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积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1

也谈“积累”

相红霞

博兴县第五中学 山东省滨州市 256500

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都说明了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怎样积累材料呢?

一、激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积累就有了动力。那么如何激趣呢?

1、名家激励

名家一:锦囊出珍品 唐朝“鬼才”诗人李贺,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为了搜集素材,他早上背上锦囊,骑着毛驴,外出游历,观察生活,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于锦囊中。一天下来回到家中,将锦囊中积累的纸条拿出,在灯下选择整理,将有用的纸条再存入另一个锦囊中供以后写作用。
名家二:陶瓷积累知识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的贴着标签,整齐的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把平时收集到的资料按不同门类放到各自的陶罐中。等到资料积累的可以写作时,便函将陶罐倒空,将资料整理成文。
名家三:日积月累终成伟业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一百多本读书笔记。列宁在《列宁全集》中引用自已看过的书竟达1.6万多册。他在研究帝国主义专题时,读了148本书、49种期刊中的232篇文章,写下60多万字的札记。
名家四:“厚积者的楷模 列夫•托尔斯泰如果没有那一叠厚厚的审讯记录,如何写出那原汁原味的俄罗斯下层劳动人民的语言;李贺如果没有那个装诗的锦囊,怎能写出那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姚雪垠如果没有那万张专题卡片,就不会有今天的长篇小说《李自成》。
2、现身说法

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好读书,读好书,做读书笔记,做好学生的楷模。试想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拿出一摞又一摞读书笔记,可以想象学生此时惊叹而又羡慕的神情。

二、从何积累要明确

1、生活处处有语文,课内课外要兼顾。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学习”。告诉学生大自然是本无字书,只要去观察自然万物,领略四季风情,感悟人生哲理。社会同样是鲜活的教材,留意街头巷尾的店名招牌,体会真善美丑的世间百态,学习接人待物的基本礼节……只要做个有心人,平常的生活中就蕴藏着无限的知识。

2、词典是个好宝贝,闲时多翻长知识。“开卷有益”中的“卷”我认为是包括词典的。所以没事的时候,可以多翻翻词典,就会用时不愁。

3、经典熏陶书卷气,老师指点早选定。有的人常常引经据典,话说得头头是道,文章写得字字珠玑。这些得益于对经典的阅读,得益于阅读鉴赏中的积累。现在,有太多的东西诱惑和干扰着孩子。而经典作品恰好给孩子以静心的机会。希望孩子不仅仅出于考试的需要背点名著知识,而是认真地读一读原著,在这人生的记忆黄金阶段能多背诵些诗、词、文章。

4、语文活动办起来,积累要从实践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样是语文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例如: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综合性学习、调查采访、办手抄报等,孩子们如果真正参与进来是会有比较大的收获的。

三、方法,是根本

1、笔记留住好素材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学生们若都能养成写笔记的习惯。记下自己成长中的发现与经历,记下自己瞬间的震撼与感悟,这些东西终有一天会显得异常珍贵。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要有课堂笔记本、错题本、随身笔记,这三个本各有用途。课堂笔记本课上要记清老师所讲知识,梳理知识结构,对于重要的或不熟悉的知识要重点标记。错题本要收集错题、失误之处或自己知识的缺漏,闲时翻翻知识全。随身笔记是把昙花一现的灵感及时捕捉下来,以及积累名言警句等,以备后用。

2、运用,是升华。

积累知识是基础,但运用才是最高境界。要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积累的知识,习作中、板报上等等,只有不断的运用,知识才变为自己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让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只有重视积累,并持之以恒,才能构建起“语文”这座大厦。记住:厚积方可薄发。重视积累,就从现在开始吧!