强盛无比的美梦中的中国瞬间惊醒。中国,一个自称天朝上国,东方巨龙的国家,扛着自己的短剑长矛,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得节节败退。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拥有九百六十万国土的天朝上国,一个创造四大发明的强盛之国、、、、、、在面对西方的几千军队和锋利炮火时,显得脆弱无比,不堪一击。

科技是一个国家的防御系统,一个没有科技的国家就好似一台没有杀毒软件的电脑,任病毒在其体内肆虐。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以来,侵略者就像病毒一样席卷整个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一百多年历史里,侵略者步步紧逼,我们节节败退,战必败,败必割地赔款,我们失去了太多:中日21条,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中国放弃朝鲜,《辛丑条约》,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不仅是国人的生命,更有国家的权益与地位。

百年屈辱史,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曾经的天朝上国,自视称霸一方的东方巨龙,为什么会一朝落下神坛,怎会被压制一百多年,我想是落后的科技。从盛唐到康乾盛世,中国一直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没曾想到西方在科技上的飞速发展。当然我们科技的原地踏步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追求和平的国家,但我们却把这一点做的太过分了。面对列强的入侵我们只会牺牲自己去换取和平,一步步退让,认为那样他们就会止步,我们也没有像西方那样去研究威胁世界和平的核武器,以为那样就是向世人表示我是站在和平的一方的。但是真正的爱好和平永远都是站在国家强盛,科技发达的基础上的,那样才有那个实力与底气去为和平代言,否则只能一味地牺牲自己去换取和平,成为和平的牺牲者。

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历史,中国这只雄狮终于从睡梦中苏醒,而中国的科技也宛如盛夏的蝉,在慢慢蜕变,新生,中国也开始一步步蜕变,新生。

科技,扎稳强国根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深知核武器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它不能成为你侵略他国的武器,但它却是你粉碎帝国主义核威胁,提高自身国防能力,并为人民带来安宁生活的强大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局势,当时我们的外交部长陈毅曾风趣地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的腰杆还不太硬,你们把原子弹、导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就硬了。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这是一个举国欢呼的日子,一声巨响,我们向世界宣告,中国成功跻身拥有原子弹国家的行列。中国研究核武器,不是为了进行核威胁,而是为了向世界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实力,同时向世界宣告,我们不是弱者,不需要再委屈自己去附和侵略者所说的和平。从此在国际上,我们有了为自己发声的底气,这就是科技带来的民族自信。

科技,为“中国”这个战士装上了武器。002国产航空母舰,歼20隐身战斗机,“长鹰”长航时无人机、、、、、高技术武器层出不穷。中国已然成为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东方雄狮,不再是拿着短剑长矛任人宰割的羔羊。

科技,为“中国”这个战士穿上了盔甲——中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在这个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导弹核武器力量的时代,未来想要在国际上站稳脚步,防御系统必不可少,它是我国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中坚力量。作为一个守卫和平的国家,不仅要进可攻,亦要退可守。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军事自信,国家的强盛要有强大的军事后盾,保障国泰民安。

也许你感觉到这些都离现实太远了,但“水稻”你肯定熟悉,我们今天能吃上一口饱饭,袁爷爷的杂交水稻技术必不可少。所以科技不仅是强国之基,更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在这个以人为本的国家,科技带来的人民安定,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必要条件。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作为生活在先辈为我们创造的温床里的又一代青年人,科技强国是我们的使命,接过创新科技这个接力棒是我们的担当,将中国创造成为科技强国是我们的梦想,未来,我们必将中国送上更高的高空。头顶天,看战机翱翔;脚踩地,看高铁疾驰,没有科技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可以将成熟的科技输送给盟国的科技大国。

不久,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将升起一轮骄阳,他的名字叫——中国。

  1.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社,2016-5-30.

  2. 杨静美,周玲艳.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校农科人才培养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3):143+154.

  3. 马永红,刘海礁,柳清.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协同研发策略的微分博弈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2):197-207.

  4. 科技筑梦七十载创新引领新时代[J].旗帜,2019,(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